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愉快地獲取知識。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以學生活動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師生互動,共同發展。
【關鍵詞】課堂氣氛 興趣 生機勃勃 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147-01
“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使學生不能在課堂教學中體驗輕松快樂以及獲取知識的成就感。怎樣使課堂充滿活力,拒絕死氣沉沉呢?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師生互動,共同發展。
小學生還是孩童,對他們來說,玩是天性,玩才是他們最大的興趣??稍脒^,如果能將玩運用到學習中,那么這些貪玩的孩子們會不會戀上學習,會不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呢?小學生對新穎、生動、活潑的東西易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就能發揮其極大的主動性,學生就能伴隨著快樂、欣喜和滿意從事學習和思考。這種積極的心態,有利于取得較好的成績,學習信心更強。教師授課內容要生動有趣,用數學本身的潛在魅力吸引其注意力,為了使學生積極地掌握課堂內容,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成長。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為主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現以數學活動課教學設計《至少要用多長鋁合金條》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 運用情境導入法,引出課題,讓學生主動參與
上課伊始,老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硬紙板提問:“同學們,老師想在這個長方形木板的四周鑲上鋁合金邊框,至少要用多長的鋁合金條?”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相框、牌匾等物品,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就能很容易理解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求長方形四條邊的總和,也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通過這個問題的回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維,為解決問題起到了架橋鋪路的作用。
二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個小組發一個和老師一樣的長方形硬紙板讓學生合作學習,想辦法通過測量計算,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氛圍中。依靠小組的力量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體驗成功。
三 匯報交流,集思廣益
小組合作結束后,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說出本小組的想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他同學判斷此小組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確。通過此環節的教學,學生不但掌握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而且深刻領悟到了長方形周長的各種計算方法。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主動參與知識的發現、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針對新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構建“問題系列”,引導學生認知活的動逐步深入。
四 歸納整理,形成體系
學生匯報交流后,老師把各種方法一一列出。如:可以用長+寬+長+寬求周長;長×2+寬×2求周長;(長+寬)×2求周長等方法。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簡單,為什么?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周長的求法,棄劣選優,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五 巧妙遷移,觸類旁通
前面有了求長方形周長的經驗,讓學生獨立鉆研正方形周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接下來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紙片,想辦法求出它的周長。這樣,再一次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讓學生再次體驗成功所帶來的快樂。然后讓學生用看誰解決的問題多來進行練習比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整節課教師講得少,只做適當的點撥,從頭至尾都是學生在操作、交流,看上去沒有傳統課堂秩序井然,甚至有些散亂,但教室不再是教師的講解室、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室是師生的實驗室,是師生交往互動的舞臺,是師生對話的場所,是探究知識的地方,是學生訓練的環境,是素質建構與發展的溫床,是生機勃勃的天地,是超越時空的精神世界,是相互碰撞和重建的思想世界。
參考文獻
[1]葉明生.激勵興趣 活躍課堂 高效教學——談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改革[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21):169
[2]李雙敏.小學數學課堂興趣教學之我見[J].數學教育研究,2011(36):112
[3]楊麗麗.小學數學課堂興趣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1):54
[4]王秀琴.試談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6(4):37
[5]陳祖榮.談低年級數學課堂40分鐘[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6):225
[6]石順寬.數學教學中的幾種“穿插”藝術[J].小學教學參考,2006(11):37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