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水流過的地方,所形成的細長的路徑,我們稱之為河道,在城市中,河道既是美的一部分,同時又有很重要的生態價值,它可以增加城市中的水汽,有利于凈化 城市空氣,降低粉塵,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縮小城市溫差。目前城市建設中,建設者往往過于關注河道的美觀,而忽視了其生態價值,本文即將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從生態視角探析河道景觀設計。
關鍵詞:生態;河道;景觀設計;原則;實踐性
目前國際上在對河道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考慮到生態的效應,很多景觀的設計都加入了生態保護的要素,但是我國現在這方面還處于比較薄弱的地位,在河道景觀設計時,更多的重視它的美觀,沒有將生態性結合進去。所以本文建議將生態和美觀結合到一起,進行河道景觀的設計。
一、我國河道景觀設計的現狀
目前我國河道景觀設計最大的現狀,就是只重視美觀性,缺乏對生態性的重視。這一方面是由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現狀所決定的,長時間經濟過快的發展,只重視發展速度,忽視了發展的質量,城市景觀建設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是由我國科技的水平所限制,在景觀設計中,對生態利用的技術還沒達到國際上先進的水平。
二、目前我國河道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河道景觀設計中,設計者會運用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水、植物、水泥、磚瓦等創造各種用途和條件的空間,努力營造完美的景觀。在景觀營造的過程中,設計師有時一味地停留在一般的美學意義上,只單純地追求美感上的視覺效果,有時雖然也考慮到河道景觀的其他功能,加入休閑娛樂的體驗效果,但往往忽略了生態性。于是在河道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以下一些問題:
第一,設計改變了原來河道的天然狀態,河道呈直線型和折線型。在對河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為了追求設計的效果,將天然的河道過分人為化,很多原本有曲線的河道都被改造成了直線或折線型,沒有了那些深谷和淺灘,就會導致很多在河流里原有生物生存的天然環境消失了。
第二,河道內水污染嚴重。由于長期以來,經濟的粗放增長,長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其中水污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各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污染了河道內的水質。
第三,河道由于人工改造而硬化。在對河道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有的設計為了強化設計效果,在河道內加固混凝土,混凝土沒有透水性能,它會封閉河水和土壤的交流,破壞了原來河道的生態系統。
三、河道景觀設計中的生態性及其設計原則
城市中的河流是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被視為綠色生命帶,具有保持生態、防洪排澇、美化環境、休閑娛樂多種功能,甚至大型的河流還可以起到供應水源和水路運輸的作用,對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生態性意義,同時還能相對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豐富城市生態景觀和物種的多樣性,為人們創造一個親近自然的休閑娛樂空間。
對河道景觀進行設計時,要根據以前的實踐經驗來進行,在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不能紙上談兵,和實際狀況不符。在設計時,要優先考慮河道周圍的生態環境,將設計的景觀元素結合到周邊的環境系統中,保持與自然環境的協調一致,形成渾然天成的整體,這樣不僅美觀,而且更加環保。
關于景觀的生態性設計,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歸納了其基本原則:第一,和當地具體情況相結合,在生態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第二,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原則;第三,充分發揮自然的作用,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讓自然的功能服務于人類。第四,將自然的真實狀態顯現出來,能保留自然原貌的盡量保留原貌。這些生態設計的原則可以喚起人們環保的意識。
對于河道景觀的設計,這些原則同樣適用,河道中的水在景觀設計中,起著重要的環保作用,一定要對其利用好。當然這些生態性原則是針對大部分的河道景觀設計,對于一些特殊的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河道本身的性質進行設計。要使景觀設計取得較為理想的成效,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多目標兼顧原則
在城市河道景觀設計中,多種目標兼顧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因為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環節,各個環節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環節都要考慮到,在目標的制定上,也要考慮到多個方面,堅持多目標兼顧的原則。在城市的河道治理中,不僅僅涉及到防洪,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堅持多目標兼顧的原則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斷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
(2)生態設計原則
在城市河道景觀設計中,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原理,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對自然河道的狀態展開模擬,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在實現河道治理的前提下,促進自然健康循環,不斷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自然美學原則
保持自然線形,強調植物造景,運用天然材料,創造自然生趣, 鼓勵平易質樸, 反對鋪張奢華, 達到“雖由人作, 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
四、河道景觀設計中生態性的實踐
我國現在的河道景觀設計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實踐上海缺乏行動,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一,設計時尊重自然。以前的設計往往只注重了美觀,忽視了生態保護,以后的設計要舍棄這種理念,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進行設計,把生態性放第一位,美觀放第二位。第二,設計時保護生態環境。在充分了解周邊的生態環境以后,在不違背當地環境的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再進行相應的改造。第三設計過程要重視環境的恢復。有的地方可能環境已經受到了一定的破壞,這時不僅不能繼續破壞,在設計中還要做到對之前的破壞給予必要的恢復。
五、城市河道景觀設計若干具體問題分析
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是一些帶有模式性的處理方法,在實際中具有指導意義。
(1)關于河道平面處理
在設計城市河道平面時,一般以為拓寬斷面、裁彎取直、兩岸修筑高堤, 就能解決防洪問題。事實上是從流域范圍看, 與防洪補益不大, 相反卻大大損害了河道景觀的美學價值。對于河道的平面布局應該綜合考慮, 形成有機系統, 這樣才能實現多目標的統一。具體來講, 首先在解除河道瓶頸基礎上, 盡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彎曲,河道斷面收放有致,不必強求平行等寬。其次, 蓄水湖池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蓄水湖池能夠在防洪與生態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關于河岸處理
在城市河道景觀設計中, 要充分考慮到對河岸的處理,河岸處理是基礎。很多施工單位對這一問題重視不夠,往往投資不少,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造成大量人力財力的浪費。正確的做法是,河岸的處理,應該用穩定法代替鋼筋混凝土和石砌擋土墻的硬式河岸。按照自然河岸的狀態,維護實現生態功能。如果坡度緩或腹地大的河段, 可以考慮保持自然狀態,配合植物種植, 活動。
六、結語
生態視角下的河道景觀設計,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它涉及到很多的學科,很多的領域,需要很多專業人士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所以這項工作是一項全民運動,需要各方人士付出關注和行動,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不僅設計師要切實的負起責任,其它人員也要做好監督工作,將生態性原則貫徹到底,在景觀設計中,爭取做到河道設計的美觀和環境保護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 王寧梅. 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方法初探[J]. 藝術教育. 2009(01)
[2] 張云飛,吳義祥. 居住區兒童活動場所景觀設計探討[J].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08(02)
[3] 龐杏麗. 景觀設計之形式美的設計原則[J]. 美術大觀.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