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某高中今年高考生1000名,獲得體優生加分者高達87人,受到眾多考生和學生家長的質疑。
高考特長加分一直是飽受人們質疑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容易產生腐敗不公的一個環節,因此人們對于特長加分的敏感可以理解,更何況是如此大數量的體優生井噴現象?
速成“特長生”顯然不是靠天賦和艱苦訓練得來,這對于其他考生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尤其是那些農村的寒門學子。同時,對于求才若渴的特長學校也是不公平的。特長生政策的初衷是為了彌補現行高考整齊劃一錄取模式的不足,為那些確有特長的人才開一扇門。“速成”特長生違背了特長生加分的初衷,讓特長加分變成了不公平的重災區,也讓國家喪失了尋找特長型人才的通道。因此,治理特長生加分腐敗現象已是當務之急。不僅是為了考生的公平,更是為了讓國家找到更多名副其實的特長生,而不是有證卻無“長”的特長生。
要嚴格特長生的考核制度與認定,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力求杜絕暗箱操作的舞弊腐敗現象。特長生的認定應是長期過程,應避免“速成”現象的出現。同時,還可作出相應的招生規定,針對特長加分限制報考學校及專業,如此一來,如果學生沒有相應特長則日后出路窄,一些家長可能放棄追求特長加分的迷途,而回歸到引導學習上來。
希望家長和學校將重視特長生的目光放到特長生的素質培養上,而不僅僅是那10分的加分。速成的10分加分和永遠的素質受益,孰輕孰重?讓我們期待高中生10%優體生成為現實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