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慈善總會是1995年9月經湖北省政府批準,在湖北省民政廳依法注冊登記成立的社會組織。本屆即第三屆理事會于2009年4月?lián)Q屆組成。日常工作機構為秘書處,秘書處下設辦公室、宣傳募集部、項目部、財務部。現(xiàn)有專職工作人員15名,其中14人系中共黨員,3人具有大專文化,10人具有本科以上文化,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工作團隊。按照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的要求,秘書處建立了黨支部,隸屬省民政廳廳直機關黨委管理。
近二十年來,省慈善總會在省民政廳、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的領導和指導下,始終堅持“安老、扶幼、助學、濟困、救災”的宗旨,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結合困難群眾需求,積極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yè),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共募得善款11.91億元,惠及困難群眾100余萬人,所做工作得到民政部、中華慈善總會和省委、省政府、省民政廳的充分肯定。該會先后被評為“湖北省5星級社團”、“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湖北省先進社團”、“湖北省5A級公益類社團”等;組織實施的慈善“陽光班”項目、“臨終關懷”項目、“溫暖工程”項目,先后獲得民政部頒發(fā)的“中華慈善獎”、“中華慈善獎提名獎”和中華慈善總會頒發(fā)的“中華慈善事業(yè)突出貢獻項目”。
一、通過爭創(chuàng),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該會始終把爭創(chuàng)的過程作為學習、完善、教育自我的機遇。一是認真組織學習。在第一時間組織全體專職人員學習《辦法》和民政廳相關文件,統(tǒng)一思想認識,明確爭創(chuàng)目標,制定爭創(chuàng)方案。以評估為契機,進一步抓好自身建設與管理,提高服務能力。二是加強組織建設。依據(jù)《辦法》和《湖北省慈善總會章程》要求,堅持定期召開理事大會和會長會議,重大事項及人事調整及時向全體理事和會長征求意見,重要工作會領導集體研究并向社團管理機構報告的議事決策程序;根據(jù)事業(yè)發(fā)展,科學設置內設部室,保證了工作的有效開展;建立了秘書處駐會會長、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周例會制度。三是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結合《辦法》和評估標準要求,對總會原有的制度進行了清理,修改完善了人事、檔案、文書、車輛、倉庫等管理辦法,擬制了湖北省慈善總會應急預案;編訂了兩萬多字的《湖北省慈善總會制度匯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內部管控,確立了用制度管事、管人的內部管理機制,保證了我會各項工作的規(guī)范、嚴謹。
二、通過爭創(chuàng),促進社會監(jiān)督,提高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
該會在爭創(chuàng)中,始終將擴大社會監(jiān)督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一是堅持第三方審計制度。每年請社團管理部門認可的專業(yè)會計師事務所對年度財務進行審計,并以通訊形式將審計報告向理事會報告。同時,根據(jù)事務所的建議,于2011年實行會計電算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二是堅持通過各類媒介公布捐贈款物使用情況。于2012年全面改版該會官方網站,建立了“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款物管理使用公示查詢系統(tǒng)”,捐贈人可直接從網上查詢每一筆捐款的使用方向。在《楚天慈善》和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文件中公布上一年年度審計報告和“一日捐”善款使用情況。三是堅持組織捐贈人實地考察慈善項目。兩次組織相關單位和個人回訪汶川,考察總會接收地震捐款援建漢源項目;組織省直單位負責人到農村福利院,考察慈善“一日捐”實施的溫暖工程、關懷老人項目。通過組織這些活動,既向社會匯報了該會項目實施情況,又促進了該會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有效提升。三、通過爭創(chuàng),促進慈善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5A”公益組織是一面旗幟,擴大了慈善宣傳。該會作為省內第一批五星級公益社會團體,通過苦練“內功”,爭創(chuàng)“5A”,內部管理不斷規(guī)范,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影響力不斷提升,引來不少單位和公益組織主動邀請該會參與其組織的慈善公益活動。該會去年舉辦的“工行杯”湖北省首屆慈善公益項目策劃大賽,也得到省內外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大賽評委會從86個項目中評選出10個金獎項目和20個優(yōu)秀項目。
“5A”公益組織是無形資源,推動了慈善參與。隨著該會創(chuàng)建活動的深入,社會各界參與慈善的積極性逐漸提高了。2011-2013年共募集款物6.21億元,發(fā)放款物總計5.93億元,其中善款3.87億元;獲得中華慈善總會藥品及醫(yī)療器械援助價值6.1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30余萬人。開展的“慈善一日捐”、“慈善情暖萬家”、“慈善晚宴”及慈善書畫展,書畫拍賣等慈善募集宣傳活動,得到社會愛心單位和人士的積極參與。開設的專項冠名基金、個人小額冠名基金,有132個單位和個人參與,“普通人”也可行善的氛圍正在形成。
“5A”公益組織是有形力量,培養(yǎng)了專職隊伍。通過創(chuàng)建“5A”,該會專職工作人員為困難群眾服務、為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服務的“兩個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按程序、講規(guī)范辦事的行為已逐步養(yǎng)成。定時組織秘書處黨員和工作人員學習黨的文件精神,開展組織生活會;先后組織該會工作人員分別參加了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中華慈善總會舉辦的“首期中國基金會領導人高級研修班”、“北大-陽光慈善/公益組織事業(yè)發(fā)展初級研討班”、“福利院院長”培訓班以及由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省會計學會共同舉辦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培訓班,學習理論和業(yè)務知識;同時注重把年輕人推到一線壓擔子。在重大活動或工作中,由其策劃、提方案,領導和老同志拾遺補缺。如2014慈善晚會的實施方案和現(xiàn)場協(xié)調,全部都是由年輕人完成的。通過這種實踐,年輕人獨立思考和獨擋一面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