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清華變白富美”成為網上的熱門話題,一些清華女生曬出自己剛入學和將畢業的對比照片,網友評價稱“上完大學,變成‘女神’了”。清華大學招生辦官方微博也轉發推廣了這次曬照片活動。(據《新京報》)
盡管清華招生辦人士表示,事態發展遠遠超出本意,當時轉發只是“考慮到這些女生照片確實反映了她們在清華這幾年的變化,體現了清華學子的風范”,不過,在高考填報志愿前夕,“上清華變白富美”還是難免給人一種變相“招生廣告”的感覺。
事實上,近年來大學招生形式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去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一改往日嚴肅風格,在其官方網站主頁上刊登出一張美女畢業生的圖片,在網上引起一片關注熱潮。隨后,許多高校紛紛推出“等你體”招生廣告,清一色瀟灑飄逸、端莊靚麗的師兄師姐讓人眼前一亮。
招生形式的變化,帶來的只是清新之風,讓以往高高在上的學府走下神壇,更接地氣,讓考生心目中的大學形象鮮活起來,更有親和力。正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的,以往國內高校招生宣傳片,多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國外大學則是以人為本,高校招生宣傳形式確實需要創新了。
更何況,“上清華變白富美”,不只是一個噱頭,而是為我們形象展示了大學的另一面。以往,像清華大學這樣以理工科見長的院校,給人們的感覺往往是一群群學霸穿梭在書山題海中,“上清華變白富美”則顛覆了這一刻板印象。腹有詩書氣自華,清華女生曬對比照背后,折射出在大學這段時光帶給自己由內及外的變化。正如清華招生辦官微所言,女生容貌氣質有變化不值得大驚小怪,人格的塑造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公眾,不妨以開放的胸懷看待“上清華變白富美”。一方面,高校多嘗試招生形式的創新,有利于展示大學的多元化,豐富人們對大學的了解和認知。同時,我們也樂見大學生們走出埋頭讀書的呆板無趣,好好享受象牙塔的青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