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有高人說:“用不著太久,你就會掉進古典家具這坑里。”如今掃視一眼家中占了多半空間的物什,不禁為這話拍案叫絕。
老家具當真是個坑兒,尤其對我而言。這個坑,坑坑相連,波譎云詭,目前為止我分不清自己身在坑中第幾重。
回想起第一次收中式古典家具的過程,基本上跟夢游沒什么兩樣。當時我看上了一套老榆木仿古家具。不過很慚愧,我看上的是它的價格。當然還要加上商家攝魂奪魄的開示:“一套大芯板貼皮的家具,一套實木家具。它倆價錢差不多,您會選哪樣?”
老榆木家具擺在我的工作室里,再配一兩幅國畫,煞是唬人。但美了不到半年,便出大事了。先是椅子脫榫,隨即桌面起鼓,接著我那引以為傲的電視柜的面板和側板,裂了幾條足有一寸長的口子。
向行家討教,我這才知道,老榆木之所以叫老榆木,關鍵在一個“老”字。用來做榆木家具的原木,多半都放了百年左右。即便是這樣,老榆木家具還是會裂,會變形。一般家具用老榆木沒什么不好,裂了修修便是,但要說高端大氣上檔次,老榆木絕對拿不上臺面。
我恍然大悟,同時我對中式古典家具的癡迷無可救藥地開始了。
原來中式古典家具收藏有兩個方向,要么選擇貨真價實的老物件,要么收真正硬木打造的仿古家具。鑒于老物件可遇不可求,我理所當然選擇了后者。
以我個人甄別再三的經驗,老紅木仿古家具屬于收藏仿古家具的正路子。這里需要解釋一下,老紅木的老,跟老榆木的老,完全是兩碼事。老紅木本名紅酸枝,以產自老撾的為最佳,故簡稱老紅木。
沖動是魔鬼,盡管當年老紅木仿古家具的價格沒今天這么嚇人,連續購入,卻也讓我有一種掉進坑里的感慨。因為正品老紅木家具絕對不上油漆,出廠只有薄薄的一層蠟。好處是環保,缺點是必須規律性地伺候它,直至它上了包漿,在燈下油汪汪地泛出熒光,這才算到位。
必須承認,養紅木家具,尤其是看它過不了幾天,就有令人樂不可支的變化,實在是一個頗有成就感的過程。即便如此,一個小無知,還是讓我一度被老紅木家具嚇著了。
那是收了張羅漢床的頭幾天,每到深夜,客廳里總會時不時劈啪作響。深度睡眠中,這動靜免不了叫人橫生出無數恐怖的錯覺。找來找去,終于謎底揭曉,是羅漢床在叫喚。老紅木就這么一個毛病,但凡使用它新做家具,特別是大件,由于熱脹冷縮,以及木頭本身的張力作用,這時必然會劈啪作響。這個小插曲加上我對老家具的癡迷,使我終于忍不住向硬木家具中的“黃金級”名品——黃花梨挺進。
為了擁有一件黃花梨的仿古家具,我動員全部同好,拐了八道彎,請到一位高手當參謀。高手告訴我,市面上真正的黃花梨只有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市場上海黃貴比黃金,越黃也不亞于白銀。可是二者極難分辨,尤其所謂以紋路或者色澤辨別的方法,是靠不住的。分辨的秘訣在于二者氣味上稍有不同,海黃散發的是特有的一股醇香氣。而越黃的醇香氣中,會隱隱夾雜淡淡的酸與辛味道。
高手的教誨,讓我不禁慶幸沒有貿然行動。在走了不知多少家家居店后,一對明式小圈椅成為了我不二之選。圈椅的精致做工是我平生僅見,更為難得的是圈椅的靠背,花紋斑斕多姿,一望可知是一塊整木剖開。
高手反復鑒定,確定絕對是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拼料打造。進而,商家開出了更誘人的條款:終身免費保修、無限期退換。于是,我果斷拿下。
我小心翼翼地將這對圈椅供在了我的臥室里。轉眼一年,幾乎只養過,沒坐過。為此我還買了一堆專業書籍精研,徹底斷定這可是上品黃花梨啊!
但是……那天高手來訪,再看到這對椅子,先是夸了幾句,突然眉頭一皺:“這椅子的顏色好像有點暗啊!”我汗毛頓時豎了起來。高手接著說:“應該是打磨不夠。不要緊,去廠家再讓他們打磨一下。”我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
椅子返廠,商家沒有任何搪塞,一口應承。兩周之后,我如約去取椅子,眼前的一幕把我驚得魂飛魄散。
椅子肯定還是那對椅子,只是椅子的花紋面目全非,椅子的扶手、腳踏、背板全是黃花梨碎料拼補的。商家售后也是一臉土色,實言告知,這對椅子是早些年換貨換來的。我氣惱地追問緣由。售后主管對我詳解:椅子的那些花紋經分析,是原廠請了高級畫工一點點用毛筆蘸了特殊的顏料繪制而成,最后還附了一層蠟,如果不是此次打磨,神仙也分辨不出來。
商家信譽確實沒得說,如約為我進行了調換,我卻還是心結難平。在查閱了資料后,明白了拼補套繪工藝屬于古玩修復工藝的一種。沒想到這門當今幾近失傳的手藝,讓我趕上了。
老家具確實是個坑啊!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是這個坑,我到哪兒找這份驚心動魄的樂子,以及如此起起落落的念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