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經濟發達、科技日益先進的社會里,產品設計也被其環境帶來的變化深深的影響著。社會的進步,設計的雛形都離不開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而傳統文化又包括美學傳統等。現代設計需要傳統文化的延續,特別是產品設計,要根據其原理性,實用性,美觀性。傳統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和實際活動的方式及其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們生活實踐的結晶。當代產品設計中需要好的傳統來引領,同時創新又是現在社會的階梯,沒有創新,就會被淘汰。所以,產品設計中需要傳統里優秀的部分的延續,也需要創新的打造!
關鍵字:產品設計;傳統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J04;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162-01
文明為什么能夠生生不息,為什么能創造它的輝煌,是因為它在創造輝煌之前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吸收階段,吸取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中的精華;第二個階段是創新階段。假如中華文明沒有創新能力,它就不可能登上輝煌的頂點;假如中華文明沒有不斷的創新能力,它就不可能存活到今天。繼承成果,結果就只能在一個限定的范圍之內發展,永遠無法突破創新;但如果繼承了文明形成之前那種創新的心態,那就會越做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設計不是純藝術,而是藝術和技術的交集。設計的另外一個關鍵是客戶的需求和成品可能性的平衡。設計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整個社會的精神狀態。
原料,我們都一樣,中國設計的好壞取決于對使用者的理解,提供技術的可能以及設計師的學習和進步。沒有一件產品是一次就能設計好的,一輛奧迪車要經過多少的設計?所以設計的好壞要取決于設計者的自我學習,而其不斷的進步才能體現為產品的進步。而設計者的自我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里面的精華。
傳統文化中美學是一直被人們研究討論的話題。美學在設計中的應用無處不在,設計者如果不懂的美學,不了解美學,那他的設計產品就是一個失敗品。一件成功的產品設計,除了必須符合“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以外,還有很重要的較好的宜人性和使用環境的和諧性。在設計產品的外觀造型時,形態創新不能只停留在基本的物理體積和形態上,還應該使得產品具有美的感染力,當它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時,可以讓看到它的人們感覺到美。美又是具體的,美的形態可以千姿百態的盡情展現,仿佛賣力的在討人們的歡心。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傳統的工藝產品是最具東方文化特點的文化之一,這是經過了祖輩們世世代代的專研而一步步慢慢的得到完善,才有了我們今天存在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工藝產品。它包括了對自然萬物的尊重,承認包容以及改善,充分顯示了人們的無窮的智慧。而在當下,如果摒棄了這些,是不會有成功的作品被創造。設計者必定要先把祖輩留下的傳統文化中關于設計方面的知識慢慢吸收。這是為了一個產品被世人接受的前提條件,不可缺少。所以當今的產品設計必定要在根據傳統產品設計要素的基礎上,結合當今經濟,科技發展趨勢,流行元素,市場需要等進行個性化的設計。
產品設計要素在傳統的說法可以分為三類:功能因素,技術因素,造型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更準確的可以說是概括為四種因素:人的要素,技術要素,市場環境要素,審美形態要素。人的要素是最重要的,設計出來的產品就是為了人的需要來服務,以人為本。產品設計出來以后最基本是要保證基本的使用功能正常,滿足人們對于產品的功能以及服務的要求,表現在滿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兩方面。例如手機產品的生產,對于年輕人而言,更注重手機的外形款式,顏色質地,系統配置以及高科技軟件的應用。那么對于中年人和老年人來說,他們不追求多功能,高配置,他們更需要的簡潔,屏幕清晰,手機按鍵上的字體和屏幕上的字體都可以看得清楚。這就是產品設計時必須注意的一個方面,針對不同人群和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功能的產品。人的要素里面可以包括價值觀,生活意識,生活的行為因素等等,所以在進行產品設計時要考慮完整這些關于人的最基本的因素。這是設計產品時要掌握的理論要求之一。
技術也是很關鍵的,生產技術,產品的加工工藝,外表處理等等。而這些設計好了,美感也就出來了。例如手機設計,在當今社會,沒有手機,似乎是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而現在的手機更是琳瑯滿目,讓人選擇無法很快做出選擇。在競爭這么激烈的手機市場中,總有好的設計跳出來,奪得大眾的芳心,成為手機行業的佼佼者。從2000年左右開始的諾基亞,占據大半個中國市場,幾乎人手一部。它憑借過硬的質量,打贏了這場仗。而當社會發展到2013年,蘋果打敗了諾基亞,成為新一代人們追捧的手機品牌。對于蘋果公司產品的設計,并不是沒有缺點,它的質量遠遠不如諾基亞的結實,還有其他的不足,但是它卻贏在了與時俱進的“體驗”二字。當今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環境,遠遠不是當年的2000年,人們的思想也在進步,人們曾經在腦海中天馬行空的設計產品似乎也慢慢的出現,不再是一個幻想。蘋果公司的電腦,平板,手機,MP4等等一系列的產品讓人們的感官得到了最新鮮的感受,這是科技進步的力量,也是人類思維進步的成果。人們需要的手機已經不僅僅是可以打電話,發短信,僅供通訊使用。在蘋果產品上,人們可以感受到高科技帶來的全新體驗,讓人們實現了曾經在多年前幻想過的在未來世界里面通用的產品。
再就是審美形態要素。歌唱家是用聲音來表達情感,而產品設計師則是用形態來表現自己的想象力。造型基礎,形態學,色彩學,產品語義學,審美等都是設計師要掌握的。蘋果手機的造型很獨特,每一款手機上市的時候,人們都在關注這次的手機是什么造型。三星手機也有自己的特點,還有國產手機也在做屬于自己的產品造型,在符合基本的產品造型設計原理的基礎上展現出自己產品的特色。色彩是產品外形一件美麗的外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了人們心理的變化。紅色令人激動,藍色令人冷靜,紫色給人們夢幻的感覺,黑色給人感覺嚴肅。所以產品的顏色要與功能和使用人群相吻合。綜合以上四種或者更多的設計要素,設計師定要進行多次實驗才能得到成功的產品。結合理論基礎,實踐經驗,吸取傳統設計中的精華,對其不足之處進行改進或者摒棄,得到符合現代生活的設計產品。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地各種產業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人們的眼界開闊了很多,想要得到的體驗也就隨之增加。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結合現代社會中,經濟中,人文中等流行元素,才能使得產品獲得大眾的認可。例如現在倡導環境節約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那帶有環保,低碳,再循環等元素的產品必定是更受大家青睞。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這個道理古人就給后人以警示。所以傳統的文化精華必定是要一代人一代人的去傳承,設計創新只有建立在文化基礎上才有市場,這樣設計的作品才有美感,才富有感情,才能讓人們更懂,更了解。而創新往往是思維的靈活進步。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設計理論要創新,設計技術也要創新。愛因斯坦在1936年在美國高等教育300周年紀念大會上他說,沒有個人獨創性的社會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創新也是產品設計師們致勝的法寶。如今設計行業競爭激烈,好的設計師絡繹不絕的出現在知名的雜志新聞上。他們不僅僅是帶來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方式的進步,更是人類設計界的進步。
產品設計的未來需要吸收傳統文化精華,更需要創新的推動!
參考文獻:
[1]張敏.思維與智慧[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博諾. 六頂思考帽[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胡金瀟(1990.01-),女,漢族,山東省淄博市人,河北大學藝術學院設計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