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筑向著超大型超高層的方向發展,各種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各地出現了,高層建筑的施工對地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往往采用深坑基進行施工。本文主要論述了高層建筑深坑基支護的設計、施工方式的選用、施工方法及其運用。
關鍵詞: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設計;施工方式和方法
基坑支護施工是進行地下施工時為確保工程以及基坑周圍環境的萬無一失,而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取的保護與加固所進行的施工。常見的基坑支護型式主要有: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地下連續墻支護,地連墻+支撐;水泥土擋墻;鋼板樁支護;土釘墻(噴錨支護);逆作拱墻;放坡;基坑內支撐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高層、超高層的建筑也日益增多,深基坑施工也向更大、更深的方向發展。由于高層建筑的地下室有好幾層,有的深達二十米,在進行深基坑施工時,支護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工程,它的成功也就保證了工程的成功。但目前的情況卻因為深基坑支護均為臨時建筑,有的施工企業為節省成本,縮短工期,往往對深基坑支護施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認為深基坑不在主體施工范圍內只要簡單處理一下就行了,以至于在進行深基坑施工時很容易發生安全問題,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可能造成巨大的社會危害。
一、深基坑支護的設計與選擇
一個基坑支護工程的能否成功,設計是很關鍵的。在深基坑所發生的事故中,由于設計原因造成的大約占了近一半的比例,由此可見設計的重要性了。設計方案一定要有針對性,要依據現場的施工情況,結合具體的地質結構"來制定一套科學、嚴謹施工方案,既要技術合理,又要安全可行。要運用最新的技術和理念,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根據現場反饋的情況進行具體設計。要總領全局,探求最切實際的設計方案。具體要求如下第一、主持設計的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支護設計的實際經驗,對所要施工的地點的水文地質的特點要把握準確,對周邊環境要熟悉。綜合以上情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支護施工方案。第二在設計選用深基坑支護結構時,應優先選擇與工程基礎樁相同類型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若是本工程的基礎樁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那么基坑支擴結構也要最好采用這種樁型,不過它的尺寸可適當選用較小一點的,目的是為了節約進場成本。如果基坑比較深而圍護樁布置允許的情況下,就要使用兩排支護樁,因為用這樣的方式,它的力學性最好并使兩排樁和樁頂部的圈梁組成鋼架結構,而樁間的砂石也與支護樁一起受力,這樣就可使基樁的配筋量有所減少,從而降低了成本。如果圍護樁必須達到防滲的需要時,而基坑的深度又小于七米,且回填土中又多是較碎的磚瓦時,就不適合使用水泥攪拌樁,而應該選用水泥注漿。北方地區,如果基坑較深,又有粘土,則可使用鋼筋混凝土樁加錨桿支護形式,而其他地區一般采用大直徑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頂加鋼筋混凝土圈粱,轉角處加斜支撐。如果建筑的地基土是淤泥,而基坑又比較深時,則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墻。如果工程造價較高,則可選用大直徑兩排鋼筋棍凝土灌樁,中間加水泥攪拌樁,這各支護方式可防滲,又具有很好的力學性,總之,在選用圍護樁時應設計多種方案,結合現場實際,考慮施工條件和土質水文情況,來選擇最切實際的支護方式。
二、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與監測
施工方在具體施工前一定要對施工方案做認真細致的研讀,充分明確設計意圖,隨時隨地與相關的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尋求最佳的施工手段,確保支護施工的安全可靠。基坑支護施工要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質情況、工程基坑的大小和深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情況。基坑支護施工要堅決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要降到最小。要定時進行基坑支護的監測,要監測控制的關鍵是基坑的穩定性、地面變形及地下水的控制,并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調整方案。在進行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轉貼于 中tuda.net
1.在進行靜壓杭與支護同時施工時,應在靜壓樁已完成一半的時候,在靜壓樁所在地進行深攪樁,具體順序由兩邊推進,使靜壓樁與深攪樁交互施工。此后再依照情況進行支護體施工。要盡最大的努力使支護工程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小程度。
2.由于高層建筑的工地多在市中心,那里人口稠密,附近地區有很多高大建筑,地下管線又十分復雜,這就要求在施工中要注意工程對附近建筑的影響,并努力使各種管線的使用不受干擾。基坑施工期間,地下水控制也是基坑支護的重要一環。一定要做好這項工作,科學的運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從而確保基礎施工的安全可靠。最后,要依照具體的工程情況來實施最科學的施工手段,爭取既科學合理又經濟實用。
3.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流程為:準備階段、支護樁的施工、聯系梁等的施工、錨桿的施工、土方開挖。支護樁絕大多數時采用人工挖孔樁,再使用鋼筋混凝土做護壁。在聯系梁施工時,一般先開挖基槽,等到檢驗達標以后再澆筑抗滲墻混凝土,然后再對聯系梁進行施工。當基坑挖至錨桿要求的尺寸后,再鉆孔、制作錨頭、穿錨索、注漿,安裝連系梁,穿外錨具,然后錨固,最后進行錨桿試驗。在開挖基坑時要逐層地挖,并把挖出的土及時運走。
在施工中要對工程進行實時監測,以便及時了解工程進展情況,并為以后的決策提供指導。要重點監測圍護結構完整性及強度以及圍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的情況。在最初開挖基坑時,一般是兩三天監測一回,以后再逐慚增加,如果基坑內壁有較大位移時,則必須每天再增加一次監測。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是工程能否優質并按期完工的關鍵,對此一定要高度重視。在設計時既要科學合理,又要安全可靠。施工時要精心組織,嚴密施工,并及時把施工中發現的問題反饋上來,以便為今后更科學地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陶聿君.對深基坑工程支護技術的論述[J].四川建材,2006(4):148~149.
[2]張雪松.建筑基坑支護工程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3):262.
[3]張雪,秦躍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j].蘭州 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0(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