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學生思想素質現狀
1.自信、個性張揚、接受新鮮事物較快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興起和繁榮,多數家庭對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很多中學生都有一技之長,如音樂、舞蹈、美術等才藝都表現出很高的水平。加上信息時代資訊的發達,他們有條件在第一時間接受到新事物,手機、電腦、各種數碼產品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因此,在很多場合,他們都表現出極度的自信、獨立、張揚,甚至于自負。
2.自私,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淡薄,價值取向存在極端
無論是參加社會活動還是學?;顒樱灰桥c自己利益無關的,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參與。我曾經對學生做過這樣的調查:“在個人利益和集體榮譽發生矛盾時,你會如何選擇?”有17%的同學選擇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并非認為“大公無私”“舍己為人”“舍小家保大家”的價值取向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但赤裸裸地堅持“無利不往”“人都是自私的”觀點確實讓人震驚!
3.心理問題多、抗壓能力差、容易出現心理疾病
現在的中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從小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在父母的庇護和喝彩中長大,他們的心理發育不成熟,但有著強烈的自我成才的欲望。當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后,每天生活在競爭、受到管理的環境中,而這些是他們在家庭中從沒有經過的,由此導致他們的心理普遍比較脆弱,經常會因為一點挫折或困難就會感覺人生失意,輕者出現學習勢頭不足、逃課、厭學等現象,重者則會產生焦慮、抑郁等嚴重的心理問題。
4.人生觀、價值觀錯誤,道德判斷出現偏頗
隨地吐痰、抽煙喝酒、打架罵人、破壞公物,是目前在中學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經調查發現,目前,全國青少年煙民遞增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學生,16~20歲人群的吸煙率為9.9%。問及一些學生,為什么抽煙喝酒,有的回答竟然是“這樣顯得比較帥比較屌,其他同學看見了會崇拜我”。又如,“當你周圍發生不良現象時,你會采取怎樣的態度”的選擇中,“挺身而出,當面制止”的僅占6%,而選擇“無能為力,敢怒不敢言”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卻占35%以上。
5.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在中學生中悄然興起,追求高檔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貪圖享樂
具體表現為輕視勞動,怕苦怕累,稍干些活就叫苦不迭,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勞動技能都沒有掌握;零花錢很多,整天嘴巴里都有東西吃,更有甚者上課也不例外;衣著講究,穿名牌,互相攀比的現象越來越多。
二 加強當代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努力凈化社會環境,實現社會風氣根本好轉
社會大環境和社會的不良風氣給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品質的形成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消極影響,使他們心靈扭曲,過早地成為社會人。因此,在經濟建設中要緊抓精神文明建設,為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建立“家長學?!?,從家庭教育中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言行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和成才的第一步。而家庭教育不當則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深遠的消極影響。調查發現,家庭的百般溺愛、家庭暴力、放任不管等是造成青少年道德淪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
3.學校要樹立“育人為本,以德為首”的教育理念
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通過教師的外在引導教育和學生內在的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誠實勇敢、善良正直、積極進取、遵紀守法的優秀品質;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拓寬思想素質建設的形式和方法。開展普法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舉辦各類的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中學到知識;定期組織學生深入社區、敬老院進行志愿服務,幫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在勞動中感受“助人為樂”的樂趣。
4.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選拔任用一些具有優秀思想道德素質的教師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敝袑W生的學習生活大部分是和教師聯系在一起,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深受教師的影響。有些教師僅僅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思想素質教育在學生行為養成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將思想素質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讓其發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5.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鍛煉他們的“抗壓”能力和“抗挫”能力,培養他較強的心理素質
要讓學生學會在面對艱苦的環境時不畏挫折和困難,自強不息、奮斗不止、堅韌不拔,直至攀登到勝利的巔峰。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全社會要共同努力,為中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