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業受市場競爭的影響,形成了施工企業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怪圈,因此,工程項目施工精細化管理日益受到重視。從對項目“精、準、細、嚴”的精細化管理入手,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實現開源節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開源節支
施工的精細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基礎、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講究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爭最佳。精細不僅要注意細節,而且要做好、做實、做深、做透,培養和樹立追求卓越的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生活習慣。
1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的總體目標是貫徹落實“安全、環保、和諧、耐久、節約”的建設新理念,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行業標準、規范和規程的基礎上,建立以合同為依據,涵蓋項目管理、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生產監督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體系。通過細化管理目標、標準、任務、流程,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及安全生產,打造精品工程。
2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2.1組織機構的設立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由質檢、技術、計劃、物資、設備、試驗、測量等部門及施工隊等單位的主管領導組成,項目經理部下設質量監察部具體實施該項工作,施工隊設專職質檢員,各施工班組設兼職質檢員。各施工隊成立以隊長為小組長,現場工程師為副小組長,統計核算員及工班長為成員的質量管理小組,控制各隊工序施工質量。
2.2規范化管理的實施
⑴建章立制,規范約束。制度是管理的基礎,建立《項目建設管理辦法》《項目管理各部門工作職責》《財務管理辦法》《工程變更實施辦法》《工程計量、支付實施辦法》《試驗質量保證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檔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加以補充完善,使制度管理不缺位,執行制度不漏位,用各項制度推動規范化管理,減少工作隨意性。
⑵嚴格執行程序,不違反或者擅自簡化程序,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嚴把材料關、配比關、工序關、工藝關。嚴格工程缺陷責任期管理,系統地解決附屬工程的完整性、排水防護工程結構的耐久性、養護維修的可行性、防洪減災的有效性、竣工資料的完整性等問題。
⑶抓好進度控制。細化目標責任,堅持實行計劃管理,層層下達施工組織計劃,
⑷計劃分解到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要將合同約定的工期分解到年、月、旬。抓好投資控制。加強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資金,嚴格履行財務制度,建立資金使用審簽制度,規范資金用行為。加強計量支付管理,建立計量臺賬,及時掌握計量的進度。
⑸抓好質量控制。嚴格落實質量責任制,從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關口入手,層層分解質量責任,簽訂質量責任書。完善質保體系,嚴抓質量監管,有針對性地制定專項施工技術管理規范、專項施工流程和專項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按照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及單位工程進行質量管理,實行分項、分部開工報告制度,質量評定制度和交驗制度。
⑹依靠科技,提高技術水平。積極推廣比較成熟的技術措施和施工工藝,引進新的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增加科技含量,深入開展關鍵技術研究,解決工程難題,不斷提高工程整體質量。推行建設項目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在工程管理、財務管理、資料管理等方面普及計算機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實現創新。
2.3保證質量的管理措施
⑴加強質量教育。加強對職工進行有關質量法規的教育,增強全員的質量責任意識。
⑵加強技術培訓。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職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學習有關規范、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四新”成果的技術培訓和推廣。從現場實際情況出發,成立提高工程質量的QC小組。
⑶工程材料控制。水泥、鋼材等其他外購材料必須出廠證、合格證、檢驗證齊全,進場后按規定抽檢,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調查料源,取樣試驗,試驗合格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進料。施工過程中若發現不合格材料及時清出現場。
⑷質量自檢制度。質量監察部每月組織一次質量檢查,每季度由總工程師組織一次質量檢查,召開一次工程質量總結分析會。施工隊每天進行中間檢查及竣工質量檢查并評出質量等級。班組堅持“三檢制”,自檢合格后,專職質檢員進行全面檢查驗收。然后由項目經理部質檢工程師復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認。
⑸制定質量獎罰規定。工程質量評為90分以上給予獎勵;工程質量評為80分以下時給予處罰,獎罰到施工隊、班、組和個人。
⑹質量責任終身制。從項目部到工程施工隊實行領導責任終身制。質量目標層層分解,終身責任,一級包一級,一級保一級,從嚴格技術把關入手,抓好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⑺旁站制度。關鍵工序實行施工負責人、專業工程師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對施工關鍵部位、關鍵工序、關鍵環節實行旁站。
2.4保證質量的控制措施
⑴工程工藝控制。單位工程開工前,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編制施工方案,科學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落實情況,以確保施工生產正常進行。
⑵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必須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施工操作中,堅持“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檢;所有工序堅持樣板制;堅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⑶進度和質量關系的控制。生產指定任務、進度任務完成后,必須檢驗質量。堅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嚴格按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組織、指導施工。
3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⑴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密切了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的關系,為構建和諧項目施工創造條件。施工現場實施施工的精細化管理,實現效益真正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并作為獎金分配的唯一參考標準,通過實施精細化施工管理,使管理者與操作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化解了矛盾,理順了關系,穩定了施工人員的情緒,調動了施工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班組是施工現場最小的組織單位和細胞,每個班組都按標準做好,安全和效益就有保證,項目質量安全就有保證,企業穩定發展就有保證,為構建標化班組、標化項目、標化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⑵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使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責任明確、管理到位。通過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個崗位都有責任、各項工作層層分解,實現從項目、班組到個人都權責清晰、責任明確。實施精細化管理施工,強化了施工人員的標準化作業,提高了施工人員崗位精細化意識,明確了施工人員的施工標準,進一步規范了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行為,確保了安全施工。
⑶實施施工精細化管理,使管理方式逐漸發生變化,促進文化管理形成。通過實施施工的精細化管理,培養了施工人員精細化作業的習慣,標準明確,責任明確到位,施工人員按標準主動去做,變成了自覺行為。提高了施工人員的服從意識和執行力,施工人員的敬業精神逐步提高,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加強,企業管理由單一制度管理正在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轉變。通過實施施工的精細化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斷發生改變,相信不遠的將來文化管理必將會一步步走向現實。
參考文獻:
[1]李志明.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0(4):51.
[2]祁小剛.推進精細化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水平[J].實踐探索,2008(3):81.
[3]王建國.施工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之我見[J].科技信息,2010(1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