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南京住宅市場房地產泡沫原因的分析,分析了南京住宅市場房地產泡沫的評價指標,如房價收入比等。結合國外部分國家處理房地產泡沫的措施,提出了減少房地產市場泡沫的方法,以此來促進南京住宅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南京;住宅;房地產泡沫
全國房地產市場持續高燒不退,南京住宅市場近年來價格上漲迅速,除了2008-2009年略有小幅下降后,從2009年至今,雖然部分板塊價格有所波動,整體價格居高不下,房地產泡沫指由房地產投機行為引起的房地產價格高于其實際價格,并且持續上漲現象。南京住宅市場是否存在泡沫,一直是學者企業家爭論和關注的焦點。
房地產泡沫的成因
房地產泡沫的形成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房地產作為一種消費品,從生產到銷售,參與市場中的群體包括政府、金融機構、開發商、購房者,這四類人群的行為都有可能促成房地產泡沫的形成,而這四類人群的行為往往是交叉相互影響的,所以很難孤立的去解釋房地產泡沫的成因,現將一些因素進行歸并,并闡述。
空置率
空置率是指某一時刻空置房屋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 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間為合理區,商品房供求平衡,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空置率在10%-20%之間為空置危險區,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銷售的力度,以保證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空置率在20%以上為商品房嚴重積壓區。目前一般三種計算方法:
空置率=全社會空置房面積/全部住房面積
空置率=空置商品房面積/最近三年內竣工面積
空置率=空置商品房面積/當年竣工面積
基于這幾個公式,在統計年鑒中能查找出房屋各年竣工面積,但是空置面積無從查找,有學者將空置面積等同于各年的竣工面積與當年銷售面積的差值,這一計算方法的準確性還有待研究,因為筆者認為,房屋的空置面積不僅包括未銷售出去的面積,待售的面積,也包括購買后沒有入住的面積,而后者實在難以統計,所以無法運用公式計算出南京準確的住房空置率,通過一些媒體的調查,發現南京的河西、浦口等地區晚小區亮燈較少,部分住戶電費繳費額為0,房屋空置嚴重,超過3成,泡沫現象比較嚴重。
房地產泡沫危害已經凸顯出來,在南京,早年如果在河西有一套住房,如今早已升值許多番,可以說許多人一房一夜暴富,財富取得的便捷,增值的迅速,而且沒有停止的趨勢,使得大量的資金涌入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一方面拉動了城市的經濟,另一方面也減少了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力度,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仇富現象嚴重,處理不好,就會引發社會不安定等諸多問題。
結合國外一些國家的房地產泡沫治理方法的啟示,以及國內一些城市房地產泡沫的警示,對南京市住宅市場房地產泡沫的應對措施給出如下建議:
從源頭做起,加強土地市場管理
目前的高房價源頭在于高昂的土地價格,土地作為一種稀缺商品,它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適當擴大土地供應量能有效的降低土地價格。完善目前的土地拍賣制度,減少“地王”現象的發生,同一區域或相鄰區域土地可以安排多幅接連拍賣,縮短拍賣間隔時間,減少房地產開發商因為許久沒有土地而爭搶土地以至“地王”頻發的現象,同時,嚴格準入制度,對準予參加拍賣的開發商設置門檻,探索是否能夠根據拍賣地塊起拍價的高低,選擇允許不同資質的開發商參加拍賣,比如需要開發商進入南京市場一定的年限,需要以往所開發樓盤的當年銷售單價處于同一區域中等水平,一是防止外地開發商為了爭奪南京市場不惜高價拿地,為了獲得利潤而抬高房價,二是將開發商的拍賣資格直接和他們以往的銷售單價掛鉤,對開發商有了限制。
構建分層次的住房體系,針對不同收入的群體建設不同的住房,建設廉租房或者保障性住房,減少對商品房消費的擁擠現象。
緊縮金融信貸政策
要能對房地產住宅市場進行有效的調控,減少房地產泡沫對經濟和人民生活的不良影響,使得國民經濟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運用金融手段進行調節,加強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的監管力度。
南京二套房首付從3成調整為6成,2013年下半年又調整為7成,這從某種程度上遏制了炒房,限購政策也限制了部分資金充裕人群頻繁的購房,對控制房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房價上漲速度放緩的時候,金融政策,包括首付比例,貸款利率政策也都不能放松。加強對民間金融機構的監管,對除銀行之外對個人提供購房貸款的機構加強審核力度,防止他們忽略對借款人的資質和信譽的審查,低估了借款風險,容易造成壞賬呆賬,不僅影響金融機構的安全,也危機整個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
構建公開透明的信息平臺
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平臺,目前南京市實行一房一價,在各個樓盤現場的售樓處的確能查詢到公開的房屋價格,但是對于全市各年的房屋銷售價格還缺乏統一的查詢平臺,無法利用簡單的方式查詢到全市歷年房屋的成交價格,這樣的價格信息沒有公開,除了那些時刻關注全市各樓盤價格起伏的專業人士外,普通老百姓對南京房價的真實走勢很難做到心中有數,往往只感覺到市場的表面現象,那就是房價天天在漲,至于漲了多少,何時漲,有些樓盤有些區域有沒有跌過,很難了解到,最后便是跟風買,爭搶買,導致市場總是彌漫著哄搶的氣氛,自然抬高了房價,制造了泡沫。
完善稅收政策
南京目前的稅收政策主要是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個人住房的交易環節,如個人所得稅,個人轉讓自用達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那個人轉讓唯一住房不滿5年則需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賣房者在賣方時又將這20%的負擔通過提高房價增加到買房者的身上。二是開發環節的一系列稅費,開發商又通過提高房價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政府一系列想通過征稅來控制房價的政策無形中又抬高了房價,制造了泡沫。國內有城市已經開征了房產稅,也有城市正在試點,理論研究的專家和企業家對于房產稅的開征意見也不統一,有人認為應該開征,有人認為我國土地并非私有化,不宜開征。南京這幾年也一直傳言要開征,至今尚未證實,筆者認為,如果要開征房產稅,開征的比例至少要高于每年城市房價上漲所帶給投資者的收益,才能對投資者不斷炒房起到遏制作用,假設一套總價300萬的住房,在南京的河西地區,2013年的漲幅大約在15%-20%,出去個別年份漲幅高低的差異,至少也有10%左右的漲幅,購房者貸款成本或者全額付款資金機會成本基本和房屋的租金持平,那房產稅開征的比例要接近房價的漲幅才能遏制居民對房屋的投資,轉而向其他商品投資。
房地產業是城市財富的重要支撐點,住房更關乎老百姓的民生,如何保持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是我們要持續研究下去的課題。這其中離不開政府在城市規劃、土地政策、信貸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干預,也需要媒體輿論的正確引導,引導城市居民了解政府的各種調控舉措,了解南京真實的房地產住宅市場,引導老百姓理性消費,建立和諧健康的城市房地產住宅市場。
作者簡介:蔣葉,女,1982年生,籍貫江蘇金壇,講師,研究方向為房地產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