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近幾年中高考中體育考試的現狀進行了審視,分別從壓力和健康的角度分析了中高考中的體育考試帶給孩子的潛在“隱患”,同時對于提高中高中學生身體素質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手:⑴重視課堂體育教學,引導學生體育興趣;⑵早操、課外體育活動要常抓;⑶學校領導對于體育課要有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中高考;體育考試;青少年;壓力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28-01
中考、高考中加入體育考試是近幾年為提高青少年的體質,而實行的一種手段。面對考高中、大學的巨大壓力,這樣突然出現的一個“科目”,必定會在體育界、教育界等領域發出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認為,體育加入到中考、高考的行列中會更好的促進學生對于體育的重視,有些人認為體育會給學生帶來更重的負擔。我個人認為中考、高考中增加體育考試應該是權宜之計,而不宜長遠之行。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從負擔的角度說,而是從健康的方面談。
一、從壓力角度看中高考中的體育考試
中考、高考試人生中比較重要的考試,沒有人愿意輸,沒有人不渴望贏。對于學生而言,體育成為能夠決定未來的重要一部分,那么他們必定會花時間去練習項目,學習技巧。這樣隨著對這件事的關注越來越高,體育考試必定會像現在很多文化課一樣,出現很多的“補習班”,這些“補習班”實際上就是把學生召集起來進行“運動訓練”,甚至也會有些學校會組織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訓練”。運動訓練是競技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在教練員的指導下,專門組織的有計劃的體育活動[1]。這種練習雖然不是為了競技體育而進行的,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在進行的有專門組織的有計劃的體育活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廣義上的運動訓練。這種訓練現在已經有很多,我認為不久的將來這種“補習班”會越來越多,而這種訓練必定會占用學生很多時間,這種“被迫”的按時訓練,使得體育成為了一種任務。而體育本身是不能當做一種任務去完成,要作為一種習慣,如果大家不能把它作為一種習慣,而使用一種策略迫使他作為一種任務,我想體育就失去了它原本意義。
二、從健康角度看中高考中的體育考試
(一)突然性的訓練對于中高考生身體的損害。健康是每個孩子和家長都十分重視的,但他們往往只看到顯性的健康危機卻看不到隱形的健康危機。對于中高中生來說,體育考試無疑就是一種隱形的健康危機。一方面在這種訓練的教練員往往是學校的體育老師或是一些體育專業剛畢業的學生,對于初、高中生,即年齡在15—20歲的孩子的心理、身體缺少全面、系統的認識,在訓練方面是無法保證科學的。同時這種訓練常常在考試前幾個月“突擊”,可是我們知道人體對訓練負荷的生物適應必須通過有機體自身的各個系統,各個器官,各個肌肉及至每個細胞的變化,一點一點地去完成。運動員的競技是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不僅涉及生理、心理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同時還受先天,后天因素的影響。因此人體機能的適應性改造包括中樞神經神經系統功能的改造,都不是在短時間內所能奏效的[2]。而訓練對提高學生競技能力的影響必須通過人體內部的的適應性改造才能實現。另一方面是否對于先天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這樣一個體育考試中的失利,會影響其對于體育的態度,使得原先雖然能力不強還愿意運動的孩子,通過這一次評分性的考試,失去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科目,它不像地理、歷史那些課程一樣,在某個學習階段,比如初中、高中階段看似這些所謂的文化課是比起體育要重要一些,但從人發展的整個過程中來看,體育是貫穿人生每一個階段的,所以才有提出了“終身體育”這樣的口號,而想讓孩子養成終身體育的思想,也不是靠一時的突擊能夠完成的。
(二)使用興奮劑嚴重影響比賽的公平,損害孩子健康。增加體育到中高考中,目的是使學生更加重視運動,身體更加健康。隨著初、高考體育考試,人們會為了成績“不擇手段”,盡管很多教練、家長、孩子、老師都知道興奮劑對于孩子身體的傷害,都知道這是不道德的行為,都知道這樣有失公平,但面對“利益”,即分數時,那份對名校的渴求沖昏了理智的頭腦。他們亦抱有僥幸的心理,認為吃一次對孩子的傷害不大,吃一次不會被發現。在中高考的體育考試中大多還沒有設置興奮劑檢測這項流程,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和家長選擇鋌而走險。而興奮劑能在體育初、高考中找到市場,首先是因為青少年缺少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有些人不能判斷什么是興奮劑,或者還意識不到使用興奮劑對人體危害,在教練員或者其他人員的唆使或誘導下往往就范。另外某些學生確實存在走捷徑的心理。他們明知道興奮劑的危害,但是為了最后關頭能超水平的發揮,不惜鋌而走險,希望借助興奮劑來提升成績,達到考上大學的目的。對于這些熱不來說,在實現考上大學的愿望面前,什么體育道德原則,考試的公平、公正性和興奮劑對于身體健康的損害等問題,似乎已經顯得不那么重要。
對于青少年體質變差的問題,有關部門和相關專家是得好好想個辦法來盡可能解決這個難題,但我認為這樣硬生生將體育納入中考、高考中來絕非長久之計。
三、對于提高中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建議
面對中學生身體素質下降趨勢,中高考中加入體育考試試圖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但這必定只是緩解的辦法,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本質。學校教育是體育興趣培養,人運動素質培養的主要階段,以下是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提出提高中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三點建議。
(一)重視課堂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興趣。體育教師應該在新課程的指引下,在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采用多樣的練習方法,比如游戲法和比賽法等來激發學生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運動是體育老師的首要任務。在課堂上,體育教師應該掌握好課堂氣氛和節奏,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只有讓學生保持一定的興奮,才能持續的推動學生加入到體育練習中來,才能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二)早操、課外體育活動要常抓。學生要保證一定課間鍛煉但每個人都會有惰性,因此加強早操和課間操的考勤和監督工作就會顯得十分必要,要制定比較完整,系統制度。做早操、參加課外活動有很多好處,首先能夠增加在室外氧氣的攝取量,通過身體的活動,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肌肉力量以及韌帶彈性,同時能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促進代謝。其次,通過早操和課間操可以刺激神經細胞,使其興奮,從而提高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因此作為學校來說應該常抓早操和課間操,讓其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學校領導對于體育課要有足夠的重視。學校領導重視是開展各項活動的有力支持,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和老師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重視也不僅僅表現在口頭的鼓勵,更應該以實際行動來支持,要為學生的課外活動提供足夠的場地、器材等,讓學生的課外活動充實而有意義。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好,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意志品質學校的提高,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重視能夠確立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為以后工作提供了有利保證。
參考文獻:
[1]田麥久. 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1-12.
[2]田麥久. 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05.
作者介紹:王羽茜、女、成都體育學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