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的認識發展與周圍環境密切聯系。因此,在幼兒園建設和幼兒教育中,要深刻認識和發揮幼兒成長環境的營造與建設的重要性,積極營造能為孩子們的活動和體驗提供舞臺的環境,以期讓孩子們在健康、愉悅、和諧的環境中既能快樂游戲,提高能力,還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 優良環境 有效利用 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163-01
“孟母三遷”告訴我們環境是一種教育資源,優良的環境能給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提供正能量。幼兒園應是孩子們自主活動能力增強和健康成長的樂園。因此,在幼兒園建設和幼兒教學活動中,要在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貫徹中重視環境建設與教育,樹立并完善教育觀,給幼兒營造一個快樂天地,提供探索精彩世界的環境。
一 認識環境價值,探討優良環境創設意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幼兒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為幼兒教育提出了要求,也讓每位幼兒教學工作者意識到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健康和諧的、豐富多彩的生活與活動環境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只有在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中,孩子們才能獲得身心愉悅,才能在益于身心的活動中獲得經驗與能力的提高。
幼兒的父母、爺爺奶奶對幼兒的關愛較多,往往有著過分溺愛的傾向。因此,孩子們有著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總是希望自己成為中心的心理。因此,幼兒教育需要改變他們的一些思想和習慣,讓他們的心理不再那么敏感而脆弱,不再對成人過分依賴與奢望,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創建和利用幼兒園環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關注情感,促進他們在幼兒園中快樂生活、健康成長是幼兒園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指針。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一個人的良好品質和能力與幼兒時期的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利用環境,富有創意地帶領孩子們進行游戲和探索活動,不僅能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態、人文的初步感知,更能讓他們形成互助互愛、誠實守信等優良品質;在豐富知識經驗和提高興趣中,獲得各方面的能力和發展。
二 重視環境建設,突出良好氛圍的生成
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存在著不均衡是一個普遍現象。但隨著教育受重視程度的增強,幼兒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因此,幼兒園環境建設也應受到重視,而且要能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與成長要求,促進他們在良好氛圍中成長。
1.彰顯教育的文化韻味
幼兒園的環境建設與園內外的裝飾不僅是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能夠起到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能夠顯示出幼兒教育的特點與特質。如動物圖像墻、才藝專欄、小小植物園、好孩子的表揚榜等,讓環境成為不說話的老師,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有思考、有獲得。
當然,不同學段學生的教室布置也要不一樣,小班和中班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卡通圖片、色彩明麗的花草圖案;而大班和學前班就可以設計一些教為復雜的裝設和圖片,如漢語拼音類的資料,供有學習興趣的學生自主提高。
另外,教師對幼兒的培養重點在于他們的行為習慣和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幼兒園環境建設中還要注意對孩子們人文素養的熏陶。如設計的圖案要講求均衡、和諧,在對稱中富有變化,統一中制造新意。在色彩上也要注意鮮明與協調,能夠讓學生有美的感受,從而實現美育功能,起到激發孩子們藝術追求的興趣與情感。
2.顯現趣味,推進參與
教育是為了推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增強。在幼兒教育階段,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注意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因此,在幼兒園環境設計上要注意能夠激起學生興趣,具有趣味性的元素,通過一些生動形象、豐富夸張的形象讓孩子思考、探究。
幼兒生活與游戲的環境建設不在于多么富麗堂皇,而在于符合孩子心理和喜好,讓孩子們能夠適應、喜歡,獲得活動體驗與樂趣。因此,一些環境布置的任務,可以讓學生大膽地參與,激發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在美化環境中獲得初步創造美的意識與能力。如我園每個學期都要組織一次美化班級設計的比賽,規定時間、突出要求,讓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對教室進行布置與美化活動。這樣既能夠激起學生表現與參與的熱情,提高他們主體意識和主動性,更能夠與老師、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實現個性與才華的初步展示,對幼兒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可見,利用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環境,在充滿童趣、充滿交流和互動氣息的環境設計與創設中,讓孩子們體驗到探索、創新的快樂是幼兒園環境建設的宗旨。
總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需要教師“順導其志趣,調理其性情”,關注幼兒心理和成長需要,讓他們在環境氛圍的熏陶和感染下獲得美丑觀、善惡觀;在融洽和諧、團結友愛、安全快樂的生活氛圍中,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碧.讓幼兒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J].快樂閱讀,2012(36)
[2]王澍.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成長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3(8)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