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資源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整個社會都對森林保護給予的高度的重視,而只是保護還是遠遠不夠的,保護的腳步永遠也追趕不上破壞的速度,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好營林工作,加大林木的種植面積,做好造林地的整體規劃,使我國的林業工作符合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本文首先對造林地整地的功能特點進行分析論述,后針對其特點給出了造林地整地及營林建設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造林地;整地功能;營林建設;技術方法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越來越快速,隨之而來的是對生存環境的破壞,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重創,霧霾天氣、沙塵天氣、酸雨等極端氣候天氣時有發生,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強營林工作的工作力度,已是當務之急的重要工作。其中,林地資源是營林建設的基礎,然而對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卻沒有做到位,技術方法錯誤,導致林業工作止步不前,因此我們應大力提高造林地的保護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技術方法,使營林工作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應有的失去作用。
一、造林整地的功能作用分析
1.造林整地的特點
造林整地區別于農業整地等其它整地方式的原因在于,造林整地通常所處環境復雜,土地多是常年未經開墾的荒地,土壤結構未知性強,造林整地面積大,地域分布廣泛,條件較為艱苦,這給造林整地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更高的技術水準。
2.對造林地的清理工作
在對土壤進行翻耕之前要進行清理工作,將造林地上的雜草、灌木、雜木和竹類進行清理,還要將采伐以后產生的枝椏等清理干凈。這樣才能提高造林地的衛生和樹木的立地條件。而且對整地工作有很大作用。我們通常根據造林地的狀況將清理工作分為三種,即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塊狀清理。
3.可以改善造林條件
造林整林工作,多是在人煙較少的、未經開發利用的荒蕪地區,在造林整地時,通常要將生長在該片土地上的雜草等隨意生長的植被進行鏟除,再進行翻土等工作,將這些全部完成才算是造林整地工作的完成,通過造林整地后,原有土地更為疏松,透氣性更好,更利于樹木的生長,同時由于對原有雜草的去除,使得光照更為充足,溫濕度得到良好的改善,為樹木種植提供良好環境。
4.提高所造林木的整體質量
科學開展整地工作可以有效減少造林的障礙,保證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說得更具體一點,科學、細致的整地能夠給林木生長提供有利的條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木的栽植與管理質量。此外,開展造林整地之后,造林地的土壤會變得更加疏松、肥沃,在造林施工時,使得樹木種植等工作能夠更為高效的開展,林木的種植進度也會獲得相應的提高。
5.促進幼林生長,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造林整地之后,造林地土壤的滲透性會變得更好,所能為林木提供的水分與營養成分也更多,所以在促進林木生長上所獲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另外,整地之后,造林地的立地條件被改良了,林木的生長環境也不再如天然環境那么惡劣,所以實際生長得到的林木質量就越好,幼林因為沒有外界影響因素的阻礙,生長速度也會變得更快。
二、加強營林造林建設的技術方法
1.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就是將林木的種子直接播撒在需要種植樹木的造林地上,省去了人工育苗、苗木運輸、苗木移植等工序,可對種植效率進行有效的提升,但該方法僅限于造林地面積大,林地造林施工條件好的林區,即該方法的實施條件較高。
2.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
播種造林的方法適合于種苗自身條件優良,較易發芽的樹種,適應能力強,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也較好,同時,所要播種的樹種需種苗充足,不能是稀缺的物種,才能使這種方法有效的得以使用。
3.插種造林的方法
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條播以及散報告團與縫插等。塊狀播種:在大塊狀態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塊狀面積一般在1平方米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較復雜,適用條件:已有闊葉樹種的天然更新跡地引入針葉樹種,沙地造林。
4.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的優點有:由于育苗已由人工完成,苗種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對造林地及周遭環境的要求不高。但是這種方法要進行樹苗的移植,可能對樹苗的根部造成破壞,因此對育苗的技術要求較高。
5.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
一般造林采用的樹苗主要是播種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畝。但是有的情況下,如果是對采伐痕跡上的土地進行人工的翻新,可以使用野生的樹苗。這幾年,很多地方都采用營養器面進行造林,而且得到很好的效果。此樹苗更容易成活,而且運輸科學,樹苗質量更高,更容易成活,不會造成運輸損失。
6.分植造林法
分植造林法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干、枝、根等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
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
2.7加強營林管理措施
我國的林區分布分泛,管理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林業工作者對自身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辦事,不違規操作,不徇私。在日常的營林造林工作中,加強林地管理,杜絕林地被挪用現象的發生,做好造林地整地的驗收工作,加大育苗、種植等的監查力度,提高林木成活率,對國家及上級林業部門交給的任務及時的進行落實,遲早完成。同時做好林區的管理工作,杜絕亂砍濫伐現象的發生。
要想加強營林工作的管理,可比以下幾點出發:1)嚴把質量關,加強造林檢查驗收工作,加大林地更新工作的力度,確保以“質為先”的準則,進行最后評估。2)克服重造輕管思想,加強撫育管理,當前造林工作在重造輕管,撫育管理中存在重項目造林輕一般造林的現象,幼林撫育的投入不足,檢查督促的力度不夠,應改變思想,轉變思維模式,加強撫育管理,使其更適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3)搞好調查,建立林地更新長效機制。各地要集中力量,以因采伐火燒和病蟲害形成的連片一公里以上的跡地,進行全面調查,徹底摸清底數,建立跡地檔案,早動手,勤動手,認真做好造林的規劃和準備工作,造林的重點項目,跡地更新造林工作的規劃要早作安排,早落實,同時要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4)充分發揮綠委作用。加強城鎮周圍山體綠化工作,城鎮山體綠化是提高城鎮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是改善整體生活環境的必須前提,各地要充分發揮綠委的作用,把城鎮周圍山體綠化與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結合起來,加強城鎮綠化的步伐。5)加快生態林公益林補償金發放管理工作,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生態公益林補償金發放工作,事關林業部門和政府的信譽,社會的關注度很高,因此更應嚴肅對待,加強督導。
結語
綜上所述,造林地整地建設工作是營建設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們應清楚造林地整地的功能性質,并對相關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科學的、正確的方法,加強造林整地工作效率,對造林地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利用,使得苗木成活率有所提高,營林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從而實現我國林業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進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增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徐全清.淺析林地的整地功能與營林建設技術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4-03-20.
[2]杜一花;謝志華.造林地整地的功能與營林建設的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