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國內諸多高校陸續(xù)出現了多元化的招錄和培養(yǎng)模式,其生源結構亦隨之發(fā)生改變。同時,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各種新思潮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產生了多元化的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開拓思路,根據不同學生特點進行分層有效的管理。本文將針對高校學生分層管理的必要性進行探討,提出高校學生分層管理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高校學生 分層管理 必要性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17-01
現代高校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標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的全方面發(fā)展。新時期學生的多元化特點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按部就班的老一套教育管理方式顯然已經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積極開拓分層管理的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分層管理的必要性
對高校學生教育實施分層管理的方式,具有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工作高效等獨特的優(yōu)勢,這些都是傳統(tǒng)管理方式所不具備的,而這也是分層管理的必要性所在。在現今社會,為了迎合時代需求,就有必要推陳出新,提出分層管理的全新模式,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1.充分體現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其意義在于把學生放在首位,主張以學生的需求作為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順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分層管理正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在工作中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圍繞學生的個性、思想、需求等各個方面順勢開展教育管理,充分體現教育的“人文關懷”。
2.有針對性因材施教。
由于當前高校學生結構的多元化,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智力發(fā)展程度、個性特征等方面千差萬別,這就要求學生教育管理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管理對待學生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分層管理提倡將所有學生依據不同類別、不同特點、不同層次進行分類,從而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方式,開展細致的、恰如其分的工作,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其所需要的教育。
3.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方式如同“一攬子工程”,對所有學生進行不加區(qū)分的同一方式管理,這種無差異性使得很多學生難以良好的接受和吸收,結果導致事倍功半,工作效率低下,難見成果。而分層管理方式通過對學生進行細致劃分,區(qū)別對待,在充分掌握不同類別學生信息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做到“對癥下藥”,如此一來,工作效率便能得以極大程度的提高,達到學校和學生的雙重受益。
二、分層管理的有效對策
分層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于不同的管理需要,可以制定不同的維度,從而得出不同的分層結果。根據人力資源管理大師、美國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Dave Ulrich的觀點,他認為:人力資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也就是說,人力資源水平是個人能力水平和其投入程度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力資源與能力水平和投入程度成正比,在投入程度相同的情況下,能力水平越高,人力資源水平越高;而在能力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投入程度越高,人力資源水平也就越高?;诖死碚摚疚脑噲D將高校學生大體分為四個層次,即:高能力高投入型、高能力低投入型、低能力高投入型、低能力低投入型,以下將分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有效對策。
1.高能力高投入型學生。
這一類型的學生可謂傳統(tǒng)意義上最為優(yōu)秀的學生,也是學校最為期望培養(yǎng)出的一類學生,他們不但在先天上擁有極強的個人能力,后天又往往能夠虛心好學,保持持續(xù)高效的投入狀態(tài)。對于這個層次的學生群體,學校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標應該定位于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在鼓勵學生繼續(xù)保持優(yōu)良的學習作風的同時,不失時宜地為學生建立適當的挑戰(zhàn)目標,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與進步的興趣,在保持學生的先進性的同時,期待學生能夠更上一層樓;其二,將這部分學生樹立為學習的楷模,以優(yōu)秀學生的榜樣力量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朋輩相互之間的督促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2.高能力低投入型學生。
此類型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個人能力,但是自我投入程度較低,即為常說的“耍小聰明”一類的學生。這類學生通常的表現是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呈現出一種惰性的狀態(tài)。對于這個層次學生的管理出發(fā)點應該是分析其低投入的原因,找出其癥結所在,從而對癥下藥,引導其正視學習的意義,幫助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
3.低能力高投入型學生。
由于學生智力發(fā)育程度和基礎教育程度的差異,有些學生會在能力表現方面出現些許欠缺,但是他們卻對知識表現出極度的渴望,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對于這個層次的學生,首先要切忌歧視和厭煩的情緒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學生出現自卑心理,要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同時需要教育管理者投入極大的耐心,較多的予以關注和輔導,教會學生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
4.低能力低投入型學生。
這類學生應該是高校教育中最為棘手的問題所在,也是全社會需要重點關注的群體。這個層次的學生由于不夠優(yōu)秀和突出,常常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可,因而往往會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管理,甚至容易誤入歧途。對于這些學生,分層管理的重點在于全面掌握學生個人情況,分析學生身上存在的重點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認知,用熱情真誠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增強信念,從每個學生的個性出發(fā),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用心輔導,彌補其不足之處。尤其注意在管理中對學生一視同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結束語:高校學生分層管理強調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勢利導地制定、實施管理對策,幫助學生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自身潛能,迎合社會多樣化人才需求,這將成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一個全新視角。高校學生分層管理模式正處于起步階段,如何更加有效的實施以及進一步發(fā)展,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加里·德斯勒(美).人力資源管理[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聶莉.新形勢下大學生群體分化管理研究及對策[J].中國市場,2008,(39).
[3]楊俊平、陶煌.以人為本實施分層教學[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