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由于高校擴招而導致大學生的總量遠遠超過就業市場所能夠承受的范圍,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自身職業能力較為薄弱,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既要在政策上改善市場環境,也要引導大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改善自身的學習情況,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此,本文對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大學生自主學習效能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70份,有效率94%。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下:男生220名,女生280名;大一學生114人、大二學生120人、大三學生150人、大四學生116人;文科類270人,理工科類230人。
高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不容樂觀
大學生就業能力具體表現為就業者獲取某個工作崗位的可能性,例如學歷、技能、心理素質等等,都是就業能力的組成。任何一種能力都必須經過刻苦的學習和訓練,因此,就業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習問題。恰恰是因為大學生在學習上出現了問題,而導致了當前的就業困難。
學習缺乏目的性 從調查情況來看,80%左右的學生表示,如今的專業與其當初的預期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由于受到來自社會上就業信息的負面影響,多數學生對未來就業前景存在著巨大的焦慮。因此,普遍存在著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此外,在自主學習問題上,多數學生由于沒有明確的目標,因此所謂的自主學習往往停留在形式上,例如在圖書館里自習,或是借閱一些圖書都被同學視為是自我學習的方式。由于這些活動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因此不可能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也不可能解決學生因就業壓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自主學習缺乏連貫性 從調查情況來看,在制定自主學習計劃的學生群體中,僅有15%左右能夠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計劃。從那些不能夠執行自主學習計劃的學生所反饋的信息來看,一方面是受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表示,如今是一個“拼爹”的時代,靠個人奮斗根本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是受新媒體的負面影響,多數學生將時間都花在網聊、網游等方面,從根本上失去了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手段過于單一 從調查情況來看,具有自主學習愿望的學生,在何謂自主學習、何謂有效的自主學習等問題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多數學生將提升學歷,或是考證視為一種自主學習。的確,學歷在就業市場中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并非是決定性因素。如果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提升學歷中,很可能錯過自身發展的黃金時期。所謂自主學習,是將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根據自身發展來制定,而不是盲目追隨外部環境。此外,在知識獲取途徑上,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例如,10%表示知識來自教師的授課,78%表示知識源自于自學,12%表示知識源自于父母。盡管筆者認為自主學習應當是大學生學習的主要模式,但是自主學習應當獲得教師以及家長的引導,盲目的自主學習,或是打著自主學習的幌子玩樂,不是倡導自主學習的目的,也不可能產生有效率的自主學習。
學習欲望較低 從調查情況來看,多數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在表示不感興趣的學生中,50%表示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具體原因有理論太過于抽象、不好理解、對于實際動手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等。52%表示對教學形式不感興趣,具體原因教師講課不生動、以說教為主、未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等。
實習活動重視程度不高 從調查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在實習問題上重視程度不夠。45%同學表示,實習沒有工資,或是待遇很低,覺得不劃算,沒有必要花力氣。37%同學表示,實習崗位比較艱苦,吃不消。27%同學表示,實習過程中學不到有價值的東西,與用人單位相處不好。此外,從用人單位的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實習積極性不高,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遲到早退現象。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策
從上述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自主學習問題主要根源在于以下兩方面:一是由于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從而導致無法堅持學習,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二是大學生學習缺乏必要的以及正確的引導,存在著巨大的盲目性。因此,解決大學生自主學習問題,應當采取多管齊下的方式。具體而言:
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是個體對于自身價值的認同,以及自我發展的欲望程度。當前,由于受到各種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自我效能很低,具體表現在缺乏自信,自我價值認同低,存在著焦慮、沮喪、甚至絕望的情緒,從而極大地影響了學習與能力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解決自主學習問題,首先要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欲望。具體做法:
一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學生處于人生的轉型期,意識形態結構還不穩定,容易受到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學校應加強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尤其是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以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為例,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人生的希望。
二是引導學生正確歸因,鼓勵學生施展自身獨特的才華。長期以來,由于不合理的評價標準,讓很多學生得不到積極的肯定,久而久之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欲望。因此,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的必要手段。在具體操作上,應當讓學生對自身能力有一個明確認識,不應當盲目追求所謂的成績或是成功。在學習目標的設置上應當盡可能地合理,盡可能的與學生自身發展相符合。即便學生在短期內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也應當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三是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提升自我效能,改善自主學習方面,學校可以采取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來加以實現。具體而言,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樹立學生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意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得到金錢所無法實現的滿足感,從而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之中。
自主學習教育與職業規劃教育相結合 自主學習不是放手不管,任由學生自由發展,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自主學習也需要引導。大學生處于意識形態形成的關鍵期,容易受到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擔負起思想衛士的責任,從正面引導學生認識當前的社會問題,引導學生將精力投入到有效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同時,將自主學習教育與職業規劃教育相結合。如果將自主教育視為一種就業手段的話,那么職業教育規劃就是另一個就業手段。由于兩者的目的是相同的,因此將其結合在一起必然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應。在學校層面,應當盡早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新生入校時,學校便可以開設相關課程,引導學生樹立職業意識。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職業信息、市場信息,幫助學生分析自身能力及其存在的問題,調整學習方向,制定科學的自主學習計劃,采取必要的監督手段。由此,學生將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從而激發其學習主體的欲望,切實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
加強校企合作、開辟第二課堂 實習是一種重要的自主學習方式,應當高度重視并加強管理。從學校方面來看,應當意識到企業不是學校,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教育。因此,在實習教育過程中,學校不能夠放手不管,而要加強管理,應當派遣專業教師,全程參與實習。專業教師應當就學生的實習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價,分析其中的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同時,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例如,開展以實習為主體的教學,在一些專業試點工廠式教育,將課堂搬入企業,搬入車間。
拓展多元自主學習模式 盡管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但并不是說自主學習不需要外部條件。目前,自主學習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校方面沒有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自主學習條件。因此,改善自主學習、提升自主學習應當被納入到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之中。以國外教育經驗來看,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例如指定一些具有前沿性的參考文獻,要求學生完成讀書報告,或是撰寫一些實驗報告等。因此,在自主教學問題上,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能力是不夠的。學生需要必要的引導以及適當的監督,從而才能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同時,學校方面應當盡可能地拓展多元化的自主學習模式。在當前就業難的形勢下,試圖以提升學歷而換取就業優勢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學校應當根據市場需求,一方面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另一方面開展一專多能教育,引導學生在完成專業課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技能型課程,并且頒發相應的資質證書,讓學生能夠在畢業后一展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