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音樂與民歌的融合是音樂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趨勢和潮流,音樂教學也應順應這一潮流。筆者在教學中以教學有效性為目標,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民歌與流行音樂進行融合、滲透,激發了學生興趣,增強了課堂效果。
關鍵詞:流行音樂 民歌 教學 整合
眾所周知,民歌歷史久遠,是民族民間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歌源于生活,是時代和生活的一面鏡子。它不僅反映著一個民族處于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民族風情,而且也勾畫出了民族的形象、心理和性格特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當代的孩子受影視與媒體的影響,很多都鐘情于流行音樂,喜歡民歌的人越來越少,給民歌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民歌課堂教學有效性,傳承和弘揚民歌藝術,這成為音樂教育者面臨的課題和挑戰。在教學中,筆者嘗試將流行音樂滲透到民歌課堂,與民歌教學進行融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流行音樂與民歌教學整合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觀念,順應民歌流行化潮流
所謂流行音樂,指在一定時期內受到普遍歡迎、廣泛傳唱的音樂。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的時代性和大眾性。我國的流行音樂主要是在改革開放后,隨同較為新潮的港臺影視、服裝、發型設計等傳入內地并得以盛行,體現了民眾對新鮮事物的推崇與追捧。從形式上看,流行音樂主要以通俗歌曲為主,通俗歌曲取代民歌成為流行歌曲的主要形式,所以流行音樂也被稱為通俗音樂。同時,流行音樂還具有大眾性和普適性,符合大眾心理、喜聞樂見、老少皆宜。加上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的興起,健康積極、朗朗上口、符合大眾心理的歌曲,一經出現,便得以迅速傳唱并走紅,如《老鼠愛大米》、《狼愛上羊》等。中學生正值青春年少,富有熱情和活力,對于那些直抒情感、彰顯個性的流行音樂進行追捧,成為追星族或者粉絲,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對此我們順應時代潮流,正視并客觀對待音樂流行化問題,正確進行引導,而不能一味回避、反對、指責或者禁止。
二、優化策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激發興趣,整合從音樂欣賞教學開始
《太陽出來喜洋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石柱土家族民歌,演唱形式與歌詞都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但當筆者播放帶去的影像資料后,學生們振住了。一個個不再是懶洋洋、心不再焉的樣子,而是一個個直起了腰板,不自覺咧開了嘴,臉上帶著笑容,有的還跟著輕輕地哼了起來。原來,筆者播放的是一樂隊在江面上劃著小船,在電聲樂隊伴奏下,演唱翻板的《太陽出來喜洋洋》。這下子,我們的土家民歌竟成了流行音樂,學生一下子來興趣了,全班隨著音樂唱了起來。通過對比學習,絕大多數同學表示喜歡流行版的。因為它節奏感強,有電聲樂隊伴奏,更適合青少年活潑、好動、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性格特征;也有一部分同學表示喜歡原版的,認為很原滋原味。同學們各抒己見,表現出了對民歌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的不經意的“出錯”,竟然一下子拉近了民歌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為后面的民歌課堂教學創造了很好的氛圍和情景,整個課堂呈現出了活躍、激情、參與、交流的良好局面,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借助現教,將課堂變成體驗場所
教育的本質在于體驗。要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并形成技能,需要盡可能地創設真實的情景。在《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中,課前筆者布置學生上網查閱相關資料,看還有沒有其他版本,如何評論,以加深對歌曲的了解和認識。課堂上,利用錄音機或攝像機將學生的演唱進行錄制后在大屏幕播放,學生不僅能看到自己的歌唱形象,而且從中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成效并及時進行修正。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作意識,還利用有關作曲軟件讓學生為《太陽出來喜洋洋》重新配曲或填詞,允許學生以自己感興趣的音樂形式,其中包括流行音樂形式,進行“二度創作”,然后進行展播,演示創作成果。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課堂,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學生開口難、創作難、表演難、反思難的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強了有效性。
(三)合作交流,構建學習共同體
交流互動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也是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表現。在音樂教學中,不僅需要重視師生的交流,更要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教學需要進行合理分組分工,以增強學生既合作又競爭,并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音樂學習和體驗中去,讓學生在一種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敢唱、敢跳、敢表演,從而形成一個團結合作、競爭有序、生機勃勃的學習共同體。
(四)案例選擇,要注意經典,注重引導。
在民歌與流行音樂交融發展中,有的民歌通過一些歌星的傾心打造和真情演繹,聽起來既清新又舒心,使人印象深刻。如李玲玉等打造和演繹的經典民歌《紅太陽》,騰格爾、韋唯演唱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等。當然有的民歌不能隨意換裝,盲目改裝,否則可能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顯得不倫不類。所以教師在民歌教學中,對加入流行元素,或得選擇流行音樂教學案例作為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審慎,不能盲目,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甚至對學生形成誤導,不要以為所有民歌都適宜用流行唱法。
三、結語
將學生樂見的流行音樂形式與民歌教學相結合,在民歌教學中還是一種探索和嘗試。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潮流,在青少年學生中有很大的市場。作為一個音樂教育者,在音樂教學特別是在民歌教學中,完全可以借助流行音樂為民歌課堂教學服務。只要將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巧妙結合,學生的表現一定會讓你感動,課堂教學效果也會讓你感到驚喜。
作者簡介:
[1]向淑娟:重慶市石柱縣職業教育中心;
[2]巫俊平:重慶市石柱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