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很多學校只注重課堂上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略結合實際的重要性。本文針對高師聲樂課程體系與市場培養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探究,對于怎樣提高在校課程體系與市場實踐之間的實效性,真正做到學以a致用,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師聲樂 課程體系 市場培養 探析
高師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專業技能與實際工作需要脫節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學生在校期間的技能培訓在工作中不能學以致用,完全達不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所以,怎樣的聲樂課程體系才能夠讓學生日后在市場實踐中學以致用,是所有高校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高師聲樂課程體系
聲樂課是音樂專業的必修課之一,聲樂也就是藝術歌唱,包含在音樂課程內,主要教授發聲方法、理論基礎知識,用藝術性的語言和科學的歌喉塑造出動聽的歌聲。聲樂課程教學一直沿用了傳統的口傳聲授的教學模式,是高師音樂專業的主干課程。
二、高師聲樂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
“一對一”是現在高師聲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模式,這個和專業院校是一樣的,這樣的授課方法對個人能力較差的學生很有幫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授課方法。但會使學生對完整的系統聲樂基礎知識掌握不足,對聲樂方法、歌唱技巧和歌唱學體系上的掌握也不夠具體,認知不夠深刻,了解甚少,基本上是依賴老師,得不到系統的學習,所以在日后的實踐中滿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就此產生理論教學體系與市場實踐脫節現象。
(二)教育教學能力欠缺
高師音樂的基礎課程中,都只是形式上在課堂對學生進行輔導,傳授的也僅限于教材中的內容,只有空洞的理論知識,對于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結合會形成很大的阻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多方面發展,組織一些有利于學生自身提高的實踐活動。
(三)教學過程中歌唱及相關方面存在的問題
民族、美聲、通俗唱法是現在高師聲樂教學中演唱方法的三種劃分。對選擇的演唱方法,曲目也是相對應的,這雖然使學生自身的演唱能力得到提高,但對日后從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卻可能力不從心,不能和中小學音樂教材進行有機結合。因為要強調聲樂的藝術性,就使聲樂專業的學生不能隨自己自然的聲音演唱兒童或是青少年作品。而且在聲樂教學中的這幾種唱法大多都不能很完美的將中小學階段的作品表達出來。曲目的選擇上也應該注意,出于專業角度考慮,大多時候會傾向于難度大、技巧性強的作品。完全不能與中小學階段的作品進行有機結合。此外,在藝術實踐方面也缺少鍛煉,作為聲樂教學的延續,藝術實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及時解決現有的問題,會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不能很好地消化這種局面更加惡劣,將會對學生日后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怎樣使課程體系與市場實踐有機結合,學習致用
(一)結合實際市場需求進行課程改革。在校期間的技能培訓學習歸根結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適應日后工作所需,如果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業技巧不能與實際相結合,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那么教學和學習就都失去了意義。多做一些市場考察,根據現在社會發展需要建立適合學生日后發展的教學模式,提前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對學生畢業后在工作中產生很大幫助,是提高在校課程體系與市場實踐之間的實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在聲樂教學課堂上,可以增設聲樂小組課,在教師的指導下,盡量讓學生自己完成自行解決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提高,也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和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不要只局限于一種演唱方法,鼓勵并指導學生嘗試不同的方式。盡量選取和中小學教材相關積極向上的作品,能夠讓表演在課堂上發揮聲樂小組的重要作用,做到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合理增設除專業以外的科目。例如,聲樂美學、歌唱心理學、演唱基礎技巧、歌唱生理構造和嗓音保護等科目。多為學生推薦一些與聲樂相關的課程,例如聲樂小課,它在學生對聲樂深入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把不同風格的演唱在唱法上稍微改變,通過聲樂小課的微調,使學生個體方面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這是一個很好的改善方法。
(四)經常組織多樣化的藝術實踐活動。豐富的藝術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可以經常讓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藝術型表演,例如,演唱會、戲劇表演、樂器演奏等,經常鼓勵學生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使學生自己可以在過程中逐漸的獨立并且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也對學生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四、結語
要想改變高師聲樂教程與實際應用脫節的現狀,就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及時找到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弊端并做出采取相應的挽救措施,改進教學體系的同時,結合市場實際現狀,建立完善一套真正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市場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春春.美國文理學院課程體系特色探析——以麥克萊斯特學院為例[M].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12.
[2]洪嘉樂.目標模式的課程理論與高師聲樂教育[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版),2003,(04).
[3]蘇帆,王光明.高師非教育系基礎教育理論類課程設置模式的構想[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版),2001,(01).
[4]馬波,梁錦榮.律師事務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及團隊建設之探析[J].晟典律師評論,2009,(01).
作者簡介:
[1]徐玲: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