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凌晨,隨著德國、阿根廷冠亞軍爭奪戰的落幕,本屆巴西世界杯也正式宣告結束,接下來就是國際足聯論功行賞分配獎金了。
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賽事,世界杯從來都可以讓國際足聯賺得盆滿缽溢,所有參賽國足協、球員甚至俱樂部也都可以從中分得一小勺羹。那么,世界杯獎金分配究竟有哪些學問呢?
據美聯社估計,本屆巴西世界杯,FIFA可以從轉播版權、商業贊助等渠道賺到近45億美元,其中分配給32支參賽國足協的獎金,僅僅只有4億美元,不到10%。而按照FIFA的獎金分配原則,獲得冠軍的球隊將獲得3500萬美元的獎勵,這一數字比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的3000萬美元要多出500萬美元;而獲得亞軍也能有2500萬美元進賬,獲得三、四名的球隊則分別得到2200萬和2000萬美元。當然打不進4強也沒有關系。如果止步8強,也可以獲得1400萬美元;如果獲得小組出線,也有900萬美元;即使你在小組賽結束就打道回府,也能帶走800萬美元。
按照FIFA的規定,分配給各支球隊的獎勵,各國足協可以根據各自球隊的目標以及實際表現,來自由制定獎金計劃或者用途,但前提是,足協獲得的獎勵必須用作足球用途。比如,德國足協早在去年就宣布了,如果本屆世界杯球隊奪冠,每名球員可以獲得30萬歐元(約合40.8萬美元)獎金。不過,對于獲得了本屆世界杯冠軍的德國隊來說,這筆獎勵也僅僅只是德國足協所獲分紅獎金的約1/4而已。
盡管如此,德國隊的獎金在32強中也算是比較慷慨的了,而一些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小國,球員的獎金問題就不一定能得到保障。比如,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朝鮮隊小組階段出局后獲得了800萬美元,但FIFA并未獲得直接證據可以證明,這800萬是否被分配給了球員,或者被用到了跟足球有關的用途上。
而在本屆巴西世界杯賽上,三支非洲球隊先后因為獎金問題而占據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喀麥隆隊球員以拒絕飛往巴西參賽為由,要求足協提前預付獎金;加納隊球員因為足協拖欠獎金,最后竟演變成隊內大打出手,導致核心球員被開除;而尼日利亞隊也曾因為贏球獎金被拖欠,而威脅拒絕參加淘汰賽的比賽。
為了防止朝鮮隊和非洲球隊的事件再次發生,FIFA秘書長瓦爾克表示,下一屆俄羅斯世界杯,FIFA將要求各參賽國足協出具一份書面協議,以保證獎金可以分配給各位球員。另外,各家俱樂部因為派出旗下的球員參加世界杯,也會獲得一定數額的分紅。為了安撫各家俱樂部,國際足聯專門撥出了7000萬美元,用作俱樂部分紅???,其中,每家俱樂部只要每派出一名球員參加一天賽事或集訓,就可以獲得2800美元的分紅。以拜仁慕尼黑為例,本屆世界杯,他們旗下一共有15名球員參賽,如果以30天的周期來計算,德甲巨人光是在世界杯這項與自己并無直接瓜葛的賽事中,就至少可以盈利126萬美元,而這30天的周期還不包括球員們參加預選賽的天數。
對于參加本屆賽事的736名球員來說,如果有人在過去兩年里參加過世界杯預選賽,而他在這兩年中又效力過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俱樂部,那么這些他效力過的俱樂部都可以得到相應補償。以拜仁為例,他們通過格策參賽所獲得的補償,需要和格策的前東家多特蒙德來共享;一年前曾經在拜仁效力過的巴西國腳古斯塔沃,盡管他已經轉投沃爾夫斯堡,也可以為拜仁帶來一定比例的補償。
(綜合摘自《東方體育日報》等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