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飛的鋼琴少年》講述了一位天才少年為理想而困惑,經歷人生挫折后,最終明白了人生真諦,獲得成功的故事,整部電影以細膩唯美的表現手段,將主人公的情感波折盡情展示,不同風格的鋼琴演奏穿插在情節中,對故事情節和畫面渲染起到烘托作用,使電影藝術表現得到升華。
關鍵詞:鋼琴音樂 想飛的少年 藝術表現 烘托主題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它的音色剛柔并濟,音域寬廣,既能體現細膩的柔美,又能展現大氣豪放的恢弘場景。自電影誕生之日起,鋼琴音樂就以它飽滿的表現激情,成為電影音樂中的被廣泛使用的音響素材。唯美的電影畫面配之悠揚的鋼琴樂曲,這種表現手段極易烘托電影主題內涵,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成為電影中的藝術精品。
一、以鋼琴音樂為敘事手段的應用
《想飛的少年》中,主人公維達斯被定義為天才少年,其超高的智商和對鋼琴的喜愛,讓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將維達斯與鋼琴之間產生不解之緣。電影開始展現的是少年維達斯獨自駕駛飛機沖出跑道,飛翔于藍天,這種自由灑脫展現了維達斯對自由的追求和實現后的愉悅,此時《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的歡快和富于激情的表現,將少年維達斯的理想與奮斗,所蘊含內心深處的遠大抱負與蔚藍的天空相溶,緊扣電影“想飛”的主題。在這部以鋼琴音樂為賣點的電影中,編導并沒有選用過多鋼琴曲,而是在特定橋段以特有是鋼琴曲來詮釋故事情節,這也將鋼琴曲除了表現畫面和故事情節之外,還起到串聯整個故事的引線作用。使得這部電影背景鋼琴音樂呈現出“少而精”的特點。小時候的維達斯對音樂的喜愛和感悟能力,讓所有見過他的人感到驚嘆和不可思議。這也讓他的父母為他將來的發展費心費神。在家庭聚會中,為炫耀自己孩子的高智商,小維達斯于無奈中彈奏鋼琴,先以初級練習應付,在聽到眾人禮貌的表揚后,以一段高難度的“激流”徹底征服現場所有嘉賓,也為父母賺足了面子。他的音樂天賦展露無疑,也讓他的父母下定決心以他們安排的方式,對維達斯進行教育。這里的鋼琴曲選用《激流》即表現了小維達斯超人音樂素養,同事也暗示他的人生并非如父母所愿,需要有很大的跌宕起伏。為了逃避父母對他人生的設計,他要生活在自由世界的愿望,維達斯以摔傷為由,將自己從天才轉變到平庸,這使他向往的生活方式得以實現,但他并不是真實的平庸,在爺爺家的鋼琴上,他彈奏起李斯特的鋼琴名曲《鐘》。這首鋼琴曲《鐘》對彈奏要求很高,音節轉換較多,能熟練掌握實屬不易。更何況是完美演繹出來。此時在觀眾和爺爺的內心中,都知道了答案,天才仍舊是天才,爺爺為維達斯而欣慰,愿意為他保守秘密。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簡單平淡的普通生活一度讓維斯塔感到快樂,但這種快樂在一個易于常人的天才少年這里,隨著年紀增長,各種不適應也伴隨而生。直到某天,在CD唱片中發現一張鋼琴演奏專輯,此時維斯塔內心深處幡然醒悟,不甘一生只當普通少年的思想徹底爆發,俄羅斯鋼琴家阿雷克西·波維諾夫的“郭德堡變奏曲”那澎湃的音色充斥著整個畫面,其音響效果對故事的走向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電影也因此轉入高潮,天才的夢想此時被徹底點燃。真實的維達斯徹底回歸。在爺爺病重,維達斯守候之時,他再次彈奏起《鐘》這首鋼琴曲,爺爺聆聽時的安詳和欣慰,讓這首鋼琴曲所傳達出的愛戀與欣慰之情,躍出畫面,直達觀眾內心深處,各種愛的感覺讓人百感交集。
二、鋼琴音樂對電影畫面效果的營造
一個少年翻越圍欄,發動飛機引擎,高飛于藍天,這是這部電影的開頭畫面,這部分畫面處理簡潔不拖泥帶水,鋼琴音樂的實時出現,恰到好處的展現天才少年意氣風發的胸懷。畫面的美感十足,配之《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使畫面美感更加突出,展現的畫面之外感悟給人留下更加深刻印象。弗蘭迪-M.米偌執導的電影,特別注重畫面藝術表現,這部以鋼琴音樂為線索的鋼琴電影,畫面與音樂的結合,將弗蘭迪-M.米偌藝術才能徹底展現出來?!断腼w的鋼琴少年》中,每次出現鋼琴曲畫面,都會對整個故事走向產生影響,這里有直接體現的,也有隱喻表達。在父母朋友來訪時,維斯塔彈奏的鋼琴曲就明顯的展現了一個天才少年藝術形象。結尾部分在萬眾矚目下,那紛飛的雙指,將一首極具高難度的鋼琴曲一氣呵成,電影畫面不斷在他彈奏時的身姿,雙手。觀眾席之間來回切換,“匈牙利狂想曲六號”在他精彩的彈奏演繹下,如奔騰的河水,滋潤到每個人的心田,此時音樂與畫面的感染力已經超越語言表達想象。
三、鋼琴音樂對主題思想的烘托
《想飛的鋼琴少年》和其它以鋼琴音樂為賣點的電影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在對鋼琴曲的使用上,以《海上鋼琴師》、《鋼琴家》等鋼琴音樂電影相比,《想飛的鋼琴少年》并沒有過多使用鋼琴音樂,一切故事表現仍舊以敘事為主,但在故事皺起波瀾,主人公命運發生更改之時,恰當的鋼琴音樂及時的展現故事情節和人物內心活動,給電影畫面以藝術性呈現。在這部電影中,全部鋼琴音樂都是由男主角親自現場彈奏,這樣的現場表現,將鋼琴少年天才成分展露無疑,表現了男主角對鋼琴的熱愛,緊扣天才少年與飛翔夢想的主題,每個人都有夢想,但在追求夢想上往往缺乏實現的勇氣。天才少年的夢想一度曾很幼稚,這也使他為實現享受自由之夢,而違心的放棄真正追求的目標。在經歷波折和自身醒悟之后,不甘平庸一生的天才少年,終于把握人生方向,向自己真正的夢想努力并獲得成功。天才少年最終能夠遨游天際,以自身實力彈奏出最華美的樂章。
四、結語
以鋼琴音樂為背景的《想飛的鋼琴少年》能夠大獲成功,除了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之外,鋼琴音樂絕妙匹配穿插,也是成功因素之一。唯美的音樂在烘托電影主題時,其藝術感召力和對心靈的蕩滌,將這部電影的藝術性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劉豁.想飛的鋼琴少年[J].視聽技術,2009,(02).
[2]栗琳.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中鋼琴音樂的魅力展現[J].電影文學,2013,(17).
[3]楊晴.生與死的隱喻——解讀《想飛的鋼琴少年》[J].電影評價,2010,(09).
[4]楊藝媛.談電影音樂中鋼琴因素的運用技巧[J].電影文學,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