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道德指的是全部新聞活動的道德行為規范的總和,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主要是指新聞工作者從事新聞工作的行為規范。本文不求從理論上探討這個問題,只是就實際工作淺略談談新聞道德中某個方面的問題,當然又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緊密相連。
關鍵詞:高度負責;實事求是;公正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81-01
道德是調整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新聞道德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在社會輿論中逐漸形成的,為大多數人所信奉的新聞活動的行為準則。它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
講究新聞道德是無產階級對新聞工作的起碼要求,是做好黨的宣傳工作的基本保證。當前,全黨、全社會都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擔負著宣傳教育的新聞工作者,更應該自覺地用新聞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模范,更好地擔負起黨交給的宣傳任務。
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是社會主義新聞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發覺什么樣的新聞題材,采寫什么樣的新聞稿件,宣傳什么樣的思想和情趣,都有一個為誰服務的問題,這也是新聞道德中的根本問題。資產階級從利己主義處出發,無產階級新聞則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反映人民群眾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作為主要內容,通過報道建設中的新成就、新經驗、新思想,鼓舞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指導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推動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社會上某些不正之風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做新聞工作的同志們。在我們的新聞宣傳工作中,還存在著不注重宣傳效果,對人民、對黨的事業不負責任的現象。有的同志為了追逐名利,不是在提高稿件質量上下功夫,而是熱心于走“門路”;在稿件的處理上,憑個人的好惡和一己私利決定稿件的“生死大權”,以個人感情來代替新聞宣傳中的黨性原則,發“人情稿”;有的則把黨的工作當作個人的權利,隨意決定報道誰或不報道誰,報道什么或不報道什么;在對待群眾來信、來稿、來電時,敷衍塞責,不負責任,不能及時、認真地處理……
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新聞工作中存在的違背社會主義新聞道德的問題。因此,作為黨的喉舌和群眾的新聞工作者,應該增強自己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加強道德修養,用新聞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把自己的新聞活動歸結到為人民群眾服務這個根本問題上來,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使我們的新聞宣傳能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社會主義新聞道德要求新聞工作者要忠于事實,講真話,具有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始終把誠實地傳播信息作為一種美德。我黨的新聞宣傳,正是由于真實地反映事實,才得到了人民的信賴。西方資產階級為了扭轉他們的新聞道德危機,曾經提出過不少諸如“客觀”、“真實”、“公正”之類的新聞道德規范,有的甚至以警告、開除新聞協會會籍來約束新聞記者必須尊重事實。但是在新聞事業成為資本主義商業,成為壟斷資本搜取高額利潤工具的情況下,這些規范在實際中起不到多少制約的作用。
在我們國家,新聞事業是黨的整個事業的一部分。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實事求是、說真話,如實地反映情況,成為新聞傳播的一條準則。人們常常以廣播里就是這么說的,電視里就是這樣講的,報紙上就是這么寫的,來衡量新聞工作,監督黨的政策貫徹落實,這是令人欣喜的。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的新聞就不存在失實報道一類的問題。相反,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有的同志還沒有對這個問題有足夠的認識。比如:有的同志采訪作風不扎實,憑借道聽途說寫新聞,捕風捉影,生搬硬套;有時為了搶發新聞,不對事實做深入細致的了解,以至于一條新聞多人寫來,多種說法,張冠李戴,說法不一;有的甚至干脆把別人的稿件拿來稍加改動或原封不動地搬來,竊為己有;有的記者“蜻蜓點水”,了解一些情況,不深入了解問題的實質,就急于成稿,不征求被采訪對象的意見,不經有關部門審閱,結果造成報道失實的嚴重后果,降低了新聞宣傳的聲譽,給新聞宣傳工作來帶不應有的損失。當然,有的被采訪對象所提供的事實本身就有夸大、虛假的成分,也是報道失實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多方了解情況,認真核對事實。
結語: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要做到真實,新聞工作者首先必須端正思想作風和編采作風,不斷改造世界觀,克服主觀片面,防止偏聽偏信,深入群眾中間,深入實際,堅持調查研究,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真理,自覺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只要廣大新聞工作者齊心協力,新聞宣傳中的不道德行為就會逐漸減少直到絕跡,新聞宣傳工作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作者簡介:于昕,42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新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