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對路橋項目的管理,促進工程施工的質量保證工作,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本文針對路橋施工管理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路橋工程;施工;管理
在高速發展的公路橋梁工程的背后,出現的是越來越多的質量問題,我國的公路橋梁發生了較多的坍塌事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遭受了極大的損失,根據對路橋事故發生原因的分析,多數是因為工程項目的管理不力不規范引起的,如何提高路橋工程質量,使路橋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是做好我國路橋工作的重中之重。
1.路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施工現場管理混亂
抓好施工現場管理在整個路橋管理中十分重要,因為路橋施工現場是工程項目的形成場所,也是企業的物流、信息流和人流的匯聚地。但是,目前我國的路橋施工現場離文明施工現場目標還有一定差距,管理相對混亂。多年來國家有關管理部門一直在強調施工現場要文明施工,但是施工現場“臟、亂、差”現象并沒有多大改觀。臟是指整個施工現場整潔度差,堆放的建筑垃圾不及時清理,儀器設備外觀不美觀;亂是指建筑材料到處亂扔,施工場地的道路被任意占用,各類機械不按有關規定停放;差就是現場的建筑人員精神面貌差,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偏低,作業效率不高。
1.2 建設單位管理不到位
建設單位為了追求高利潤,對于承包價會一再的降低,這樣就會使建設單位在采購建設材料過程中選用質次價低的材料。同時,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領導的不作為,使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監督不到位,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難以得到保證。
1.3組織機構不健全
現在的建設單位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建設單位并非是由專業的建設人員組成,而是由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抽調出來后臨時組成,或是由公路局或是交通局為主要框架組建起來的,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建設單位,專業技能比較薄弱,所以對于安全是無法保證的。
1.4路橋項目采購管理跟不上施工進度
作為路橋項目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項目采購管理是與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緊密相連的。這是路橋項目順利完成的物質保障。采購管理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管理,對采購物品的質量、價格與進度都有極為嚴格的標準,工作量大而且風險也很大。在這個環節上稍有失誤,就會耽誤整個工程的進度,影響到工程質量和效益,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承包單位虧損。項目利潤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采購管理落后的制約。
2.路橋工程項目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2.1加強路橋工程施工進度管理
對路橋工程進行施工進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規定的施工期限之內同時保證施工的質量和施工的效益,這就需要制定出經濟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按照計劃來施工,確保工程不會延期,爭取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利益。在進行路橋工程進度管理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與分析,及時檢查施工進度是否符合預定的程序,倘若產生了偏差,就要根據計劃和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必要時可以更改原計劃的一些條款與項目,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施工進度,爭取依照計劃的時間完工,或者提前完工。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要保證路橋工程的施工計劃是否符合標準的,這樣才可以在保證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礎上按時完工;在對工程進度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掌握好施工工程的所有基本資料,方便根據實際問題找到解決的措施,保證施工進度;相關數據的輸入非常重要,這些施工數據也是制定方案的憑據;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對實際的施工進度與計劃的施工進度進行比較與分析,及時調整、優化施工進程,刪除多余的管理環節,明確管理的內容與步驟,要讓進度的管理有章可循。
2.2施工現場管理
2.2.1材料問題
任何路橋施工,都離不開材料,有其主要的特點,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種類較多,且需求量很大,并且由于技術的發展和創新,經常有許多新材料、新規范應用的問題。我們必須針對設計方確定所需用材料的型號、規格等,在拿到圖紙后組織做好工料分析,精心算所需各類材料的數及進貨時間,以根據現場情況組織材料進場,確保現場材料供應。并應結合實際情況及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材料進場,對進場材料及時進行驗收,同時按要求向業主、監理單位報檢,進行抽樣檢驗,將不合格的材料清退出場,并根據施工組織平面布置圖指定位置歸類堆放,按要求將材料放于不同場地。對于易燃品、易爆品的采購、保管及發放應按地方法規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及防范措施。
2.2.2 技術問題
作為一個路橋工程項目,點多線長,施工工序往往較多,施工工藝也較為復雜,現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員、機械設備,各類施工工種班組多且工作面交叉作業,管理難度大,這要求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各項技術準備。必須熟悉施工圖紙,優化施工工序。針對具體的施工合同要求,盡最大限度去優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項(分部)工程,同時考慮自身的資源及氣候等自然條件,認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組織計劃,確保每一分項工程能納入受控范圍之中。只有擁有高素質的技術管理人員,洞悉具體的施工現場、施工工藝,才能確保施工過程的每一工序步驟盡在掌握之中,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各方面突發情況準備好處理方案,以按時保質地完成每道工序。
2.2.3 質量問題
質量是企業的生存的根基,是對項目負責的重要指標。建立工程質量問題追究制度,對現場管理人員、施工直接責任人員和把關的質量檢驗人員必須明確其相應質量責任及處理規定,使得內部的質量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作為一個路橋工程項目而言,不論是路基、橋梁、涵洞等構筑物,均為露天作業,且點多線長,受天氣因素影響極大,同時各種不可預見因素較多,對于這種千變萬化情況,絕對不能模式化,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及時地確定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從技術角度出發,施工質量問題是否達到相關的設計和有關規范標準要求,僅僅從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嚴格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完善的質檢制度、確定科學的質檢手段,定期進行質量檢查,及時發現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藝是否達到相應的質量驗收標準,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2.2.4 安全問題
由于路橋施工線路長,交叉作業面多,設備投入量大,人員工種特別是特殊工種多,且均為露天作業,所以管理難度極大。安全是效益之本,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崗位職責,將有關的安全措施落實到實處。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除了靠制度約束以外,安全監督檢查也是重要的防范手段。經常進行專業檢查,如防火、防爆、防盜、用電安全、高空作業、交通安全、機械設備的檢查等,同時不定期的進行安全突擊檢查,也是對安全進行監督的重要手段。
2.3完善施工質量保障制度
2.3.1利用工地實驗室加強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工地實驗室是質量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路橋建設的施工中必須要有功能完備的工地實驗室。實驗室應按照規范要求設立實驗所需的設備和儀器,實驗人員應構建起實驗報告反饋機制,盡可能的實現對過程的控制。實驗人員務必服務到現場,利用檢測數據來監控施工。
2.3.2加強工程質量的內部監理。切實的加強工程質量的監理就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工程質量內部監理制度。內部監理工程師當遇到以下情況時應行使質量否決權:第一,對不符合圖紙施工的,如外形和尺寸不按照規格和設計圖要求的;第二是對不符合監理程序的項目與使用原料、構件不符合要求的;第三是對未經過工序交接檢查的工程環節與未經工程師簽證的“隱蔽工程”。
結束語
在路橋工程中,工程管理是其核心,是決定工程質量和進度的關鍵。只有做好現場的安全、質量及進度控制,環環相扣,并根據現場情況或工程進度進行及時的動態調整,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及相應措施,同心協力,才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