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聲唱法起源于17、18世紀意大利的歌劇唱法,代表著一種演唱風格和聲樂學派,強調自如、純凈、平穩的發生,及其準確的聲樂技巧。美聲唱法不僅要求演唱者優美的歌唱,還要產生明亮、豐滿、松弛和圓潤,具有金屬色彩、富于共鳴的音質。美聲唱法具有很高的唱法標準和技巧性,是聲樂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做好美聲唱法各環節的技能訓練,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已經成為美聲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本文主要分析了,美聲唱法教學中較為有效的一些教學方法。
關鍵詞:美聲唱法 教學方法 有效性
美聲是聲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聲樂教學的核心主體。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普及深入,聲樂教學、音樂教學等藝術類教育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美聲唱法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音樂學科,以科學、時代、藝術等等作為演唱主題,傳達了人們對音樂藝術的向往,及其對美好事物追求的情感思想和精神世界。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要想取得教學活動的順利進展和成功,就應當轉變傳統的機械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現狀出發。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淺談了對美聲教學方法的幾點認知。
一、美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方式和手段。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教學成效的重要保障。美聲唱法十分注重聲音的音質、音色,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是一種較為特殊發生機能為基礎的藝術行為。因此,采用科學、正確的教學,掌握基礎性的演唱技巧是美聲教育、聲樂教學的關鍵舉措。比如說,演唱者的聲音要具有將強的穿透、致遠、高昂的能力,就應當靈活的掌握假音混合使用,頭腔、口咽腔、胸腔三個共鳴腔體的發揮作用;明白美聲唱法的發生原理,找準自我的發生特點和音色;把握好美聲演唱中的音樂情感,以情帶聲,用聲傳情,表現美聲歌曲內在的音樂美、藝術美等等。筆者從培養學生靈敏的聽覺、采用歌曲教學法、情感教學法,及其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幾個方法,淺談了對聲樂教學的幾點認識、感悟。
二、培養學生靈敏的聽覺
蘇聯的鋼琴大師涅高茲曾經說過:“聽覺越是遲鈍,所演奏的聲音和表現的內容就越呆板”。音樂作為一門“聽覺的藝術”,通過聲音傳達思想情感、塑造音樂藝術形象,引發演唱者與觀眾之間的內心共鳴。由此可見,聽覺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美聲演唱而言,判別演唱標準的主要依據是依靠音色、音質。因此,對于美聲教學,培養學生的高度聽覺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只有當學生擁有靈敏的聽覺,才能夠深入了解到美聲藝術的內在魅力和情感形象,引發內心深處的共鳴,激發聲樂學習的動力。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效的進行引導、講解。比如說,在聽覺訓練中,著重聽不同的音色、音質,并區別他們之間的異同點;句法是否連貫,發音咬字的音準性和節奏性;注意音色的變化、微顫的快慢等等。
三、情感教學法
音樂本身就是一門情感藝術,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音樂情感的體驗學習。在美聲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情感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法是美聲教學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培養學生音樂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素養的重要手段。情感教學法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音樂情感為教學核心,運用豐富的情感表現,比如說豐富的面部表情、得體的肢體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等,多方位的表現出音樂所內藏的情感意境。因此,在美聲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演唱的歌曲創作背景,深入了解歌詞大意,挖掘傳達的情感藝術,加深學生對美聲歌曲的情感體驗和理解把握,以情教學,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四、加大對基礎技巧的教學
美聲唱法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音樂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向學生詳細的講解美聲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學習技巧。比如說,呼吸是影響唱歌的重要因素,也是美聲入門教學的基本功。在歌唱呼吸的教學中,正確的呼吸應當氣息要深、氣沉丹田,而不是猛力將氣吸到上胸部。在吸氣時,應當利用口鼻同時吸氣,腰腹擴張,橫膈膜下沉;吐氣時,牙關自然打開,雙唇略收。而且一定的呼吸訓練可以擴大學生的肺活量,提高呼吸的控制能力。教師在對基本的呼吸方法教學后,還應當鼓勵學生堅持每天練習,為美聲演唱打好基礎。又比如,對于中聲區的教學,許多學生錯誤的認為,美聲演唱就是聲音高、音量大,在學習中,往往過于注重對高音的練習,忽視了對中聲區的學習。但是,中聲區又存在美聲歌唱中大部分常用音,與許多高難度的演唱技巧和正確的音色都緊密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學生對中聲區的片面認知,加大對中聲區的教學和練習力度,為進一步的美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多媒體教學方法
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水平的發展,多媒體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研究表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引進和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節約了大量的課程時間,對教學活動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因此,美聲教學應當順應教學改革發展的潮流,采用多媒體教學,實施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掌握多媒體教學的各種方法、方式,客觀直接的把教學內容表現給學生。比如說,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幻燈片、插圖、錄像等,向學生展示歌唱生理特點,如歌唱器官的構造、呼吸狀態、發聲特點等等,將最純正的美聲唱法和歌唱器官圖示顯現出來,讓學生確切、明晰的感覺到美聲的聲音和人體運動特點。還可以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歌劇或者歌唱家現場音樂會的視頻、音頻資料,向學生展示演唱大師們精湛的技巧和高超的藝術造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美聲唱法,亦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美聲唱法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容輝,楊光.試析美聲唱法中三個環節的訓練[J].藝術研究,2004,(03).
[2]徐文波.美聲唱法教學中普通話語音的重要性[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5,(01).
[3]鄭永江.借鑒美聲科學的發聲方法,開展民族美聲教學[J].藝術教育,2008,(01).
[4]王遠.美聲唱法訓練中的三個主要環節[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