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程是學生們從幼兒時期就一直陪伴在身邊的重要學科,小學是學生們正式學習數學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數學知識可以用來運算、推理、設計、測繪等,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邏輯關系,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愛好。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改善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的缺陷,運用較好的教學方法來替代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原則,是教學事業(yè)中一次重要的改革。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102-01
引言: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新穎,越來越有效。例如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教學方法、實物演示教學方法、生活情境教學方法、舉例子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比教學方法、快樂教學方法、差異教學方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們增強了學習數學的熱忱,更好地使學生們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加的團結一致,滿足學生們學習的需求,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教學效率有明顯的效果。
一、同等性教學法改進為差異性教學法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所有的學生學習都是一個模式,這樣就會造成有一些學生感覺學習方面“吃不消”,還有一些學生感覺學習方面“吃不飽”的結果。這種教學法只能滿足一少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滿足不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將同等性教學法改為差異性教學法,就可以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一些基礎好的、潛力大的學生發(fā)揮出更大的潛能;一些基礎不好的、潛力小的學生也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進步。例如在學習“復習10以內加減法”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時,教師由淺入深地分層次提問,不管是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還是成績較差的學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師的認可與關注。老師采用差異性教學法,先提問到成績一直不好的小華:“1+4=?”,小華猶豫了一下后回答說“等于5”,接著又提問到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小濤“6+3=?”,小濤馬上流利的回答說“等于9”。通過教師運用差異性的教學方法后,使學生們可以把教師所問的問題都能夠回答正確,不會因為答錯問題而受到其他同學的取笑,有效地提高了所有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們都能具有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
二、單獨學習法改進為合作體驗學習法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上教師都是要求學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生們都進行單獨學習,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要求學生相互合作體驗學習,學習其他同學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例如在一個學期的教學接近尾聲的時候,教師會帶領學生進行期末總復習,老師要求學生共同合作來完成教師所安排的習題任務,就是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其他同學的學習方式方法,通過合作來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而且,學生在給別人講解習題的過程中,加強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其他同學也可以揚長補短,并且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在相互合作過程中使同學之間建立良好的友誼。
三、板書板圖教學法改進為多媒體教學法
由于在教學中教學條件的約束,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習慣用板書板圖教學法,但是這種教學法在使用過程中主要以教師手寫教案為主,要在黑板上面寫文字,畫圖示,浪費了大量的有效的課堂時間,并且學生和教師吃著粉筆灰,影響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采用現代的教學資源,合理的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基本都是以電子版為主,電子版教案,電子版教學計劃,電子版作業(yè)等等。教師用多媒體的教學取代了板書板圖,可以將一些抽象的事物的形態(tài)用幻燈片或視頻進行播放。例如在學習“乘法計算”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著各種形象的物品,讓學生們注意一組物品的個數,多組物品的個數,目的是將物體狀態(tài)更形象的浮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對知識內容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學生不會感覺數學的枯燥與乏味,而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這種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并節(jié)省了課堂的有效時間,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敘述教學法改進為實踐教學法或情景教學法
1.敘述教學法改進為實踐教學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以自己的敘述為主,學生們未能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感覺就是強迫自己理解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開展了實踐教學法,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數學中的論點,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例如在學習“距離”這部分知識時,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畫著對應的圖示,但是新課標的提出后,通過實踐教學法獲得了教學中更大的收益。教師先是將題目寫在黑板上:“有甲乙二人在一個100米的跑道上,從起點向相反的方向前進,10分鐘后相遇,其中甲的速度是6米/min,請問乙的速度?”接著教師將學生們帶到操場上,將學生們分成了4個小組,要求各個小組通過自己的實踐進行證明,學生們算計著6米/min的速度該走多快,按照題意的內容進行演示著,經過學生們的實際演習,很快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認真的計算出了教師的提出的問題,而且學生們還找到了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們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用途,理解數學內容中的知識點,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2.敘述教學法改進為情景教學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以自己的敘述為主,學生們未能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感覺就是強迫自己理解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開展了情景教學法,使學生們在教學情景中進行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學生們更容易地接受數學,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時,老師將學生分成了十組,每組分成買家和賣家兩個角色,并且每個人分了20張“一元錢、五元錢、十元錢”,教師分發(fā)給每組不同的物品,并在物品的上面標注了“0元-20元”之間不等的價格標簽。老師要求各組演示交易的過程,同學們就紛紛忙了起來,都計算著自己買著什么,用了多少錢,剩下多少錢;或是自己賣了什么,賺了多少錢,應該找回買家多少錢,各組都進行了記錄,將數學中的算式寫的工工整整。幾分鐘后,老師讓各個小組分別報告“等式”的結果,若有不正確的交易算式時,老師和其他同學一同幫其改正過來。這種教學方法給學生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還能使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可以自己買賣東西。
結語:
以上新穎教學方法的出現,很有效地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們相互學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揚長補短,吸取更多的經驗與教訓,在不斷的實踐操作中證實了課堂內容中的知識點。不斷開發(fā)不同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提高了多數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孟曉芳.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周刊.2014(13):21
[2]張瑞蘭.淺議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轉變[J].才智.2012(19):3-4
[3]陳藝.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9-11
[4]竇研.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現代交際.2014(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