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課程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創業教育發展,教育部已將創業基礎課列為本科學生必修課程。很多高職學生也參與了創業課程學習,但當前高職創業課程效果并不好。筆者認為,應該從課程講授、課程設置、課程受眾、課程實施等幾個方面對高職創業課程進行改進。
在課程講授上,教師不宜照本宣科,而要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教室里“聽”,這是傳統課堂最基本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適宜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據調查,當前大多數高職創業課程都是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創業教育應該是師生互動、相互探討與創業相關問題的過程,而不能只是教師的滿堂灌,學生被動聽講的“課堂教學”效果必定不佳。為提高課程效果,高職創業教育也應由單純講解式向多元化發展,教師在課程講授中應加入案例分析、創業者論壇、創業大賽等多種形式,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
在課程設置上,創業課程不應脫離實際,理應更接地氣。在內容設置上,傳統課程體系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其內容一般事先預設好,課程的內容在課程開始之前已確定好,并在教學中一般不會輕易改變。雖然創業課程內容也會有事先計劃安排,但應跟隨學生需求做出相應調整。創業課程應逐漸“生成”,其內容必須與學生的創業需求相接軌,注重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讓教學內容更接地氣。實用課程對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授課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更高。為此,創業課程的授課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唯有此,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創業。
在課程受眾上,創業教育不宜只針對少數學生,應面向全體學生。在一些高職院校,創業課程僅針對少數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游離于創業課程之外。在實施創業課程時,高校可嘗試分層模式:對全體學生開設創業類普及課程,向全體學生普及創業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學生接受創業教育,培養所有人的創業能力,為整個社會營造創業氛圍;對想創業、有能力創業的學生進行專門培養,采取專門的教學管理模式,制定創業人才培養方案,以促創業人才的高效成長。
在課程實施上,創業課程不應局限于理論教學,而應讓學生有實踐機會。調查顯示:在很多高職創業課上,學生根本沒有實戰機會,而只在課堂上聽老師講PPT。創業能力不是學生在課堂上聽出來的,而必須要讓學生在創業實踐中鍛煉。為了使學生有足夠的創業實踐的機會,高職必須加強校企合作,鼓勵學生將好的創業項目付諸實踐,讓學生在創業實踐中成長。將創業課程局限在校內,甚至在教室里完成,猶如閉門造車、紙上談兵,不能實現創業課程目標。創業教育應在傳授創業理論的同時,讓學生在市場中體驗創業經歷,讓學生有充分的實踐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