語文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評價在課堂中尤為重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評價更要以學生為本。評價語言的恰當運用不僅能積極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有助于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使用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那么如何在課堂中恰當地運用評價呢?
一 評價要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對過程的關注要圍繞“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宗旨。要求做到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認知與情感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發揮學生的優勢智能。人人都想得到別人賞識,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教師不能吝嗇賞識與贊許,如能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語,則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筆者在講《一雙手》一課時“看到這一片綠色的森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個平時不愛發言并不太喜歡語文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了一片蔚藍的天空。”這時全班哄堂大笑,并說森林和藍天有關系嗎?這名學生頓時臉色通紅。聽到這,我向他投去鼓勵的目光并說:“老師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你能不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呢?我相信你!”這個孩子在鼓勵下慢慢地說道:“因為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能凈化空氣,所以天才會更藍。”我說:“孩子你說得非常好,看來你懂得的自然知識很多,并且能準確運用所學的知識,這也是同學們要向你學習的地方。”這時這位同學的臉上充滿了欣喜和自信。在以后的課堂上他總是積極發言,還告訴我他在課下看了《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科全書》等書籍。并且對我說:“老師我喜歡語文!”僅僅是課堂上幾句鼓勵的評價就給了孩子自信,甚至對他的影響還更加深遠。
二 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第一,《課程標準》中強調評價要多元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互評交流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相評價,以此增進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學生取長補短。讓學生在和同伴學習的比較中認識自我,也可以采用同桌評價,小組評價和全班評價的方式。我在課堂中經常說:“你對此有什么看法?”“你對他的回答有不同意見嗎?”“你在他的回答中學到了什么?”等等。讓學生能恰當地評價別人,同時也在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學生每次讀完課文后我都讓他自己先評價,其他同學再進行評價,先說優點再說不足之處,然后再根據同學們的評價再次讀一讀。評價別人的同學也能避免今后犯類似的錯誤。整個班級形成了互幫互助、認真學習、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這樣能讓更多的學生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發揮學生互補的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團結互助的氛圍中發展,在自我評估和互相評估中達到整合提高。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我在班級的墻壁上設立了一個評比臺,孩子們可隨時將自己認為最好的作業、有創意的作品、讀書心得、日記等貼上去。他們在這個空間里自由取舍,獨立思考,學會比較、反思,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我還為學生建了一個“我收獲”檔案袋,每天學生都會在這里面寫進這一天的收獲、每一點進步。每一次填寫的經歷和感受,都在激勵著他們學會反思。
第二,課堂上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飽滿的精神、豐富的情感開展教學。對學生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的大拇指、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評價,它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這些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留下難忘的記憶。讓他們擁有自信,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
三 評價語言具有導向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能及時地對學生在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中表現出來的態度和情感給予發自內心的賞識與及時的評價講解,就能誘發學生思維的欲望,久而久之,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學生掌握良好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評價方法。課堂中對學生的表現既不能漠視不理,也不宜斤斤計較,要在學生不足的背后看到閃光點。朗讀不流利,但也許聲音洪亮;說得不流利,但也許思路獨特;寫得不完整,但也許內容具體……評價學生萬不可求全責備,有時需要適度模糊,并且時時記著:每位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要在評價中能夠使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亮起來。
不過也不能視批評為如越雷池、如履薄冰。當課堂上兩位爭論激烈的學生期望你明辨是非時,你所給予的含糊肯定: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你們都很了不起。這樣只會使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的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這樣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阻礙。當學生做錯題,或做錯事時,教師也不能因為傷害其自尊而說出:“你做得很有價值。”所以這樣的做法不可取。因此,鼓勵孩子固然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在提倡表揚、賞識的同時,要注意分寸,虛假的表揚要不得,廉價的賞識更不可取,不能讓“廉價表揚”成為孩子健康人格塑造中的“溫柔殺手”。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評價,貫徹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掌握好評價的時機和契機一定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