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2歲的老人站著講35分鐘,一片年輕的研究生坐著睡著了。如此鮮明對比,讓人難以接受,但更難以接受的是找著各種理由為睡覺的研究生開脫,而且這種聲音似乎很普遍,這是令人驚訝的。我們的底線能如此退卻嗎?
不管老人是什么水平,不管老人講的是什么內容,如此高齡仍然出來為學生開講座,就體現了對年輕人的愛。老人完全可以不用來開講座,這樣的場合,恐怕是不利于老人身體健康的;而且老人完全可以不用站著演講,他是想借此體現對年輕人的愛護。
然而,年輕人卻是一片片“倒”下。無論你身體多么累,或許從各校趕到會場,會很累,無論你有多少理由不想聽這個講座,面對這樣的老人,我們都沒有理由睡覺。作為年輕人,絕對沒有理由為自己開脫。
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著文明素質就會上一個臺階,在會場睡覺了的研究生,至少在對待老人方面是存在缺陷的。但更害怕的是對睡覺的認同,有些人埋怨組織者為何要找一個92歲的老人開講座;有的人認為是講的內容吸引不了研究生;有的人則將責任推給吳老,認為吳老講的內容不合時宜,學生不感興趣;有的人則認為組織者組織不周到……總而言之,就是為睡覺的學生開脫,卻沒有反思。這樣的想法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