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建設持續推進的同時,人們對公路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瀝青路面質量因素,是決定公路使用年限與性能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施工當中,各類因素的存在,都會對瀝青路面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在對瀝青拌合站工作原理及組成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對其材料與設計的方案進行闡述,并在對瀝青混凝土場拌質量控制進行探討中,給出相應控制措施。
關鍵詞:公路建設;瀝青拌合;質量控制
一、瀝青拌合站的構成及原理
1、瀝青拌合站的構成
瀝青拌合站作為混凝土的加工機構,只要是完成對高質量混凝土的制作任務。其構成部分包含了上料機、拌和機、瀝青供給機、礦粉供給機、烘干加熱機、中央控制室等部分。通過該這些部門的分工協同工作,共同完成瀝青混凝土的場拌工作。
2、瀝青拌合站的運行模式
瀝青拌合站在運行當中,由中央控制室做出對開機指令的發出,然后冷料倉收到指令之后,便立刻完成出料,出料的骨料利用皮帶,傳輸到干燥滾筒當中完成加熱、烘干,繼而借助熱料提升機的作用,被運送到振動篩中進行分離與篩選,篩選過后,骨料將直接進入到各熱料倉室完成稱量過程,并在稱量結束后噴入到拌缸內進行拌合。這樣骨料就能得到充分的攪拌,形成成品料。送料車進一步將成品料送至到儲料倉當中,最后經過卸料閘門,裝入到裝運車中。在整個過程當中,骨料的輸送、烘干、篩選等過程都不要持續進行,骨料的稱量、成品混凝土的運輸都需要周期性完成。
二、瀝青混凝土場拌材料的選擇
材料選擇,是瀝青混凝土場拌前的重點工作。在選擇原料時,需依據路面結構與公路建設建設質量要求來進行選定,從而做到對施工質量要求的滿足。其主要包含四種材料的選擇。(1)瀝青:作為瀝青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瀝青的選擇,直接關乎到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在選擇過程中,首先要求瀝青的品質能夠得到保證,其次要能夠做到對施工環境與氣溫的結合,季節不同,則對瀝青的要求也不同,氣溫高是選擇抗塑變能力的瀝青,氣溫低是選擇抗裂能力的瀝青。(2)粗集料:粗集料能夠在顆粒間嵌鎖作用的幫助下,為瀝青混凝土提供較強的穩定性,粗料的位移,是收到粗料間彼此摩擦而消除的,瀝青混凝土穩定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形狀與表面紋理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時,需要對其壓碎值、吸水率、粘附性等指標進行參考,做到對符合要求的粗集料的選擇。(3)細集料:人工砂、天然砂等細集料能夠在瀝青混凝土中起到填充粗集料空隙的作用。這樣就能夠做到對顆粒間嵌鎖作用的加強,提升混凝土的穩定性。在選擇細集料時,需要對其粘結力、級配、耐磨性等相關指標的參考,做到對符合要求的細集料的選擇。(4)填料:填料需要依據其性質來進行選擇,在選擇當中,需要考慮到期親水性及細度是否能夠滿足場拌的要求,瀝青與集料之間的粘結力,是否會因為填料的加入而發生改變。對于中性集料來說,可以將石灰石粉當中填料。堿性集料可以選擇磨細的石粉當中填料。
三、瀝青混凝土場拌材料配合比的設計
1、對模板配合比的設計
通過對材料級配比的計算,從而做到對混合材料最佳配合比的確定。根據相關規定,需依據瀝青的含量范圍,還做到對5-6組試件的配置,在每一試件之間,以0.5%的石油比作為間隔,繼而再對其進行孔隙率、流值、馬歇爾穩定度、試件密度、瀝青最佳瀝青用量等檢驗,通過對材料的重新選擇,對級配的調整,對不合格的配件進行重復試驗,直到選出最佳配合比結束。
2、對生產配合比的設計
目前配合比在得到確定之后,就通過瀝青混合料場拌,在設備配合比的基礎上,做到對生產配合比的設計。這時,需要根據路面結構級配類型,在試驗之前選擇科學合理的振動篩,在振動篩選擇時要遵循:振動分檔要使各熱料倉材料保持均衡;動篩最大篩孔要使超粒徑礦料排出;在孔徑方面確保振動篩與室內試驗方孔篩保持一致。通過試驗的方式確定最佳用油量,試驗結果就是生產所用的配合比。
3、對生產配合比的驗證
