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巖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巖土工程勘察對工程項目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它為項目施工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和質量保證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它是一項系統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專業的配套設施和專業人員進行作業。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實踐經驗,分析了目前影響勘察質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強化巖土工程勘察的手段與措施,以期為提高工程勘察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巖土勘察;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一、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巖土工程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與此同時,巖土勘察工作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巖土勘察主要是科學的運用勘察理論,對工程施工地區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從而為工程項目的設計提供真實準確的數據,進而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現階段,我國在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工程地質測繪
工程地質測繪是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的一種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階段進行。這種方法是運用地質、工程地質理論對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各種地質現象進行詳細觀察和描述,以查明擬定建筑區內工程地質條件的空間分布和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將它們如實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設計圖上。高質量的測繪工作能相當準確地推斷地下地質情況,有效指導其它勘察方法。
2.勘探與取樣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鉆探和坑探等各種方法。它是被用來調查地下地質情況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樣進行原位測試和監測。應根據勘察目的及巖土的特性選用上述各種勘探方法。
3.原位測試與室內試驗
進行原位測試與室內試驗主要是為巖土工程問題分析評價提供(巖土的物性指標、強度參數、固結變形特性參數等)技術參數。原位測試是詳細勘察階段的主要方法,試樣不脫離原來的環境,能反映宏觀結構對巖土性質的影響效率高,但是耗費人力、物力較多。
4.現場檢驗與監測
現場檢驗與監測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現場檢驗包括施工階段對先前巖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驗證核查以及巖土工程施工監理和質量控制。現場監測主要是對施工作用和各類荷載對巖土反應性狀的監測,以及對環境影響的監測等。在實際工程中,可以利用現場檢驗與監測所得的資料反求某些工程技術參數,作為設計修正的依據。
二、巖土工程勘察注意問題
1.在開工前編寫好勘察綱要,勘察綱要內容要完整,對勘察目的和要求要具體,設計要詳細,施工方案要合理。勘察工期安排要合理,不能太倉促,不能由于業主不太清楚勘察是由眾多工序組成就一味的遷就。勘察綱要要經過審核審定后才能施工,在施工中要嚴格按照勘察綱要的指導施工,不能開工后就將勘察綱要置之不理。
2.在野外施工中,嚴格把好質量關。為了保證野外第一手資料的正確性,在施工前,必須專門對各施工機長進行崗前質量、技能及安全培訓。在開工前,檢查每臺鉆機的材料是否齊全,不齊全的決不允許開工。對樣品要及時鉆取,不能事后補樣,嚴格按照要求封樣,并及時送到實驗室,以保證土、巖的各項物理力學指標的準確性。每個鉆孔都要量測巖面和終孔深度,并作好記錄。
3.準確揭露巖層形態的分布、形狀和規模。若由于場地溶洞發育,且局部巖面起伏較大,為了準確掌握第一手資料,在現場需多安排一些技術人員。嚴格按有關規定指導鉆機施工,對取樣編錄、原位測試過程嚴格要求,現場技術人員手要勤,眼要快,對地層變化觀察要仔細,尤其是有軟土和溶洞情況的鉆孔。
4.嚴格把好室內資料整理關,勘察報告除了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深度要求,還要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強制性條文的規定。有的放矢地提出恰當的見解,而不是泛泛而談,所提參數要準確,不能以保守值為好,保證工程勘察質量,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
三、巖土勘察中存在技術缺陷的解決措施
1.采用新的工程物探方法
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發展了一大批集適時采集處理,軟、硬件功能于一體的工程物探探測設備,它具有采樣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點。利用工程物探可連續加密測點的辦法來獲得連續的地質界面。從而有效的解決傳統鉆探手段以點帶面劃分地質界面時常帶來的漏判、劃分不準確等缺點:并且可以利用綜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決傳統勘察手段難于解決的諸多巖土工程問題,如地下不明物體、洞穴、軟弱結構面、滑動面、斷層、破碎帶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態、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許多工程建設所需的巖土動力參數和設計地震動參數。相對傳統的鉆探方法,工程物探技術使用時受場地、地形條件的限制較少,具有節省時間、節省費用、勘探精度高等特點。但是,各種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決定于它對探測對象的適用性,物性條件的適用性越強,解決問題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為了有效地解決某些復雜的巖土工程技術難題,必須采用多種工程物探手段和鉆探聯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補充、互相驗證的作用。合理地選擇、運用工程物探技術與傳統勘探手段相結合,無疑是解決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
2.使用測試新技術
加強室內、外測試新技術(如多功能靜力觸探頭、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靜載荷試驗等)和施工檢測、監測技術的使用,然后對其所獲得的數據的資料進行分析、對比,并通過工程施工檢測、監測所獲取的實測資料反算得到的參數作為對比依據,確保所提供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的可靠性,并且解決采用傳統勘探手段難于獲取可靠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如粗顆粒土、花崗巖殘積土、風化巖的承載力、變形指標)等問題。此外,還可以利用土工離心模擬技術檢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驗證堤壩、邊坡的變形和穩定性;解決建筑物淺基礎的地基變形特征、破壞模式及極限承載力,樁基礎的承載力和施工工藝對樁基礎承載力及變形的影響:解決擋土結構的變形及破壞機理,土體與結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了解動力工程、砂土液化、單樁和群樁在水平動荷載作用下的性狀。
3.提高勘察技術人員的技術綜合能力
加強勘察技術人員的再教育和技術培訓并形成定期制度,促進其知識的更新換代。勘察單位施行內部崗位輪換制度,促成勘察各專業的技術交流、知識滲透,盡可能組織技術人員參加各種有關的學術活動和講座,達到擴大勘察技術人員的知識廣度和深度的目的。強調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如受壓層深度計算、承載力計算、土壓力計算、各類靜力或動力有限元計算、基坑支護設計計算、沉降分析、數理統計、地基與基礎協同作用分析、地震反應分析、滲流分析等),采取這些措施無疑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技術綜合能力。
四、結語
行業體制不完善、規范理解有分歧、市場勘察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巖土工程勘察。巖土工程勘察的手段是間接的、非直觀性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在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總結提高,同時,政府極力解決上述問題,才能確保勘察成果滿足設計和施工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樹林.城市地鐵巖土工程勘察應注意的問題.[J].鐵道勘察.2005(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 2001[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