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簧管的高音區具有嘹亮、明朗的特點,低音區具有回聲甜美、豐滿渾厚的優點,而中音區則具有音色純凈、表現豐富、清澈優美的特點。技巧是單簧管演奏與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技能,要想更好地掌握單簧管演奏的技巧,解決各類困難和障礙,就要從單簧管演奏的各類技巧上下功夫。
關鍵詞:單簧管 演奏教學 相關問題
如今,隨著單簧管樂器中音域的不斷擴充,樂器本身的各類改變,加快了單簧管演奏技巧的提升,同時也對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單簧管演奏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技術和作品理解兩個方面。本文將會這對單簧管演奏及教學的口型、運指、運舌以及舌指配合等問題給予介紹。
一、單黃管的基本結構組成
在所有的木管樂器中,單黃管的音域最寬,強弱的變化也是最大的。單黃管主要是由:笛頭、二節、右手段、左手段、喇叭口等五部分組成,而且各個部分都是通過凹槽和楔頭等連接起來的,在楔頭的上面還纏有涂過油脂的軟木,該軟木可以起到防止漏氣和潤滑的作用。
笛頭:又被稱為嘴子,位于單黃管的最上部分,在吹奏過程中,需要口含笛頭來進行演奏。
二節:是指連接笛頭和左手段的部分,如今的大部分樂器都配有兩個二節,長短不一樣,并且根據演奏的需求來進行更換。
右手段部分和左手段部分:單黃管的所有音孔和音鍵都位于這兩部分之上。一般右手段位于左手段的下面,而且在右手段的后面還安裝了一個“托”,在安裝音鍵的過程中,需要按牢左手音孔鍵,并且右手段和左手段這兩部分要對齊、連接。
喇叭口:其位于單黃管的最低部分,外形看起來像喇叭。
二、單簧管演奏及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分析
(一)正確的口型
在單黃管演奏過程中口型的正確與否將會決定運用氣息的效果,準確地掌握口型是進行單黃管演奏的基礎以及靈魂所在。口型掌握的好壞將會涉及到音色的變化,而且還會對吐音音質、人體呼吸以及運指的靈活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單黃管演奏和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口型一般為單包式,即下巴貼平,用下嘴唇來包住下牙,上牙貼在管嘴上,嘴角兩邊向斜上方翹起,上下牙之間不能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加大彈片的震動面積。口型在力度上也要處于“上下松、兩邊緊”的狀態,千萬不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將舌尖輕輕地放置在彈片之上,不要將舌頭都放在彈片之上,從而保持舌尖輕松而富有彈性,同時要根據不同的音來調節口型與氣流的變化。如果感覺到氣流速度和口型的張力達到了震動所需條件時,要果斷撤出舌尖,從而保證彈片的振動。由于不同的音區,也需要對口型作出相應的調整,對于振動面積就較小、音區較高、振動頻率變快的音區,要加快氣流的速度a,緊閉口型,反而遇到振動面積比較大、音區較低、震動頻率變慢的音區,要舒緩氣流的速度,略微放松一點口型。
(二)正確的運指
由于不同的人其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每個人的手指的長短、手的大小、關節軟硬等都不相同,而且每位演奏家和學生對運指的使用情況也不一樣,但是合理、正確的手型是單黃管演奏及教學中運指的基礎。所謂正確的手型就是指單黃管演奏過程中手指和腕的正確姿勢和運指能夠確保觸鍵的舒服、合理。在進行單黃管演奏和教學過程中對于樂器的指托位置要選擇準確,只有能夠合理的支撐樂器,保持手型的自然觸鍵,才能提高運指的合理性。單黃管演奏運指時,按孔的最佳位置是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肚,虎口處保持橢圓形,用小指與左手大拇指的指尖來觸摸鍵比較合適。在運指過程中,手腕還保持防松狀態,手指呈自然弧形,而且掌面和腕保持直線狀態。同時手指的運動方向一般要呈現上下垂直的狀態,利用掌關節來控制力度,要求指關節保持弧形。由于不同人手指的運動方向、長短生來就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而導致他們之間的獨立性、靈活度不同。
(三)正確的運舌
正確的運舌是單黃管演奏與教學的靈魂之所在,并且舌頭的運行已經成為了演奏精髓和演奏風格的基礎。吐音不僅是運舌的基本功能,而且也是一項包含了運指、發音的綜合技術,有彈性、清晰、快捷、顆粒性強的運舌是實現吐音的目的。大量的研究認為舌尖的位置要保持“Z”型狀態,并且略高于舌根,從而保證舌尖具有一定的彈性和彎曲度。一旦舌尖貼在彈片上時,氣流逐漸的進入管內,使演奏者的口型與氣流進入相應的調整狀態,感覺一切合理之后,要將舌尖快速撤出,以確保彈片的振動,隨后還要迅速將舌尖回歸到原來的位置,以確保繼續保持氣流的流通。
(四)舌尖與運指的配合
在單黃管演奏及教學中,舌指的配合是一項難度比較大的技巧,并且要求單黃管演奏過程中手指要平衡均勻、干凈利落,同時舌頭與手指之間的協調要精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單黃管演奏起來更加的得心應手。
三、結語
單黃管演奏及教學階段,對于口型、運指、運舌以及舌指配合等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根據不同的群體采用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法,以不斷促進我國單黃管演奏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庶.淺談“美聲”教學在單簧管教學中的遷移[J].音樂生活,2013,(10).
[2]崔華,張溯.淺談單簧管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J].電影評介,2010,(15).
[3]張鵬.“美聲”在單簧管教學中的運用[J].藝海,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