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一帶的河口海灘生長著一種會在陸地上行走,甚至可以爬樹的彈涂魚。它們的腮進化出了強大的儲水能力,能維持在陸地上呼吸,甚至可以很長時間。它們每天在泥漿中摸爬滾打,主要靠一些小生物為食。
通常情況下,在陸地上只有螃蟹可以對彈涂魚造成生命威脅。對付螃蟹,彈涂魚也有一個“殺手锏”,就是強大的跳躍能力。它的尾巴一般都探入泥漿或者水里。經(jīng)常為自己灑掃一下,保養(yǎng)皮膚,不致于被炎熱的太陽曬成魚干;當遇到致命威脅的時候,尾巴就變身為“床墊”,在其有力支撐下,彈涂魚能以極快的速度彈跳到很遠的距離之外,橫著爬的螃蟹只能望洋興嘆。它因為這項特殊的本領也被賦予了“跳跳魚”的稱謂。
單單保障自己的生命是不夠的,為了下一代有個安全的孕育環(huán)境,彈涂魚還不辭辛苦地在海灘挖洞,它們口中含著泥漿,一次又一次地從洞口送出,直到挖到它們滿意的深度為止。但大海總是喜歡同這些小生靈開玩笑,每天潮起潮落,它們的洞就一次次被淹沒,日常的維修工程就變得異常繁瑣。彈涂魚的洞通常挖得很深。一般呈U型,在洞的底部有一暗室。它們的“小寶寶”就睡在里面。因為暗室的位置處于U型的底端,基本處于露天狀態(tài),所以可以看到陽光,這樣有利于卵的發(fā)育。但洞內(nèi)空間狹小,暗室內(nèi)進入的空氣往往無法滿足大批彈涂魚寶寶的享用,成年彈涂魚只能又一次次地從洞口含著空氣游回洞里,如此往復,直到小彈涂魚出生為止。
雖然在陸地上生活,彈涂魚需要整日與泥漿為伴,還需要不停地挖洞、含空氣給小寶寶,很是辛苦,但同時,它避開了大多數(shù)海洋弱勢生物所面對的各種大魚的威脅,為自己開辟了一條嶄新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