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計劃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人力資源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而人力資源的關鍵就處理好企業中的各種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是企業穩步發展的重點所在。對企業中管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通過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的特點及作用來建立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運用。
關鍵詞:管理學研究;企業管理;人際關系;管理效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115-01
隨著時代經濟和教育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企業的發展和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伴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創新和變革速度的加快、經濟全球化和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跨文化差異管理的出現,企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的建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也日趨復雜,也成為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一、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狀況是制約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與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簡單地說:人力資源管理是使用最少的成本最快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那么他就要處理好組織內部人員之間的關系,所以說: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是制約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1.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的基本內涵。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指的是個體之間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以情感為紐帶的相互聯系。簡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特殊聯系。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的好壞既是人際溝通的結果,也是影響人際溝通過程的主要因素。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對人的影響是通過人與人的交往,群體輿論和監督來實現的,良好的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無疑能使人心情舒暢,使組織效能得到充分發揮。
2.企業管理中的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學說的起源。企業管理中的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學說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等人所進行的著名的霍桑試驗,霍桑試驗是研究一群人在不同環境中的工作效果,梅奧以企業員工為研究對象,霍桑試驗的研究結果否定了傳統管理理論對于人的假設,表明了員工不是被動的,孤立的個體,他們的行為不僅僅受工資的刺激,影響生產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條件,而是工作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①而在中國,關系起源于儒家思想。根據儒家思想,作為個體的人具有關系性和社會性。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性取決于不同的社會角色之間的關系的正常運轉。儒學開創者孔子認為:社會的種種關系大致可分為五種———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這是一種高度禮儀化的社會關系體系。
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
在管理學中沖突成為組織機能失調、非理性、暴力和破壞的同義詞。因此,傳統觀點強調管理者應詼盡可能避免和清除沖突。第二種為沖突的人際關系觀點,認為沖突是任何組織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不一定給組織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有可能成為有利于組織工作的積極動力。既然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就應該接納沖突,承認沖突在組織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三種是新近產生的沖突的互動作用觀點。與人際關系觀點只是被動地接納沖突不同,互動作用觀點強調管理者要鼓勵有益的沖突,認為融洽、和平、安寧、合作的組織容易對變革和革新的需要表現為靜止、冷漠和遲鈍,一定水平的有益的沖突會使組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沒有人喜歡沖突,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沖突。值得說明的是,沖突不全是壞事,它能暴露組織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問題的公開討論,增強企業活力,刺激良性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沖突是企業創新的重要源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云:無敵國者,國恒亡也。沖突只是發展、變化或創新帶來的副產物。在企業中,如果兩個人總是意見一致,那么其中一個人肯定是不必要的。
(一)重管理、輕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開發的現象普遍存在。
有些單位在做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工作時,許多領導往往抱怨國外的管理經驗不起作用,單位的職工管不了,沒法管。問題的癥結恰恰在于我們忽略了開發的過程。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整體素質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大,從開發利用方面來看,我們國家的勞動力資源數量眾多,但是整體素質確實不高。一個人的潛質有賴開發,大量潛在人才有待開發。人只有開發好,講管理才容易出效益,許多跨國公司的老板非常重視員工的培訓,他們相信對人力資源的投資能產生成倍的經濟效益,投入越多回損越大。然而,我們許多的企業卻盲目地強調向管理要效益,而沒有把員工的前期培訓開發工作做好,結果許多工作沒法進行,最后導致效益低下。
(二)領導層之間的關系。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領導因素歷來是一個重要的變量。在管理和決策實踐中,領導同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領導層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營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領導們面對各種體制,面對現任的干部任用、考核的方式和標準,他們必然產生對上級的依附性、服從性和被動性,他們必須在“向上負責”和“向下負責”、“眼睛超上”和“眼睛超下”之間作出選擇。選擇后者,用自己的才干經營管理好企業,理所當然是自己的責任,但是事實高速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但照樣提拔不了,待遇也無多大的改觀。選擇前者,雖是績效平平,甚至搞雜,企業垮了,只要與上面關系搞好了,基礎打牢了。經營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也就成為國企中無法阻擋和不然出現的普遍行為。
參考文獻:
[1]蘇東水,《管理心里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盧盛中,《人力資源管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3]王悅,周長群.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科技管理》.人民出版社.2001。
[4]易蓉, 探討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系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華夏人民出版社.2004(12)。
作者簡介:李劍(1984.2-),南昌理工學院,籍貫:湖南,研究方向:教育經濟管理方向。楊靜(1980.10-),籍貫:浙江衢州,方向:教育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