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中組織生產生活、布置城市管網、城市規劃分區的基礎。因此,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路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行車速度、運輸成本、行駛安全和舒適。所以,面層的施工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原材料、施工工藝等環節對質量控制要點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對提升道路面層施工質量、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瀝青混合料;施工準備;運輸;攤鋪;壓實成型;質量檢測
一、前言
近年我國城鎮一體化建設逐步加強,城市規模發展迅速,密集的人口,汽車保有量的迅猛增長,使市政道路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地位也與日俱增。而瀝青混合料面層道路,因其噪聲小、穩定性好、維護費用低、可以重復利用、開放交通快等優點,在城市基礎建設工程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而瀝青混合料面層道路較高的施工成本,又對市政道路建設者的施工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原材料—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是一種復合材料,主要由瀝青、骨料、礦粉等組成,這些不同質量和數量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學性能。
(一)瀝青:我國行業標準中規定:城市道路面層宜優先采用A級瀝青,
其主要技術性能有粘結性、感溫性、耐久性、塑性、安全性。
(二)骨料:骨料為瀝青混合料提供內摩擦阻力和嵌擠力,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且熱拌瀝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過骨料總量的20%。
(三)礦粉:應采用石灰巖等憎水性石料磨成,且應潔凈、干燥、不含泥土成分,外觀無團粒結塊。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瀝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三、施工工藝
(一)生產:瀝青混合料宜采用除塵系統完整,能達到環保要求的間歇式拌合設備生產。瀝青混合料的拌合時間應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以達到瀝青均勻包裹骨料為準。間歇式拌合機每盤的生產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宜少于5~10s。拌合機應備有保溫性能良好的成品儲料箱,儲存過程中混合料溫度下降不得大于10℃。瀝青混合料拌合溫度不得大于195℃,否則應作為廢料處理。
(二)施工準備: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前應在基層表面噴灑滲透性好的液體瀝青、乳化瀝青作透層油。在雙層或多層式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面層之間噴灑粘層油,粘層油應選用快裂或中裂乳化瀝青、改性乳化瀝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體石油。瀝青混合料面層不得在雨、雪天氣及環境最高溫度低于5℃時施工。
(三)運輸與布料:a)運料車車廂應噴灑隔離劑。b)運輸過程中要采取覆蓋保溫、防雨防污染等措施。c)運料車輪胎應干凈無污染,在攤鋪機前100~200m空擋等候,不得撞擊攤鋪機。d)遭雨淋結塊或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溫度時,禁止使用。
(四)攤鋪作業:a)熱拌瀝青混合料攤鋪宜選用履帶式攤鋪機,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b)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6~7.5m。使用多臺攤鋪機鋪筑時,前后錯開10~20m,采用梯隊形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搭接寬度為30~60mm,上下層搭接位置宜錯開200m以上。c)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預熱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鋪筑時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模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輔以厚度控制方式。d)攤鋪機鋪筑時必須緩慢、均勻、連續,鋪筑時不得隨意變換姿態。鋪筑速度控制在2~6m/min范圍內。e)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試驗段確定,應隨時檢查鋪筑層厚度、路拱及橫坡,當發現波浪、拖痕時應及時調整。
(五)壓實成型:由于瀝青混合料路面層施工時間短,對溫度控制要求高,因此應配備足夠數量、狀態完好的壓路機并預留備用壓路機。壓路機應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碾壓作業。為保證壓實度及平整度,每層瀝青混合料的鋪筑厚度不宜大于100mm。應根據攤鋪完成的瀝青混合料溫度情況嚴格控制初壓、復壓、終壓(成型)。為防止混合料粘輪,應在壓路機鋼輪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也可噴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霧狀水,嚴禁涂刷柴油。a)初壓宜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壓路機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由外側向中心碾壓,碾壓速度應控制在1.5~2km/h,碾壓路段長度不超過80m。b)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不得隨意停頓,碾壓速度控制在2.5~4.5km/h;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復壓宜優先采用重型輪胎式壓路機,總質量不宜小于25t,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碾壓速度3.5~4.5km/h;對粗骨料為主的混合料,優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層厚較大(60~100mm)時采用高頻大振幅,層厚較小(<60mm)時采用小振幅,相鄰碾壓帶重疊100~200mm;當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質量不小于12t,相鄰碾壓帶宜重疊后輪寬的1/2,且不小于200mm。c)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應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少于兩遍,直至無明顯輪跡為止。d)壓路機在完成碾壓作業后不得在未終壓(成型)的路段轉向、掉頭、加水或停留,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
(六)質量檢測: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質量檢測與驗收的項目有:壓實度、厚度、彎沉值、平整度、寬度、中線高程、橫坡、井框與路面高差等八項。a)壓實度為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的關鍵實測項目,壓實度應達到試驗室馬歇爾密度的96%,或試驗段密度的98%,或最大理論密度的92%,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壓實度檢測的主要方法有鉆芯檢測法和核子密度儀檢測法。b)除壓實度外,城鎮道路施工質量主控項目還有彎沉值和面層厚度,工程實踐表明面層厚度的準確度控制直接反應出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水平。
(七)開放交通:《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中強制性條文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確實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應嚴格控制開放交通時間,做好成品保護,保持路面的整潔,不得造成污染。嚴禁在已完成的瀝青面層上制作水泥砂漿等可能造成污染成品的施工作業。
四、結束語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發展的橋梁,打造便捷暢通的城市道路系統是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城市道路的建設能夠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能力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而道路的建設離不開科學的態度、精細的管理。保證城市道路建設的質量,充分發揮交通運輸職能,提供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以生機勃勃的持續發展構建城市未來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王學民.《道路工程》.
[2]丁士昭 逢宗展.《市政公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