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教育體系;提升大學生安全意識;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創新安全教育形式,切實做好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積極構建安全、穩定、和諧的大學校園。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25-01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校園社會化現象日趨明顯,尤其是在當前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大學生價值觀念、交往領域等也在不斷變化和擴大。治安、刑事案件時常發生在大學生周邊,誘發大學生違法犯罪案件也時有發生。加強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樹立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已成為一個重要環節。
一、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
1.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滿足大學生安全需要的必要保障。
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對于不斷增加大學生的安全知識, 提高大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困難的能力,不斷提升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大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和掌握基本安全常識,不僅可以降低大學生在校期間安全事故的概率、而且在遇到困難和風險時也會更大程度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和盡可能不傷害他人。
2.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許多大學生生理成熟,但心理年齡尚未發育成熟,行為和思想的盲動性比較突出,遇到外界刺激或發生矛盾沖突時,較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因情緒沖動導致意外事故和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所以,針對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給予教育和指導,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升大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提升大學生為人處事能力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3.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有力保障。
高校校園安全穩定工作與學生有著直接關系,部分學生追求金錢、幻想暴富誤入傳銷;部分學生拜金、貪圖享樂誤入歧途;部分學生心理問題而出現自殺或者暴力行為等等。眾多問題的發生對高校校園安全穩定產生了及其惡劣的影響。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對于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要求,高等學校應將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當前,各大高校對大學生的安全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但是仍有部分學校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首先,部分高校沒有建立完整的領導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和實效。其次,部分高校忽視大學生安全教育,沒有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正常的教育教學當中,從而造成安全教育成為一個片面、客觀的認識。其次,部分學校對安全教育恩施不到位,認為安全教育僅僅是保衛部門的工作,甚至部分學校認為安全教育的存在可有可無。
2.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形式單一,有待于進一步創新。
安全教育作為高校的重要教育內容,必須采取恰當、多樣形式才能取得突出的效果。當前,在部分高校安全教育中,很多教育流于形式,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安全教育形式單一,以正面宣傳和說服為主。大學生安全教育一般采取召開大會、主題班會、輔導員日常安全教育、集中應急式教育等方式,以安全常識的宣傳說教居多。形式上傳統且沒有新意,不能吸引學生的關注,也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耽誤或忽略了學生安全防范技能的培養和鍛煉。從而導致學生安全常識缺乏,應變能力與防范能力不足,在遇到危機、突發事件時,往往是驚慌失措、不知如何處理。單一的教育形式使得學生不能積極參加或者認真學習,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3.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枯燥,不夠生動。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側重于宿舍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等方面,教育內容很不全面。另外,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注重安全理論內容,而忽略案例式教育、共情式教育等手段。教學內容的枯燥和不夠生動,使得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夠。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應是多方面的,與時俱進的。主要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財產安全、生命安全等方面,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很難面面俱到。加上安全教育內容未能與時俱進,內容陳舊、落后。
三、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對策
1.完善安全教育體系,建章立制。
各高校要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機制,從制度層面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開展。高校要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學體系中,學校要開設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根據年級的特點安排不同的教學計劃和任務。貫穿大學生四年的整個培養過程。另外,各學校要建立和健全安全制度,明確各個部門、各個老師的職責,責任到人,提高學校、學生的安全意識。
2.加強安全宣傳,營造和諧氛圍,不斷提升安全意識。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維護大學生安全的基礎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應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認識,把做好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否營造優良育人環境;能否維護校園和社會的穩定;能否實現高校的教育培養目標這一高度來認識,時刻把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各高校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安全教育的宣傳和力度,在校園內營造安全學習、快樂生活的良好氛圍,通過廣播、報紙、主題班會、娛樂活動等實現全面、全員的安全教育。各項日常教育環節都要結合安全教育內容,適時開展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從而形成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共識和公眾輿論,以利于安全教育的開展,使學生安全教育得到廣泛而充分的重視。通過全方位的宣傳和氛圍的營造,不斷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3.不斷豐富安全教育內容,逐步創新安全教育方式。
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用電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財產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網絡安全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比較全面,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實際發展和形勢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安全教育的內容。既要考慮到傳統安全,又要覆蓋到新型安全;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堅持全面。
大學生安全教育在形式和方式上要注意形式的創新,以多樣的方式、豐富的內涵來吸引大學生,引導大學生。如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月、開展安全教育主題演講比賽、開展安全事例圖片展、開展安全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對大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在理論基礎的宣傳學習上,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如開展消防安全演習,教會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必備用具等。同時,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反面案例的教育,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適當、適時安排典型案例進行教育,增強安全教育的生動性、真實性,提醒學生要吸取經驗教訓,謹防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新的形勢下,不斷提升和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豐富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創新安全教育形式,提升安全教育的時效性、針對性,切實做好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積極構建安全、穩定、和諧的大學校園。
參考文獻:
[1]韋喬元.有效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0,(29).
[2]王武寧.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與途徑[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