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通過學習美術來讓學生在視覺上得到滿足,發展小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實際動手的能力。因此,美術教育正是以其愉悅學生的感受來促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體驗和參與的。讓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美術帶給他們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美術;興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98-01
一、引言
小學美術課程是陶冶小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增強小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熱愛的一門重要的課程之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美術知識,美術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興趣入手,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減輕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負擔,進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實踐教學提出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努力,來培養孩子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精心設計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通過美術學習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他們樹立審美觀念,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進行有效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1.利用小游戲進行美術知識的穿插講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樂于接受新奇的、趣味性的事物,因此,我們美術教師在教授美術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簡單易行又能帶動課堂學習氛圍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接受知識的傳授。例如美術教師在教學《漫畫刷牙》這一節課的時候,可以讓幾位小學生上臺表演刷牙的動作以及刷牙的表情,并且要求學生盡量用比較夸張的表情表現出來,讓臺下的學生進行觀察,進而對臺上的學生評一評誰表演的最好,教師給表演最好的學生一些獎勵:如教師制作的小卡片或者小紅花等。這樣一來,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生都想上臺躍躍欲試。由于有游戲的穿插,即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適時地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來進行激趣樂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置疑,引起學生的好奇和興趣,進而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達到樂畫的效果。例如我在講到《剪畫瓶子和罐子》一節內容課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小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發揮學生獨特的創意,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體現出瓶罐形態的具體特點,我在課堂上放了一個瓶罐讓好奇的小朋友用手去觸摸,通過視覺和觸覺來感受它究竟是什么形狀的,又有哪些質感?進而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互相討論猜測后再讓他們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的不同形狀,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操作的過程中,我及時地鼓勵學生,使學生對美術學習與創作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最后他們剪出的瓶罐都十分的漂亮、奇特而且新穎。這樣也促進教師在教學中能夠輕松地教學,學生也能輕松地進行創作。
三、賞識教育對學習興趣的培養起到重大的作用
賞識教育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正確的運用賞識教育是培養學生自信心與求知欲的必要途徑。賞識教育是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尤其對于美術這門功課,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很重要。
1.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懂得尊重和欣賞學生,發現各個層次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同時還要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喝彩,并以積極的態度去接受學生,讓他們在作畫的過程中永遠有一種前進的動力。例如,有些學生在接受知識上存在著差異性,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就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美術作品。對于畫得特別好的學生教師要恰如其分地給予他們及時的評價和鼓勵;對于技法較差的學生,他們最害怕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落,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地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這樣有針對性的賞識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鼓勵,他們也會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體驗到求學的快樂,進而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尊重學生的個性,欣賞學生獨特的體驗?!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痹趯W生欣賞作品時,作為教師首先要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不同的孩子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特有的個性特征。例如我們在領導學生欣賞梵高的《向日葵》一節內容的時候,在欣賞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看到的是單純明快的色彩;有的學生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筆觸形成的視覺上的沖擊力;還有的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的激情……針對孩子們這些不同的欣賞感悟,美術教師要采用最合適的方式從學生的角度來閱讀理解他們在欣賞作品中所傳達出來的內心世界,及時地給予鼓勵支持,激發他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四、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美術是一門視覺上的藝術,直觀性是其典型的特征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他們學好美術的精神動力。多媒體課件正是以其全新的視覺、聽覺上的綜合的立體感受,讓小學生的感情隨著多媒體課件演示的生動、有趣的畫面和節奏優美的旋律跌宕起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1.直觀性強,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授《海底世界》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演示一段有關海底世界的視頻讓學生進行欣賞;畫面中絢麗的色彩,變化無窮的神秘海底,再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給他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美的享受,激活了課堂教學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去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對新知識的探究。這也為教師進行新課的教學和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的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多媒體輔助教學,拉近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節課的時候,由于作畫的年代離學生比較久遠,學生欣賞起來會比較的吃力,再加上教師的一味的講解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這時多媒體就充分地發揮了作用,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了解了作畫的背景,讓他們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有了相應的了解:創作者為創作這幅畫曾兩度到伏爾加河去觀察纖夫的日常生活;畫面中的纖夫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受壓迫的人,但是他們都具有堅強的毅力。啟發學生在學習了這節內容后,要學習纖夫們這種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有效地突破了由于年代久遠而產生的距離感,而且還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拓展了學生的美術視野(很多偉大的作品都是來源于實際的生活當中),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不一定非要讓學生畫出多么優秀的作品來,只要能通過簡單有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能夠輕松地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對美術的學習中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才是我們教師教學美術最重要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陳瓊.寓教于樂 以樂促學——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年12期.
[2]陳瓊.寓教于樂,以樂促學——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3]引領學生走進繽紛的繪畫世界——芻議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保護和發展 - 大眾文藝(科學教育研究)- 2008(7).
[4]蓋笑松,楊兆山.新課程標準下小學美術教學目標定位的把握--對30節省級美術公開課的思考和總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
[5]宋燁.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對環境教育的促進[D].首都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