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高層辦公建筑設計
陳善春" 李丹" 鄭松林
陜西省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 陜西西安" 710003
摘要:通過分析辦公建筑發展的經濟社會背景,總結出辦公建筑的功能空間等需求,結合高層建筑的設計方法,提出符合時代發展特征的辦公建筑設計思路,賦予高層建筑人性化的內部辦公空間。
關鍵詞:高層建筑;辦公建筑;內部空間;人性化
1 辦公建筑的發展
1.1 概念界定
辦公建筑即由多間辦公室空間,通過各種組合方式,組合成供人辦公、進行專業處理的空間場所,狹義上又稱為寫字樓,廣義上還包括辦公樓、商務樓等以辦公性質為主的樓宇。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及城市化的大步伐,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將在辦公建筑中工作。有人將二十一世紀稱為辦公建筑大量發展的時代,在中國這同時又是一個屬于高層建筑的時代,于是高層辦公建筑迎來了大規模的建設環境。
1.2 社會背景
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帶來鄉鎮企業的逐步增多。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農村人口向城市持續流動,人口高度聚集在城鎮中,繼而促進了對于辦公場所的需求,辦公建筑的發展從數量到質量上都達到空前的高度。
1.3 經濟背景
處于社會體制轉型期的中國,在向技術、資本密集型轉型的關鍵時期內,服務業的發展如火如荼。信息與人才等技術知識資源表征了轉型期內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動力來源;金融、法律等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代表的信息化業態引領了最近一段時期內后工業化時代的發展方式與方向。在經濟發展帶來的相應城市建設的熱潮中,高層辦公建筑由于功能經濟美觀相統一的優點被大量選用。
2高層辦公建筑的類型及功能空間需求
現代的辦公建筑是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性場所,具有功能分區合理、交通流線清晰、材料技術適用、符合大眾審美等特征。它的主要空間性質為辦公空間,根據辦公空間的性質、比例與使用方式上的不同,辦公建筑分為以下幾類:行政辦公型辦公建筑、公司專用型辦公建筑、商業出租型辦公建筑、功能復合型辦公建筑。
2.1行政辦公型辦公建筑
行政辦公型辦公建筑是機關團體的專用辦公樓。這類建筑是機關自用,非盈利為目的,其功能空間劃分中嚴格對應各職能等級的劃分,體現在具體的面積、高度、方位、配置中。高層的行政辦公樓往往屬于高級別行政單位或大型集團,其內外部空間應統一,常采用較為規整與對稱的方式來體現行政辦公的嚴肅性。
2.2公司專用型辦公建筑
公司專用型辦公建筑往往具有使用功能較為明確、有標準層平面布局模式等特征,功能空間需求也就主要考慮公共性的滿足與安全性的兼顧。類似于行政辦公型辦公建筑,公司專用型辦公建筑也在統籌好造價與公司形象這對矛盾中協調,常采用較為規整與對稱的方式,在體現嚴肅性的同時在適當點位給予活潑處理。
2.3商業出租型辦公建筑
高層辦公綜合樓屬于商業出租型辦公建筑的一種形式,多與商業、娛樂聯合建設,建設規模與地段位置、市場定位相關聯。在建設初期各具體之處使用功能不能明確,平面功能布局設計時需盡量滿足適應性與可變性的原則。
為追求商業利潤,建筑設計中應滿足面積的高效合理利用。在保證經濟性的同時,采用獨特的設計手法賦予建筑吸引人的特性,重點在于材料的選取與立面的處理。對于高層商業出租型辦公建筑,現常用立面的非程式處理手法,或引用生態、智能等符合潮流的設計理念來吸引客戶。建筑的設計中應結合地段文化,與地段協調,才能做出精致的符合邏輯與時間檢驗的作品。太多過于標新立異方向的設計實踐,往往證明嘩眾取寵并非明智選擇。
2.4功能復合型辦公建筑
這類建筑往往由政府出地,商業公司出資聯合開發建設,建成后雙方或多方按一定比例共同使用。復合有行政、辦公、出租等多重功能,功能綜合性高,設計條件復雜。高層的功能復合型辦公建筑在設計中除需考慮多種功能性質的需要,還需滿足結構形式與立面效果的統籌協調。
3高層辦公建筑設計
3.1 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現有高層辦公建筑的使用者時,很多人都對辦公空間給予差評。目前辦公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少內涵,缺少人情化和缺少變化。
缺少內涵表現在設計常將目標投放在新奇的外部造型上或著力于降低造價。整體設計與空間場地聯系較少,與文化傳統幾乎割裂。缺少人情化表現在空間的尺度、細節、舒適度上不能較好的結合人體工程學,辦公人群難以體驗到心情舒暢的辦公環境。缺少變化表現在沒有很好的結合每個場所特性做出符合場所精神以及識別性等滿足人們心理需求的作品,做好標準層后,沒有因地制宜,依樣復制,造成空間場所沒有特性,單調沉悶。
目前高層辦公建筑設計缺少與時俱進,停留在物質形態的構成方面,缺少對于新時代人類社會、行為心理、市場投資等方面的分析,高層辦公建筑設計方面先進的理論有所缺失。
3.2 有內涵的外部空間
高層辦公建筑由于巨大的尺度,重要影響著周邊的環境。提升高層辦公建筑的空間內涵應該整體考慮分析建設場地環境條件,在各個細節表情上著力刻畫,提高建筑設計與空間場地的聯系,建成傳承地域文化的建筑。
3.3 人性化的辦公空間
高層辦公建筑的人性化設計必須結合人體工程學、場所行為、環境心理等理論,著力于做到在空間的尺度、細節、舒適度等方面的協調提升;結合每個場所特性做出符合場所精神以及識別性等滿足人們心理需求的作品,賦予不同功能空間各自的相應性格,滿足辦公人群在工作環境中心情舒暢。
結語:
高層辦公建筑作為城市化、信息化進程中現代人群常用的辦公環境,其建筑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建筑都有其自身的性格,辦公建筑常是對稱中體現著嚴肅,設計中應結合當地場所環境的歷史文化、特殊性格等實際情況,考慮到空間的內涵與人性化特性,因地制宜,在具體的細節、尺度方面整體把握,做出材料與結構形式相統一、符合場所空間心理的、適應公共性與建筑形象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劉衛東,《中國當代高層辦公建筑設計初探》,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7/06.
[2]李振翔,《辦公建筑節能設計方法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4/02.
[3]甘路,《庭院空間在高層辦公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探討》,福建建筑,2013/07.
[4]王興,《高層辦公建筑內部交往空間設計淺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06.
[5]趙前,陳靂,《高密度、小地塊城市環境中的高層辦公建筑設計研究》,工業建筑,2012/09.
[6]董霖,《我國當前多層辦公建筑綜合體設計探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