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公路交通事業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的總里程數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制高點,公路瀝青路面使用越來越廣泛,這給廣大人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進一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文章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瀝青混泥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瀝青混泥土;路面施工;質量
1引言
在當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諸多優點特性而被廣泛使用,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水平、流程及工藝,也將詮釋了一個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一個地區的對外良好形象的展現。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對其施工技術及流程更為重視,其直接影響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因而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及工藝流程的監督管理尤為重要。要不斷深化學習先進的施工技術流程及強化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監督,這樣才能使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設達到更高的水平。
2高速公路瀝青混泥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2.1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并進行合理搭配
首先,公路施工人員應該充分考察原材料的性能,盡量選擇與瀝青粘性較好的材料。一般來說,堿性石料是最常見的施工原材料。但是,工作人員必須注意堿性石料的耐磨性并不高。因此,施工單位要盡可能選用石灰石材料,提高原材料與瀝青的粘合性,同時盡量減少混合料中骨料分散的趨向。總之,工作人員必須對各種材料的性質進行試驗,選擇各項指標都符合規范的原材料,提高路面結構的總體性能。其次,施工人員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對施工材料進行合理搭配。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多次試驗來確定瀝青混合材料的種類、各種礦物的搭配及瀝青的使用量等等。
2.2嚴格控制混合材料的拌制過程
在進行瀝青材料的拌制時,施工人員要盡可能做到混合材料的搭配比例合格,拌制過程勻速進行。首先,施工單位可以引進一些先進的材料拌制設備,待材料放入之后自動、勻速進行拌制工作。其次,工作人員要合理控制混合材料的拌制時間。為了確定最佳的拌制時間,工作人員可以進行少量材料的實驗工作,根據實驗結果合理控制時間。再次,施工人員要根據原材料的配合比例,嚴格控制各種施工混合材料與瀝青等的用量,盡可能將誤差控制在 3%以內。另外,工作人員要嚴格控制瀝青溫度、混合熱料的溫度以及出料溫度等,避免出現瀝青過于老化的現象。瀝青混合料的攪拌一定要均勻,所有的材料要拌制得當,避免花白料現象、粗細料現象以及材料接團現象的出現。
2.3選拌制設備,從拌制設備上保證后場施工質量
以拌和機為中心的瀝青拌合廠,瀝青混凝土拌和機的性能和生產能力是一個主要方面,保證拌和樓的生產能力與工程規模相互匹配,拌和樓必須具備全過程自動控制,能夠分析數據、核定生產量,能夠進行拌和質量分析,最好具備匹配的二級除塵裝置。選好了拌和機,再優選瀝青加熱設備、礦粉的外加劑添加設備及裝載機等附屬設備,從它們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確保與拌和機配套,以滿足拌和機生產要求為準。
2.4攤鋪施工質量控制
在對瀝青路面進行攤鋪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做好對基層以及附屬構筑物質量的復查工作,評估下承層的平整度情況,若平整度不符合施工要求,需要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例如:凸出基層可以使用銑削機械銑刨處理,凹陷基層可以通過挖坑回填的方式進行處理。同時,攤鋪前還可以對結構層進行透層灑布處理,其目的是確保結構層的連接關系更加緊密,形成一個整體,以對車輛荷載進行承受。但灑布量需要根據路段實際工況做靈活設計,避免因灑布量過多而造成的路面泛油問題。其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了使攤鋪施工的瀝青路面整體質量更加的可靠,建議采取鋼筒式靜態壓路機與輪胎式壓路機相互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壓實操作,壓實需要分初壓、復壓以及終壓三個階段完成,采取由外至內的基本原則進行碾壓,碾壓期間保持勻速,確保其形成穩定混合料,不產生推移或裂縫問題。在完成初壓后,需要及時對其平整度進行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修整措施。
2.5壓實施工質量控制
瀝青路面施工中的碾壓溫度和壓實方式直接決定著其壓實度及平整度是否符合施工標準。在路面碾壓施工過程中,必須將碾壓輪灑水噴嘴進行調整,避免灑水量出現過多或過少的現象,同時不能出現粘輪的情況。當壓路機行駛時不在同一個斷面上,而是表現為梯形時,碾壓應盡可能選用長距離。碾壓時通常要進行三個階段的碾壓作業,如穩壓階段、復壓階段及終壓階段,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壓實效果。選用噸位較小的靜力壓路機進行穩壓,保持均勻的速度進行施工。選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復壓作業,因為這種機械能夠達到更好的碾壓效果及具有較大的作用深度。選用大噸位氣壓式的輪胎壓路機進行終壓作業。為確保碾壓的質量,在壓實過的路面上禁止進行突然掉頭、剎車等行為,同時確保路面上不能堆放雜物等。
2.6拉毛以及清邊
通常情況下,在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初凝之后要進行拉毛作業,其具體時間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準確確定,只有把握住準確的時間,才能確保拉毛的最佳效果。施工過程中應將拉毛槽的深度控制在1~1.5毫米之間,將其間距控制在1.5~2毫米的范圍,其紋路要和路面中心垂直。同時還要清理干凈模板表面的灰漿,隨后養護時要用濕潤的麻袋進行充分保濕。
2.7切縫與灌縫
為有效避免混凝土路面出現裂縫或斷面等情況,可以選用切縫的方式進行施工。由此可見必須在混凝土早期凝結后及時進行切縫作業,主要應用的工具為切割機。施工過程中必須將切縫寬度控制在6毫米左右,將深度在厚度20%的范圍內進行有效控制,并確保縫條垂直于路邊。必須清理干凈縫隙再進行灌縫施工。
3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維護施工
工作人員在對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進行初期養護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對瀝青路面進行預處理,使其能夠達到后期養護的基本要求。特別針對使用時間較長的瀝青路面而言,其表面容易產生泛油的問題,出現此情況后,需要采取的處理方案是:在泛油部位均勻的撒布一層與礦料規格完全一致的嵌縫料。若表面嵌縫料過多,影響路面使用性能,需要將其清掃出路面。若瀝青路面出現其他質量損壞,則需要工作人員立即對其進行修補與處理。
對于當前廣泛應用于實踐的瀝青貫入式路面而言,由于其多適用于二級或以下等級的公路,因此,將其厚度控制標準設置在4.0~8.0cm范圍,但若公路路面選型為乳化瀝青貫入式路面,則厚度控制標準應當調整為≤5.0cm。若瀝青混合料面層出現上部加鋪拌合層的情況,還需要將其總厚度控制在6.0~10.0cm范圍。
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由于瀝青路面,特別是貫入式公路路面大多具有多孔結構的特點,因此,在實際使用中容易受到雨水沖刷的影響,發生結構侵蝕的問題。針對此問題,需要在路面上層加鋪封層料或拌合層。若直接將瀝青貫入層作為連接層,則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結語
在我國的高速公路施工建設過程中,新出現的各種功能型材料和技術給瀝青混土路面的施工帶來了更多的性能,使其更具安全性,舒適性,延緩了疲勞損傷壽命,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我國瀝青路面建設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也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目前,這些新材料新技術在瀝青混土路面上的優勢應用已經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李波,任文宏,周書友,等.低溫條件下溫拌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范圍[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6).
[2]趙德強,劉美玲,趙偉強.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挖補養護施工研究[J].價值工程,2013,32(16).
[3]李波,任文宏,周書友,等。低溫條件下溫拌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范圍[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