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各方面的技術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制冷技術是為了適應人們對低溫條件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制冷技術是使某一空間或物體的溫度降到低于周圍環境溫度,并保持在規定低溫狀態的一門科學技術,它隨著人們對低溫條件的要求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而不斷發展。本文重點介紹蒸汽壓縮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幾種形式。
關鍵詞:制冷;蒸汽壓縮式制冷壓;逆卡諾循環
引言
隨著技術現代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制冷技術已經幾乎滲透到各個生產技術、科學研究領域,并在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可以說,現代技術進步離開了制冷技術發展是不可想象的。
一、壓縮式制冷技術
壓縮式冷循環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傳統技術。理論上,最簡單的壓縮式制冷循環系統由: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和膨脹閥四大部件組成,從蒸發器出來的氨的低溫低壓蒸氣被吸入壓縮機內,壓縮成高壓高溫的過熱蒸氣,然后進入冷凝器。由于高壓高溫過熱氨氣的溫度高于其環境介質的溫度,且其壓力使氨氣能在常溫下冷凝成液體狀態,因而排至冷凝器時,經冷卻、冷凝成高壓常溫的氨液。高壓常溫的氨液通過膨脹閥時,因節流而降壓,在壓力降低的同時,氨液因沸騰蒸發吸熱使其本身的溫度也相應下降,從而變成了低壓低溫的氨液。把這種低壓低溫的氨液引入蒸發器吸熱蒸發,即可使其周圍空氣及物料的溫度下降而達到制冷的目的。從蒸發器出來的低壓低溫氨氣重新進入壓縮機,從而完成一個制冷循環。然后重復上述過程。
二、蒸汽壓縮式制冷技術
蒸汽壓縮式制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組成,用管道將其連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如下圖
工質在蒸發器內與被冷卻對象發生熱量交換,吸收被冷卻對象的熱量并汽化,產生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經壓縮后以高壓排出。壓縮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氣態工質在冷凝器被常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冷卻,凝結成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膨脹閥時節流,變成低壓,低溫濕蒸汽,進入蒸發器,其中的低壓液體在蒸發器中再次汽化制冷,如此周而復始。
據所用制冷劑的熱力性質,創造一定的壓力條件,就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所要求的低溫。要實現制冷循環必須要有一定的設備,而且要以消耗能量作為補償。蒸汽壓縮式制冷循環就是用壓縮機等設備,以消耗機械功作為補償,對制冷劑的狀態進行循環變化,從而使用冷場合獲得連續和穩定的冷量及低溫。在制冷循環中,制冷劑經歷了汽化、壓縮、冷凝、節流膨脹等狀態變化過程。為了分析,比較和計算制冷循環的性能,必須知道制冷劑的狀態參數變化規律。
三、逆卡諾循環分析
逆卡諾循環是使工質(制冷劑)在吸收低溫熱源的熱量后通過制冷裝置,并以外功作補償,然后流向高溫熱源。逆向循環是一種消耗功的循環,制冷循環就是按逆向循環進行的,在溫—熵或壓—焓圖上,循環的各個過程都是依次按逆時針方向變化的。逆卡諾循環示意圖如下:
1、實現逆卡諾循環必須具備的條件:
(1)高、低溫熱源溫度恒定;
(2)工質在冷凝器和蒸發器中與外界熱源之間無傳熱溫差;
(3)工質流經各個設備時無內部不可逆損失;
(4)作為實現逆卡諾循環的必要設備是壓縮機、冷凝器、膨脹機和蒸發器。
逆卡諾循環是可逆的理想制冷循環,它不考慮工質在流動和狀態變化過程中的內部和外部不可逆損失。雖然逆卡諾循環無法實現,但是通過該循環的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對實際制冷 循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制冷系數ε
制冷循環常用制冷系數 ε 表示它的循環經濟性能,制冷系數等于單位耗功量所制得的冷量。
ε=q/∑W
q:1kg 制冷劑在T0溫度下從被冷卻物體吸收熱量q(kJ/kg)
W:循環1 kg的工質消耗功
對于逆卡諾循環而言:
εC=T0/(Tk- T0)
T0:蒸發溫度;Tk:冷凝溫度
從公式可知,逆卡諾循環的制冷系數僅與高、低溫熱源溫度有關,而與制冷劑的熱物理性能無關。由于逆卡諾循環不考慮各種損失,而且壓縮機利用了膨脹機對外輸出的功,因此,在恒定的高、低溫熱源區間,逆卡諾循環的制冷系數最大,在該溫度區間進行的其它各種制冷循 環的制冷系數均小于逆卡諾循環制冷系數。所以,逆卡諾循環制冷系數可用來評價其它制冷循環的熱力完善度。
四、理論循環及熱力計算
1、理論制冷循環不同于逆卡諾循環之處是:
(1)制冷劑在冷凝器和蒸發器中按等壓過程循環,而且具有傳熱溫差;
(2)制冷劑用膨脹閥絕熱節流,而不是用膨脹機絕熱膨脹;
(3)壓縮機吸入飽和蒸汽而不是濕蒸汽。
用膨脹閥代替膨脹機后的節流損失:不但增加了制冷循環的耗功量,還損失了制冷量。這兩部分損失必然使制冷系數和熱力完善度有所下降。
2、用干壓縮代替濕壓縮后的過熱損失包括:
(1)用膨脹閥代替膨脹機后的節流損失導致后果:膨脹閥的節流是不可逆過程,節流前、后焓值不變;制冷劑干度增加,液體含量減少,制冷量減少,消耗功上升,制冷系數下降,其降低的程度稱為節流損失。節流損失的大小與下列因素有關:與冷凝溫度和蒸發溫度差有關,節流損失隨其增加而增大;與制冷劑的物性有關,一般節流損失大的制冷劑,過熱損失就小;與冷凝壓力有關,冷凝壓力Pk越接近臨界壓力Pkr節流損失越大。
(2)用干壓縮代替濕壓縮后的飽和損失
在制冷壓縮機的實際運行中,若吸入濕蒸汽,會引起液擊,并占有氣缸容積,使吸氣量減少,制冷量下降。過多的液體進入壓縮機氣缸后,很
難全部汽化,這時,既破壞了壓縮機的潤滑,又會造成液擊,使壓縮機遭到破壞。因此,蒸汽壓縮式制冷裝置在實際運行中嚴禁發生濕壓縮,要求進入壓縮機的制冷劑為干飽和蒸汽或過熱蒸汽,干壓縮式制冷機正常工作的一個重要標注。另外,可在蒸發器出口增設一個液體分離器。分離器上部的干飽和蒸汽被壓縮機吸走,保證干壓縮,進入壓縮機的制冷劑狀態點位于飽和蒸汽線上。制冷劑的絕熱壓縮過程在過熱蒸汽區進行。因此,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并非定溫過程,而是定壓過程。
3、熱力計算
熱力計算制冷劑在蒸發器中的單位質量制冷量:q0= h1-h4[kJ/kg]
壓縮機的單位質量絕熱壓縮耗功量:W=h2- h1[kJ/kg]
制冷劑單位容積制冷量:Qv=q0/V[kJ/m3]
理論制冷系數:ε= q0/W
參考文獻:
[1]劉錫林;董赫倫;李克斌.基于蒸氣壓縮式制冷循環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4-07-25
[2]唐鵬武.過冷蒸發型吸收—壓縮復合制冷循環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