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如火如荼的進行的課程改革之中,基于學校的具體形式和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在強調交際拓展、文化傳播的指導下,中小學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代表了一種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形態。校本課程的開發本身就具有了一定深度的探究性質,本文從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目的、原則可能遇見的問題以及相應解決對策,對初中英語校本課程開發進行了一定的思索以及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校本課程;材料選編:實施辦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128-01
一、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試驗稿),多次強調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在《標準》第四部分第三節提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相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盤資料、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報刊雜志等等”。這一改革使學校更加明確了辦學的方向,使學校更加注重了學校英語自主課程的研究與開發。
中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彌補國家課程的諸多不足,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與需要,更好地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同時,又是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為英語教師提供了一個積極主動和創造性地發揮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間。在中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中,西方文化資源內容的取舍及編排,尤其對健康成長中的青年學生的未來影響,意義深遠。
二、校本教材開發的原因
1.課改之后,教師對雙基的模糊認識,特別是對語音教學的不重視。
2.新的課程標準對詞匯量要求過高,教師、學生難以適應,兩極分化過早出現。
3.課改后,教師的工作較以前更累了,大部分時間在研究教材,學習課標,沒有時間來整理學習資料。
4.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
5.新教材本身還很不完善,教材的指導思想有些拿來主義,有些思想不符合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教師不能創造性的使用好教材。
6.目前大量教輔用書換湯不換藥,對孩子們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英語學科課程目標包括五個方面: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并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積極有效地開發英語校本課程 ,努力鞏固、拓展常規課堂教學中的語言知識,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并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鼓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豐富有趣的教學場景中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豐富文化內涵。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是英語校本課程重點追求的兩項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 以學生的基本認知狀態和興趣為起點。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本知識結構和興趣點,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為基本導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真正做到優化補充課程結構。
2.注重交流和實踐的功能。在英語課的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要弱化英語中的語法,強調其交流和實踐的功能,強調其交際的實際功效。
3.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員經濟條件,從實際需要和實際要求出發,充分組織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更好的完成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
四、校本課程的材料選編
1. 調查研究,確定課題。
近幾年,學校提出了我校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的設想,我校英語學科的教學現狀更使得校本課程的開發顯得那么迫切。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了解,我希望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改進我校英語教學的現狀。我們知道,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學生正是充滿好奇、浪漫與幻想的年齡,對電影動畫、流行歌曲比較感興趣,這也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此外,學校的現有設備條件也能滿足需求。于是,我根據每一個單元內容收集了大量的英文歌曲、動畫視頻以及英文對話視頻。
2. 搜集材料,審查篩選。
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便利,也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了海量的資源。校本課程的材料,我們主要通過因特網來查尋搜索的。例如:《新目標英語動畫視頻》教學片、《Flash英語音標教學》、《英語動畫片》、 《Flash英語歌曲》等等。我根據其內容、情節、難易、質量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審查篩選,要求內容豐富多彩、情節健康有趣、難易程度適中、視頻質量穩定。最后根據不同單元的內容,確定不同的校本材料。
3. 加工材料,編成教材。
首先,整理出視頻的文本。有下載就下載,沒有下載的就逐字逐句的記錄,如各單元歌詞的文本材料就是一句一句記錄下來的。整理成冊后,每節課前印發給學生人手一份,便于預習、練習和演唱。
五、校本課程的實施辦法
1.級別和內容
七年級:快樂英語:學唱英文歌曲,英語說唱,學習英文諺語。
八年級:趣味英語:趣味朗讀與對話,趣味英語閱讀,欣賞英文原聲歌曲和電影。
九年級:了解習俗,提升能力 中西習俗差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開發步驟
(1)組內開會,研討確定課程內容。
(2)各組教師通力合作,做到資源共享。
(3)搜集資料,編寫教材。
(4)課時安排,每兩周一課時。
3.課程評價措施
(1)課前教師布置話題,學生查找、整理、組織資料的能力。
(2)課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熱情,以及參與積極性。
(3)組內成員合作能力。
(4)學生考勤情況。
本評價不采用考試形式,根據以上情況分為優秀、良好、加油、需努力。
英語校本課程是新生事物因為沒有現成教材,從選材到教學設計,完全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要求我們每位英語教師具備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課程的縱向與橫向結構,挖掘教學資源,合理構思優化教學設計,發揮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間。我們將會不斷地積累經驗體會,這些經驗體會將會不斷地調整我們的方向,使得我們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越來越趨于成熟,最終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
[2] 劉立啟《初中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考》
[3] 城關初中英語組《初中英語寫作校本課程開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