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一張“白卷”卷進歷史風云
1950年,張鐵生出生在遼寧盤錦市興城縣。1969年秋天,張鐵生隨母親回到老家興城縣白塔公社栆山大隊插隊。半年后,他被當地農民推選為大隊倉庫保管員。同年,他被推選為白塔公社棗山大隊第四生產隊隊長并加入共青團。
1973年6月,棗山大隊推薦張鐵生參加高考。由于沒有時間復習功課,6月28日,張鐵生匆忙上陣考試。第二天上午考數學,下午考理化,他遲到了20分鐘。情急之下,張鐵生跳窗進入教室。考場是他的母校,監考老師認識他,沒說什么,還給他發了考卷。
張鐵生速戰速決,只做了3道題,之后的時間在試卷的背面寫了《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在信中,張鐵生訴說了自己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的心理沖突,發泄他因不忍心放棄集體生產, 導致文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不滿情緒。
張鐵生的考試結果是語文38分、數學61分、理化6分。
時任沈陽軍區政委、遼寧省革委會副主任的毛遠新了解情況后,親自刪去了張鐵生信中要求上大學的字眼,加上編者按,指示《遼寧日報》發表。7月19日,《遼寧日報》頭版頭條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張鐵生寫在試卷背后的信。
之后,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媒體紛紛轉載和報道了張鐵生這封信,他迅速成為全國名人,并在大學被破例發展為黨員。
1975年1月,第四屆人大在北京召開,張鐵生當選為人大常委。1976年11月18日,《山西日報》刊登《二月里的反革命噪音》一文,拉開了對張鐵生揭批的序幕。
隨后,張鐵生被學院撤銷黨內外職務、開除學籍,還被逮捕羈押。1983年3月23日,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陰謀顛覆政府罪”等罪狀,判處張鐵生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刑期從1976年算起。
新生活開始
在遼寧省凌源監獄度過的15個春秋里,張鐵生由獸醫改為人醫,在凌源監獄衛生所擔任醫生兼護士,負責全監獄犯人的醫護工作。
1991年10月16日,張鐵生刑滿獲釋,接他出獄的是他在鐵嶺農學院的老同學董禮平,此時她已是沈陽農業大學的一名講師。董禮平苦等了張鐵生15年,從26歲等到41歲。同年12月22日,張鐵生和董禮平在遼寧省興城縣結婚。
出獄后的張鐵生一直寄希望于遼寧省葫蘆島市政府給他安排一份工作。然而,當地政府覺得給張鐵生安排工作的事挺敏感,便把這事向上一級匯報,但是一直沒得到回應。1992年初,張鐵生找到一位在政府部門供職的遠房親戚,那位遠親語重心長地說:“鐵生啊,你不要寄什么希望了,還是自謀生路吧!”
1992年11月,張鐵生的女兒出生了,42歲的張鐵生異常激動,孩子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進入飼料行業
在妻子董禮平的介紹下,張鐵生認識了金衛東,金衛東曾是董禮平的學生,畢業后下海在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做預混劑(畜牧飼料)銷售,1992年又受聘于北京康地公司擔任東北地區經理。
金衛東想通過張鐵生的名人效應給公司帶來效益,讓他進入北京康地公司。而張鐵生一聽說要他給外國人打工,便一口回絕了。他的思想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認為中國人應該把才華貢獻給自己的國家。
金衛東只好將張鐵生介紹到遼寧省鞍山市遼河飼料公司。遼河飼料公司是20世紀末遼寧最大的一家飼料公司,老板黃經理是金衛東的朋友。盡管那時張鐵生只是一個跑跑腿的小職員,可他仍然十分投入。很快,他的能力讓公司的老板刮目相看。
1992年秋天,公司認為張鐵生的能力不錯,派他到沈陽創建辦事處,并擔任辦事處主任。半年后,沈陽辦事處的業績從最開始的零銷售迅速上升為幾十萬噸的銷量。
然而,就在這時,黃經理認為張鐵生帶領的都是沈陽農業大學的人,怕沈陽的業務做大了,局勢不好控制,便從公司總部派了一名經理來沈陽接管辦事處的事務。張鐵生十分生氣,認為公司老總不信任他了,就離開了辦事處。而辦事處失去了張鐵生的支撐,不久就撤消了。
創辦自己的企業
1993年4月,張鐵生找到在北京康地飼料公司做高層管理工作的金衛東,希望和他一起創辦自己的飼料公司。很快,由金衛東、張鐵生、汪洋和丁云峰四人控股的天地飼料公司在沈陽農業科學院附近正式成立。
1993年底,就在張鐵生準備大干一場時,北京康地公司為了留住人才,決定提升金衛東為東亞地區的銷售部經理。金衛東和丁云峰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先后退出天地飼料公司,留下張鐵生和汪洋繼續打拼。
就在張鐵生四處求款無門的時候,他的一個老客戶,沈陽遼河養雞廠的廠長汪文平給張鐵生預付了10萬元貨款。但汪文平需要的那種飼料十分緊缺,一時根本沒辦法弄到,張鐵生準備將貨款打回遼河養雞廠。汪文平說:“貨款就先存在你那里吧,什么時候有貨了,你就什么時候給我發貨。”于是,張鐵生用這筆錢在郊外租了一個廠房,并到沈陽市第三糧庫進了兩噸糧食。他請不起飼料配制的技術人員,便自己試著用電腦配制,還親自跑到北京,請教先前的合伙人丁云峰。
很快,張鐵生的天地牌飼料上市了。1994年7月的一天,工廠的保安說外面有幾個農民在鬧事。經檢驗,張鐵生發現自己生產的飼料氟含量超標,這次他賠給遭受損失的農民共6萬多元。張鐵生立即停止飼料的生產,全心研究新的飼料配方。一個星期后,他又配制了一種新飼料配方。
當時,國際知名品牌臺灣大成飼料已進入沈陽市場。張鐵生采取了 “跟進”戰略,將天地飼料的價格定位于比大成的價格低50元,大成銷售到哪里,張鐵生就跟到哪里。一年后,天地牌飼料在沈陽站穩了腳跟。到1995年,張鐵生的天地飼料在沈陽的飼料市場中占據了大部分份額。
1995年6月18日,張鐵生先前的合伙人金衛東等人在沈陽正式注冊成立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初,天地飼料公司正式并入禾豐公司,張鐵生和合伙人汪洋(后來撤股)以參股10%的形式,進入禾豐公司的管理層。53歲的張鐵生除擔任集團公司商政總監外,還兼任監事會主席一職。
2000年開始,禾豐牧業的經營范圍從上游飼料行業延伸到飼料貿易、養殖業等下游板塊。禾豐牧業采取與他人合資或兼并收購的方式組建分公司,拓展公司所在地市場。經過努力,禾豐牧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凈資產過億元、擁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團。如今在禾豐牧業官方網站上,張鐵生的職務是名譽副總裁,他已退出禾豐牧業的日常管理工作,變成一個純粹的股東。
張鐵生曾向老戰友提及今后的打算,他有意將自己的財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留給他很疼愛的女兒,一部分成立一個基金,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