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刊理由:21世紀的今天,在迪慶州這片生機盎然的沃土上,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和特有區位優勢正散發著魅力的芬芳……
在黨的藏區政策指引下,迪慶州擺脫了以往“有資源、無財富,有文化、無品牌,有群眾、無基礎”的困局,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迪慶特點的發展道路,迪慶各族兒女正和全國人民一道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
九月的香格里拉秋風送爽,圣潔的雪山腳下洋溢著歡樂祥和,盛裝的各族人民在黨和國家的關心和關懷下,以高原情懷、大山的品質,奮發有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展現出一幅民族大團結,民族大聯歡的畫卷……
9月12日,云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民族體育場拉開序幕。經過10天的激烈競爭交流與精彩表演展示,云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順利完成了全部賽程,于21日下午圓滿落下帷幕。作為東道主的迪慶代表隊在競賽項目中獲得38枚金牌,表演項目獲得4枚金牌,成為本次民運會的最大贏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迪慶代表團的傳統優勢項目—賽馬的比賽中,迪慶代表團斬獲19枚金牌,繼續領跑。
如今,云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然落幕,然而,對深入貫徹中央新時期提出的治藏方略,奮力前行在建成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征程上的迪慶州來說,是新的起點,更是新的征程。
百舸爭流千帆競
乘風破浪正遠航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而今,迪慶州不斷開創全州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新局面的沖鋒號角正吹響著云嶺大地,發展的藍圖已徐徐展開。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邁向未來新征程,迪慶州深知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更是關系全州發展全局的關鍵所向。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產業結構優化夯實經濟實力,以集約發展增添經濟發展動力,以創新驅動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以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潛力,以優化發展環境不斷打造發展新高地。
自覺肩負起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這兩大歷史使命,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干勁和氣魄,未來,迪慶州將緊扣發展、穩定、民生三件大事,堅持“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發展思路,把改革創新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
多措并舉
構筑創新發展驅動力
“要比任何時候都重視產業建設”,迪慶州委、州政府深刻地認識到,產業建設是迪慶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2013年,全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1.3億元,增長13.6%,增速位列全省十六個州(市)和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第2位,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5.9、1.5個百分點;
抓好“三農”工作,切實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這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總體部署。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產業化經營為方向,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迪慶州委、州政府充分認識當前新型農業現代化面臨的形勢,深刻把握內涵實質,切實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2013年,全州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不斷鞏固。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 10.7億元,增長7%,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全州農業經濟實現穩步發展,糧油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生產實現9年連增。2014年,全州計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抓好“五小水利”工程,解決3萬以上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同時,不斷改善貧困農村基礎設施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力爭在2014年將貧困發生率控制在43%以內。
強化“三個支撐”,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以“科技支撐、基礎支撐、服務支撐”為保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調優調強工業結構,迪慶州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環境代價小、社會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子。
“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動力在創新”,迪慶州委、州政府始終認為,強化環保、安全、能耗、用地標準,促進落后、產能過剩、污染大的產業退出,寧可犧牲一點發展速度,也要堅守和保護生態。筑巢引鳳,關鍵是要搭好基礎保障的“巢”。要加強骨干電網、公路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要繼續做好園區建設工作,提升園區服務、管理和經營水平,加強能源保障,吸引更多的企業向園區集中。
同時,在強化服務支撐方面,要主動解決好企業融資、技術改造等服務工作,構建企業服務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著力破除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要善于“借雞下蛋”、“借梯登高”,加強招商選資,引導資金流、人流向迪慶聚攏。
圍繞“三個問題”,著力抓好城鎮化建設。城鎮化建設的實質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鎮化建設的著力點在于解決好農民“人往哪里去”、農業“產業怎么建”、農村“錢從哪里來”三個問題,統籌城鄉發展,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走產業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通過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切實提升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和產業聚集能力。同時,加快鄉鎮建設步伐。爭取實施一批以鄉政府駐地為主的小集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逐步完善鄉鎮道路、供排水、綠化、照明等市政功能,構建各具特色的城鄉區域發展格局,把規劃、建設、管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協調經濟發展,發揮小城鎮的聚集效應和經濟輻射功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現代化教育。教育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大計。面對加快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發揮民族教育在物質、制度、觀念三個層面的后發優勢 ,實現民族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從而推進民族教育的現代化進程。
2013年全州共下達各項教育惠民政策專項資金1.05億元,享受學生累計達98461人次。迪慶州民漢合校普通高中、迪慶州職業教育、迪慶州農村義務教育及“雙語”寄宿制學校、迪慶州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等項目順利推進,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加強。
與此同時,加大投入,加強統籌,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重點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學前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扎實抓好一批讓百姓得實惠的項目,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優化環境
培育經濟增長活力
2013年,全州以工業為重點的第二產業加快發展,完成增加值54.3億元,增長19.7%,拉動經濟增長8.0個百分點,是推動全州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以云銅迪慶有色普朗銅礦一期采選工程為主的全州礦山建設、香格里拉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綠色產業園區路網改造、香格里拉工業園區箐口特色產業片區瑪咖精深加工、維西拖枝生物園區基礎設施、香格里拉人工蟲草菌絲培植、酩悅軒尼詩香格里拉(德欽)酒業有限公司酒莊及葡萄基地等建設項目穩步推進。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7.1億元,增長23.2%,其中:輕工業完成3.77億元,增長12%;重工業完成13.37億元,增長26.6%。香格里拉工業園區完成總產值27.1億元,增長28.4%。未來,迪慶州還將繼續加大園區規劃建設力度,創新園區建管機制,提升園區聚集發展能力,力爭新增入園企業5戶以上,園區主要發展指標增長25%以上。
迪慶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推動跨越發展必須依靠國家政策支持和重大項目支持。2014年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的目標任務,需要充分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著力釋放有效需求,共同拉動經濟增長。
“迪慶有著難得的發展機遇。”訚柏說,當前國家和省繼續加大對藏區發展的支持力度;黨的十八大和省九次黨代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國家和省進一步加強對西部地區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這些引導、支持迪慶發展的政策機遇凸顯,使我們迎來了政策機遇集中疊加期和效應釋放期。”
如何把未來美好的藍圖化為現實?訚柏認為,要堅持投資促進戰略。“迪慶是一個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基礎設施欠賬大,投資不僅是拉動經濟的第一動力,更是推動迪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同時大力挖掘消費潛力。迪慶擁有40余萬人,加之‘香格里拉’品牌的吸引,游客規模遠大于戶籍人口,存在很大的消費空間。”
由此,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服務業,不斷改善消費環境,培養消費熱點,完善市場機制,完善市場機制,以更好的服務、更豐富的產品,提高游客的消費量,以此提高全州各族群眾的消費水平。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引擎,對影響項目建設的體制機制進行大膽改革,著力破解土地、資金、拆遷等‘瓶頸’制約。2014年,迪慶州計劃安排重點建設項目306項,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10億元。
未來,切實發展和保護好香格里拉這片雪域高原的凈土,迪慶州各族人民步伐堅定。2015年,全州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重點產業和特色經濟初具規模;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載體功能不斷增強,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各族群眾的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整體發展水平處在全國藏區前列。
藍圖已經繪就,目標已然確定。迪慶州正朝向“和諧迪慶、幸福迪慶”的發展方向大步邁進,讓“香格里拉”這塊世界級的品牌,永久美麗綻放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
責任編輯:趙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