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結合實際論述了高層建筑施工的特征及現狀,較全面地歸納了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包括逆向施工技術、預制模板技術、鋼結構及泵送混凝土技術,從而增強了高層建筑施工的有效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特征,現狀
引言
近些年,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高層建筑施工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廣泛地關注。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價值。一方面,它是解決居住用地緊張問題的有效舉措; 另一方面,它是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必然舉措。然而,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施工中還存在著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有必要加深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的認識,以切實增強施工的有效性與實效性。基于以上的論述,本文從特征、現狀和技術要點三個維度,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研究,希望以此能為該項事業的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1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
高層建筑層數較多,高度較大,設計多樣,施工難度大,工序多,技術復雜,工期長,與多層建筑相比,高空防護,垂直運輸,建筑垃圾的處理等問題更加明顯;由于樓層較高,為了保證建筑的穩定,要往地下施工一到兩層,大概5m;高層建筑施工工期較長,對人員的管理和調度要更嚴格,對原料要合理利用,處理及時,盡量減少材料的堆積、閑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 高層建筑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為了使高層建筑質量可靠,安全施工,工程人員和施工人員應對施工過程中的問題謹慎對待。對于技術難度大,設計復雜的高層建筑,把好設計圖紙這一關尤為重要,設計圖紙出來以后要進行會審和學習,確保設計正確無誤,并保證施工人員能準確無誤的理解圖紙,按照設計進行施工,在此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設備安裝人員、建筑施工人員、質量監管人員等都應參與會審;高層建筑工程量大,工期長,結構復雜,這就要求各方面協調配合,材料的選擇、運輸,人員的管理,安全防護措施工作等都要協調同步進行,共同促進,緊密配合。
3 高層建筑施工的特征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施工事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建筑施工結構實現了由單一結構形式向復雜結構形式的轉變。與此同時,我國建筑施工逐漸呈現出安全化與規模化、智能化與功能化的發展趨勢。眾所周知,高層建筑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施工形式相比,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顯著特征: 首先,高層建筑施工具有工程量大與技術含量高的特征。對于高層建筑施工而言,它對安全性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密閉性與抗風性。其次,高層建筑施工的地基強度較大。由于高層建筑對地基的負荷量大,地基的承受力是在一定范圍內相對安全,一旦承受力超負荷,那么地基承載力滿足不了建筑物的負荷。高層建筑的地基不管采用何種方法但要遵循兩個原則: 1) 地基盡量在大氣層能夠影響的深度以下; 2) 地基要與建筑物設計相吻合。在實踐中,建筑施工與地基強度有著密切的關聯,建筑物越高,其對地基強度的要求越高。因此,對高層建筑施工而言,它的地基不僅面積大而且深度深,以此來妥善地解決施工中的結構抗浮等問題。最后,高層建筑施工工期短與結構性能好的特征。在現實中,高層建筑多為混合型結構,而且功能較為復雜,這決定了高層建筑施工具有工期短與結構性能好等特征。
4高層建筑施工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并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現如今,隨著施工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建筑結構日趨復雜,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必然要進行不斷地革新與優化。就目前而言,我們應當依據施工中的技術路線而選擇合理的優化方案。具體而言,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依據高層建筑逐層施工的特點,不斷提高施工作業時間與空間的綜合效率,加強施工各工序間的銜接,強化總承包管理的強度; 其次,要依據高層建筑垂直發展以及作業面窄與施工進度緊的特點,不斷提高垂直運輸體系的施工效率; 最后,要依據高層建筑作業環境差的特點,不斷提高優化結構施工工藝,增強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總之,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將施工實踐與施工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我國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水平。
5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5.1 逆向施工技術
在現實中,逆向施工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如澆筑中間支承樁柱、向上逐層建設地上結構、修筑地下連續墻等等都是逆向施工的范疇。與順向施工相比,高層建筑采用逆向施工技術有這樣幾項特征: 首先,在實現構筑物與管線布置以后,地下連續墻可以通過規劃或緊靠的方式,將紅線構筑地下連續墻作為一種永久性的外墻,從而實現擴大建筑面積的目標; 其次,在逆向施工技術的作用下,逐層澆筑的地下室結構的內部支撐的剛度遠遠大于臨時支撐的剛度,這可以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基坑變形以及沉降影響等問題的發生; 最后,逆向施工技術能夠實現地上結構與地下結構的同步施工,以最大限度地縮短多層地下室建筑的總工期。
5.2 預制模板技術
施工工期是關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壞的關鍵環節。對高層建筑施工而言,同樣也是如此。鑒于結構施工重復性高的特點以及豎向結構施工的優點,我們采用滑模法與爬模法來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提高主體結構的整體性能。滑模法與爬模法是實踐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實效性。兩者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這種相似性主要體現在: 首先,它們的結構整體性好,機械化程度高; 其次,它們對組織管理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在結構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們對施工工期與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預制模板技術,將滑模法與爬
模法付諸實踐,以實現縮短施工工期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5.3 鋼結構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鋼結構施工技術應用較為廣泛,這得益于鋼結構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與工業化強度高的特性。高層建筑鋼結構包括許多施工類型,如高層重型鋼結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鋼和混凝土組合結構等等。鋼是一種熱傳遞非常強的金屬材料,因此高層建筑鋼結構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熱傳導性。當經歷火災時,這種結構特點會給整個高層建筑帶來毀滅性的破壞。由此可見,在應用鋼結構施工技術時,我們必須加強對防火設施的設計與施工。除此之外,鋼結構施工要依賴于大型塔吊,在某種意義上,塔吊起重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鋼結構安裝效率的高低。因此,鋼結構的吊裝、測控與焊接技術都是鋼結構施工技術中的重要內容。
5.4 泵送混凝土技術
泵送混凝土技術是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不僅數量大而且強度高,對混凝土的配比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據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國內的施工方大多采用摻粉煤灰與化學外加劑的雙摻技術,以滿足泵送混凝土技術的需求。在這項技術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有效地提高了高層建筑的施工效率。
6 結語
在新時期,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我們要想將該項工程做好,就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要對高層建筑施工的特征有一個清晰地認識; 其次,要對高層建筑施工的現狀有一個準確地把握; 最后,要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有一個科學地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增強高層建筑施工的有效性與實效性,才能真正實現高層建筑施工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駿. 高層住宅的節能要點分析[J]. 中國住宅設施. 2010(08)
[2] 陳國鵬. 淺談高層建筑鋼結構吊裝施工技術[J]. 科學之友. 2010(16)
[3] 王開清. 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的重要性[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