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高中學科中最主要的一門科目,它在高考分數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數學成績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高考成績。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為促進高效率的教學深研教材,善于發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興趣培養;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89-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開啟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大門的金鑰匙。為了能夠充分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避免教學的單一枯燥性,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材施教,精心設計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此外,還要及時練習,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為高效率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模式展開以下幾點探討。
一、積極培養并提升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營造活躍課堂的良好氣氛,以此為基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自然會對這門功課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也是培養學習興趣的重要工具。多媒體課件具有聲、像、圖、文并茂的特點,受很多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例如,“立體幾何”的相關內容一直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它的相關知識點需要學生建立起一個立體的空間,在一個平面內把幾何圖形的立體感想象出來。很多邏輯性不強的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內容的時候就比較的吃力,這時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立體空間,如可以通過《立體幾何畫板》(《3D數學教學平臺》)這個設計立體幾何課件的主要工具進行演示,通過立體幾何畫板,可以邊講邊演示制作,從不同的角度(無限放大或者縮小)來展示立體幾何元素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建立三維空間的立體感,加強學生對立體幾何的圖形和定理、公式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及時地鞏固理解立體幾何課件中的一些困難的問題,學生再學習起來也會比較的容易,這樣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三)精心設問。要想對學生的積極性思維進行啟發,就要進行課堂提問。有針對性的問題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因此,在設計問題的環節上,教師要充分地把握學生的思維狀態,設置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地鍛煉。例如我們在探究“雙曲線”的相關概念中,得出雙曲線的定義是“平面內與兩定點F1、F2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根據這個定義再提出問題:動點的軌跡是雙曲線,那么,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呢?如果將(小于|F1F2|)小于改為大于或者等于,其點的軌跡又是什么呢?由于之前已經學習過橢圓的知識點,學生也會根據之前學過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他們的思維得到訓練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對橢圓的概念以及雙曲線的概念理解和記憶。這樣的教學也能夠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因材施教,內化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圍繞少數的“尖子”生來進行設計教學方案,必須要面向全體的學生,正確地認識到學生間的差異性,并尊重學生的差異,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激發各層次的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進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例如,教師在安排課時的時候,要以B層次的學生為基準,同時要兼顧A、C兩個層次的學生;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在課堂教學時可以暫時不講,課后再適當地給A層次的學生單獨進行講解。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教學步驟,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都能夠有所收獲,避免了通常講的“吃不飽”和“吃不下”的弊病。因材施教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的效率。
(五)一題多解,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主動的學習。一題多解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興趣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一題多解還能夠幫助學生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例如,“△ABC中,b=2,B=45°,求邊a的取值范圍”。在讓學生對這道題進行解答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來進行有效的解題,如可以從“正弦定理”的解題角度出發或者是由“余弦定理”可得等,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促進學生解題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課后及時總結,幫助學生鞏固要學習的知識
有效的學習包括幾個基本環節(上課、作業、復習)以及(及時地歸納總結),這些都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缺少的環節。及時地進行課后總結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對當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也保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通過歸納總結有所反思、有所提高。例如,在進行總結反思的環節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當堂的教學情況適時地提出目的明確的問題,啟發學生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這對于學好數學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總結中也能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這樣,他們在解題的時候就會很順利。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自然地,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也會很快得到提升。由此可見,及時地進行總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興趣是高效教學的基礎點,學生只有對數學這門學科感興趣了,他們才會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究知識,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整體成績。
參考文獻:
[1]李曉紅.對新課標下高中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27(12):177-178.
[2]范慧慧.基于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實踐應用[J].語數外學習,2013(3)
[3]杜科好.引導學生創新思維,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J].湖南教育,2010(12).
[4]胡中雙.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 湖南教育學院學報, 2001,04 .
[5]劉天水.論如何激發高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