生產配合比的驗證,是指對預期施工結果的預測,其在判斷過程中,需要對混合料的離析情況、均勻狀況、表面碾壓狀況及顏色進行參考,從而根據馬歇爾試驗來進行取樣檢驗,在對各種設備參數進行核實的基礎上,來對投放量的準確性進行檢查,對生產流程進行全面監控。在檢驗時,當出現不符合標準的情況時,需要做到對配合比工藝的立馬停止,直到能夠對設計要求做到滿足為止。
四、瀝青混凝土場拌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1、對冷料倉級配的控制措施
實驗人員在對目標配合比提供之后,需要做到對混合料材料用量、比例及各個倉電機轉速及料門高度的確定,從而使骨料的輸送能夠滿足配合比的設計要求。在質量控制當中,熱料倉倉料不足,或某種熱料漫出來的情況經常發生,這一問題的產生,說明了原始顆粒在構成冷料是發生變化,或者是因為目標配合比在設計時、取樣時,不能具有代表性。因此,這時試驗員需重新進行篩分試驗,并使二者配合比相符。對于配料電機的轉速與料門高度進行控制時,需要根據試驗提供的數據來做出調整。從而使冷料倉落料級配能夠對目標配合比要求的滿足,對生產配合比的控制建立了基礎。
2、對熱料倉級配的控制措施
根據相關規定顯示:必須對間歇式拌合機二次篩分后的料進行篩分,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熱料倉篩分試驗過程中,需要冷料倉在供料穩定之后,才能夠開始取樣篩分。
經熱料倉篩分確定的生產配合比級配曲線與目標配合比級配曲線保持相似。否則,將會出現溢料或等料現象。因此,每一種骨料的料量必須控制好,才能使實際生產中各骨料基本與設計值一樣。在混合料由四種骨料構成時要防止跳料,要控制好熱料倉合成級配。
3、對溫度的控制措施
對于瀝青混合料來說,其成品料的出廠溫度,將對公路施工的攤鋪質量及碾壓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需要對瀝青溫度與石料溫度做到隨時的控制,對成品料溫度也需實時檢測,并把檢測結果對操作室進行及時反饋,做到對溫度的有效調整。對瀝青加熱時,需運用導熱油循環的方式,使油溫得到緩慢的上升,加熱時,期最高溫度需要控制在180℃以下,從而避免瀝青老化問題的產生。設備開始運行時,由于機組各個部位都沒有溫度,因而會對一些熱量進行吸收,因此在開始生產當中,需要將骨料溫度控制得高一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對花白料出現的預防。另外,由于冷料倉冷料具有很強的不穩定,因此在生產當中會出現骨料溫度波動的問題出現。為了能夠維持正常的溫度,對于燃燒器火焰或冷料料量操作員應及時進行調整。
4、其它因素的控制措施
首先,對于填料來說,為了增加瀝青混合料的粘結力,在混合料中加入填料,進而與瀝青形成瀝青膠漿。瀝青混合料中的游離瀝青受到填料準確度的影響。如果瀝青混凝土中出現游離瀝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瀝青混合料粘結力。其次,在對瀝青用量進行控制時,需要利用馬歇爾試驗對最佳的瀝青用量的確定,并且要不斷提高瀝青計量的精度。另外,為了控制好瀝青用量,對礦料和礦粉的稱量要進行控制。最后對成品料的控制時,要求成品料質檢員應隨時檢查成品料質量。在外觀方面確?;旌狭媳3志鶆颍乐钩霈F花白料、結團成塊以及粗細料分離的現象。
總結:
對瀝青混凝土場拌質量的控制,不僅能夠做到對公路施工質量的保證,還能夠做到對成本的降低。本文在對瀝青拌合站原理及構成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做到對瀝青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的探究。要求在場拌過程中,在對材料與配合比進行有效選擇與設計后,來對混凝土場拌各個流程的質量加以控制,從而做到對公路工程質量的保證。
參考文獻:
[1]胥強,楊彥晨.試論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
[2]趙乾志.淺談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常見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0(21)
[3]苗喜榮.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平整度的控制初探[J].經營管理者.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