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胡錦濤政治倫理已形成完備的體系。胡錦濤政治倫理包括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社會核心價值觀共同理想、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等,具備著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馬克思主義倫理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胡錦濤;政治倫理;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D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58-01
胡錦濤政治倫理思想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為依托,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實踐,立足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科學發展觀等,在富含基本的倫理意蘊的同時,并能指導解決道德困惑。胡錦濤政治倫理建構了民族的、大眾的、當代的政治倫理觀,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一、以人為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中國自古有民貴君輕、以人為本的的說法,真正能變成現實圖景只能是在社會主義新中國。新中國四屆領導集體都非常重視以人為本:毛澤東同志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本宗旨;鄧小平同志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思想的精神實質;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同志及其領導集體提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領導干部必須把以人為本作為工作的重心,胡錦濤指出,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七大提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2年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高度概括和凝練,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社會主義本質,逐漸成為全體群眾共同信仰的理想信念、遵守的道德規范,有濃濃的倫理意蘊又有顯著的時代氣息。鄧小平同志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江澤民指出:“必須始終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從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反復強調發展對于當代中國的重要性,他說:“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國家建設好了、社會發展好了,很多矛盾、糾紛就會迎刃而解。
人類夢寐以求的就是自由,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之一就是自由。馬克思認為社會發展的最理想狀態即:“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完全自由地發展和發揮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會因此而危及這個社會的基本條件。”平等是對自由的最普通的維護,不是在單純意義上的地位平等、權利平等,而是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共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社會德性是個人德性的有機組合,個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決定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高低,個人道德水平提高對于緩解倫理頹勢、破解道德困惑是關鍵因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守,是以社會大眾的倫理素養為前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道德文化遺產現代化的產物,它為全體社會成員指明了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弘揚什么、應該貶斥什么,讓虛偽、丑惡無藏身之地,讓正義善良大行其道。
三、用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
(一)用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的意義。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保證。選拔任用干部注重才能,更應注重品德,這樣能夠使執政權牢牢掌握在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對于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決定性作用。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不僅是態度問題、感情問題,更是政治立場問題,是干部德的根本體現。只有堅持以德為先,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才能一切從實際出發,想問題、做決策、抓工作以大局為重,真正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抓住了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要害和關鍵,真正讓品德高尚、干事創業的干部受到褒獎、得到重用,有利于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促進干部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用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
準確把握德與才的辯證關系。德是才的統帥,才是德的支撐,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準確把握德與才的時代要求。在新形勢下,黨員干部的德要突出三個重點:一是堅定理想信念。二是堅持執政為民。三是堅守清正廉潔。準確把握識德的方法途徑。客觀準確地考核評價干部德的情況,可以主要從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四個方面,依據換屆考察、年度考核、平時監督、任職考察、后備考察等方法,從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關鍵時刻、對待個人名利及日常生活中考察。
(三)用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滲透到干部工作和生活。
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以彰德表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目的是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堅持嚴格的考核監督以律德驗才。干部良好品德的養成,既靠教育培養,也靠管理監督。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內紀律處分條例和黨內監督條例,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等制度,充分發揮考核監督對干部的約束和警示作用,加強對干部德的全程監督,做到“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從“小節”觀其“大德”。
胡錦濤和其他領導成員一起,在將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和中國道德實踐相結合的同時,順應時代和國際形勢的發展,洋為中用,吸收借鑒外國政治文明優秀成果,不斷拓展我黨政治倫理理論的新境界,使我黨政治倫理在道德實踐中發揮巨大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錦濤.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
[2]鈕倩.簡論胡錦濤的執政倫理思想[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3]孫寅生.胡錦濤執政黨倫理思想探析[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2011,第26卷第2期.
[4]李姍姍,萬澤民,柏娜. 論胡錦濤政治倫理思想的時代意蘊[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13,第32卷第4期.
[5]姚建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 推進干部工作創新發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1年9月14日.
作者簡介:王濤,江西科技學院思政部教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