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簡要介紹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簡稱PRETCO)的2014年的改革的基礎上,從考試效度,考試信度及考試任務的真實性等三個方面,探討了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與PRETCO的互動關系。
關鍵詞:PRETCO;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考試效度;考試信度;真實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68-01
一、前言
(一)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頒布并試行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其規定了適用對象,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及測試。要求對于語言的五大技能:聽說讀寫譯和詞匯及語法做出了詳盡的指導標準,以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日常和涉外業務工作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值得提及的是:要求規定課堂教學做到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實際從事涉外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
(二)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簡稱PRETCO)于1998年經高教司批準試行,2000年正式實施。其以《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簡稱《《基本要求》》》)為依據,明確規定了考試對象,考試性質,考試方式,考試內容,考試項目,考試題型和考試時間。
應用能力考試即著重測試語言知識也著重測試語言技能,既測試一般與涉外業務有關的內容,并側重后者,實用性內容約占60%。發展至今,該考試己為20余省、市、自治區采用,起到了推動高職高專英語課程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改革的目的,并逐漸為人才市場所認可。
二、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與應用能力考試的銜接
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又稱課程標準,亦是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某一科目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指導性文件。而《基本要求》也是此類文件,指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目標,擺脫了本科英語教學的影響。《基本要求》亦規定了教學要求,教學目的,內容等,使得英語課堂教學規范化,系統化和科學化。
測試是檢驗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測試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根據測試目的,語言測試可以分為水平測試,學業測試,分班測試等。水平測試是基于語言能力理論(theory-based)的測試,不以某一種教材和內容直接相關。PRETCO屬于水平考試,其是為檢測高職高專和成人高專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要求所規定的能力水平而設置的考試。
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基本要求》與PRETCO考試之間的互動關系。首先,課堂教學與測試受《基本要求》的規約,教學內容和考試內容在《基本要求》的范圍內;其次,考試結果在社會上成為用于人才選拔的依據。正如Bachman和Palmer認為,考試從圍觀層面影響課堂,對課堂有反撥作用;從宏觀層面來說影響了教育和社會,推動教育改革。因此,可以說《基本要求》和PRETCO考試之間存在一種動態的雙向的互動關系。
本文擬分析新PRETCO-B考試的三個方面:效度、信度和真實性進一步探討《基本要求》和測試之間的互動關系。
三、新PRETCO的修訂
PRETCO從2014年12月起開始使用新的題型。新修訂的考試大綱體現了《基本要求》的“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指導方針,突出了考試的實用性和職業性,反應了社會對技能性人才的英語交際能力的要求。以下本文從試卷的內容,題型結構和分值分布分析其效度、信度和真實性,討論測試和《基本要求》的互動關系,以及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一)測試效度。
測試效度(test validity)亦稱測試的有效性,即,是否測量了它要測量的內容。測試的效度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否以有效的語言觀作為依據;其次,測試的內容是否充分涉及到要測試的內容;最后是考試的用途。
新PRETCO-B考試目的有兩個。首先是考核考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其次是其涉外日常和業務交際能力。試卷內容包括英語課程基本要求涉及的基礎詞匯用法和基礎語法;在材料的選擇來說,應用性材料占到60.5%;從分值來說,聽力分值大幅度提高增加到24%,讀譯分值由55%降至46%。
因此,新PRETCO-B更加使得測試目標與《基本要求》的教學目標一致,更全面反映考生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日常交際和業務交際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聽力的變化不能簡單的看著由原有的15分提高了9分。Bachman 認為交際能力包晗語言知識和策略能力,即,在一定的場合下,策略和語言知識結合起來,人們將自己的話說給別人聽或理解別人說的話。Bachman認為當交際不順暢時,可能出現的原因有: 語法錯誤太多; 沒有正確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說出的話與語境不相符。因此,聽力的第一部分測試題給出合適的回應的能力,我們應從交際策略,語言的功能性和社會性等諸多方面解讀學生的分數。
綜上所述,改革后的PRETCO-B更好的與《基本要求》一致,從而確立其測試效度。
(二)測試信度。
語言測試的信度是指測試結果的可靠程度,即一套題的測試結果是否穩定,是否獲得了接近真實的反映學生能力的分數。我國幾位測試研究者如薛榮認為,在試卷編制過程中,實施過程中及評分過程中都會產生信度偏差。試卷編制過程中的偏差與效度相關,效度高,信度亦高。實施過程中的偏差與測試環境及個人行為相關,因此應給所有考生一致的環境,PRETCO-B考試的標準考場,放音要求等,都很好保證了其信度。在新的PRETCO-B考試中,客觀試題和主觀試題的分值與舊版沒有變化,減少評分環節的變差。但是,正如許多測試研究者認為在未來的PRETCO-B考試中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信度。
(三)測試的情景真實性。
Bachman認為真實性包含兩個方面:情景真實性和交際真實性。所謂情景真實性 , 就是指測試任務與目的語特征相關的程度。交際真實性指的是考生在完成測試任務時,其哪些語言能力參與了完成該測試任務的活動, 參與的程度如何。Kohonen認為真實的考試任務就是能反映課堂相關活動特點的任務,因為考試是課堂教學重要部分。
正如文中指出,新的PRETCO-B考試更好地突出了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基本要求:實用性和職業性的設計理念,其材料傾向于應用性文字材料,如作文:術語、簡歷、便條、廣告、簡單便函、日程表、單證等。這些也是課堂活動的一部分。
四、課堂教學的一點啟示
新PRETCO-B考試在聽力分值增加而傳統意義上的讀譯分值減少,既是按照《基本要求》對A級和B級的要求的革新,同時也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加強聽說教學的要求。其二, 正如Bachman 對考試任務的真實性提出的具體建議:考試任務要得當并要有趣味性。課堂教學語言材料的特征應與目標語特征一致;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能力。高職高專的學生的語篇知識和語用知識較為薄弱,怎樣利用趣味性的語言讓學生完成課堂任務,例如圖片。
五、結束語
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是課堂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指導課堂教學,使之系統化,規范化。PRETCO考試是評估教學的一種發式,反過來,對教學有反撥作用。《基本要求》,PRETCO考試和課堂教學三者之間存在互動關系:《基本要求》制定教學要求,教學目標等;同時亦規定考試分范圍;反之,利用考試的影響,改革教學大綱等綱領性文件,使之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作為老師,充分利用這種互動關系,不斷改進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Bachman Lyle FPalmer Adrian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Bachman Lyle,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ssuring that what we count counts. Language Testing. 2000.
[3]鄒申 語言教學大綱與語言測試的銜接—TEM8的設計與實施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3.
[4]韓寶成 L y le F . B ac hm an 的語言測試理論模式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5.
[5]2014年高等學校英語英語能力考試B級改革新大綱.
[6]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