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作者園林景觀施工工作經;對現代中國的園林工程施工技術等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施工;技術要點;技術管理
1 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1.1 表土回填技術
綠化離不開植物,眾所周知,植物的生長的根基乃是土壤,而植物生長所需的最佳土壤乃是團粒結構土壤。在改造地形時,往往先剝去表土,以便在栽植時加以利用。(1)掘取表土的時間不能選擇在雨后進行,施工時要保持地面干燥。(2)為避免團粒結構遭到破壞,最好使用鏟車倒退掘取表土,并按照1 個方向進行,且不得反復碾壓。(3)為避免在復原的地面形成滯水層,應對復原地表土連同地基一同耕耘,以便兩者合為一體。如果下層土質不好,應改良土壤,改良深度以80~100cm 為宜。(4)表土深度應結合圖紙的景觀設計標高要求,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2.5%~3%),較為合適而且要求地形高低起伏要自然、無雜質,同時要求路沿邊的土壤表面應低于路沿石3~5cm。
1.2 定點放線技術
在實際操作之前,首先要對作品設計圖紙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對設計圖紙中作者表現出的設計意圖有一定的理解,這對于在以后的施工中表現作品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1)可使用參照設計圖紙中給出的參照點以及參照物進行定點,也可使用方格網法,做到定點位置準,標記點明顯,事后及時檢查等步驟。經檢驗合格才準許操作。(2)對于樹木的放置要時刻注意樹木自身的高矮以及位置的正確與否。規則式需要注意的是樹穴排列的整齊,行道式注意行距以及參照物,孤植時注意標注中央位置以及各類信息。(3)施工中遇到的色帶、色塊以及綠籬,課使用方格網法,以白灰描畫線條。(4)定點放線在自然式種植模式下需要注意的事項是放線線條的流暢性,必要時以白灰進行描畫,難點在于保證樹木的“自然”,盡量做到植木的不規則。(5)出于主客觀原因,對植種樹木進行品種、規格變更,苗木樹木不符以及景觀面積不符等情況時需要取得業主、監理、設計三方同意。(6)一經發現圖紙中的錯謬,不能隨意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放線,必須請工程設計以及工程監理及時到場進行變更方可施工。
1.3 植物栽植技術
1.3.1 挖穴。苗木的定點放樣結束后,即進入種植穴的開挖程序。挖穴時,應以所定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種植穴的大小及深度要根據苗木的規格大小及所帶土球大小而定,一般種植穴的大小應比苗木所帶土球直徑大20~50cm,挖穴的深度比苗木所帶土球的高度深10~30cm,以保證種植苗根系能充分舒展。種植穴的底部一般為圓形,但必須保證上下口大小一致,呈u 字型而不能是v 字型,而對于特殊規格苗木則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種植穴內土質差或建筑垃圾多,則要先換新土或清除這些垃圾。
1.3.2 修剪。為提高苗木種植成活率,在苗木栽植前必須修剪,以減小苗木的水分蒸發。不同樹種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 1)對常綠闊葉樹進行疏枝,去除受傷枝、枯病枝和過密枝,并剪去短枝上的葉片;對落葉喬木,尤其是較大的落葉喬木進行強修剪,可剪去1/2 以上的樹冠。(2)對常綠針葉樹只剪去受傷枝和枯病枝即可。(3)對用作綠籬的灌木也不需要進行強修剪,只要剪去受傷枝和枯病枝即可;而對花灌木則要進行疏枝,不但要去除短枝全部葉片,還要去除枯病枝和過密枝。
1.3.3 栽植。苗木栽植應根據種植平面圖進行,種植順序一般按先喬木、灌木后地被、草坪,先里面后外面進行。(1)栽植喬木時:苗木下坑后,由一人扶直樹干,另一人填土入坑;填入適量的泥土后,用手將苗木向上稍稍提起,使根莖交接處與地面平行,這樣做有利于樹根舒展并能與土壤緊密結合,繼而將土踩實并繼續填土,直到與地面平或略高于地面為止。(2)栽植灌木時:起苗要注意苗床是否濕潤,如果過于干燥,須先充分澆水,起苗時要用工具連土掘取;栽植時應用小花撬刨土,栽植后應立即澆水或施薄肥點根。(3)栽植草坪時:首先應清除地表各種石塊、碎磚、瓦礫等雜物,以免妨礙施工;種植時按照設計圖紙堆造地形,邊鋪邊鎮壓,使草塊與土壤緊密結合;草塊鋪好后,用曬干碾細的園土填滿間隙;如草塊上帶有少量雜草,應立即挑凈。
1.4 養護
園林景觀工程的好壞在于“三分設計、七分施工”,而工程質量的好壞又在于“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后期養護包括及時對苗木設立支撐、及時中耕除雜草、及時澆水、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等。
2 園林景觀的施工技術及其管理
2.1 施工的前期準備
園林工程施工的前期準備主要施工原料準備、施工場地準備、施工人員準備以及施工技術準備等四個方面。具體而言:
(1)施工原料準備。高質量的施工原料是確保較高施工質量水平的物質保證,通常而言需要準備的施工材料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依照園林工程的實際需求情況來編制詳細的物資采購計劃,同時確保能夠嚴格依照采購計劃規定的種類、型號、質量進行足質足量的采購;進行必要的市場調查,了解市場行業和主要生產企業,優先選擇信譽度良好的企業來采購原料。
(2)施工場地準備。對于園林工程而言,前期的場地準備非常關鍵,為了確保施工場地符合預定標準,建議從下述幾個方面來準備工作:迅速搭建各種臨時設施(如臨時工棚);做好現場的水電準備,水源和電力來源必須要穩定,前者建議鋪設供水管道確保供水穩定,后者建議在附近變電站連接電源;設置組織結構完整的施工管理機構,為了有效管理施工現場建議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
(3)施工人員準備。建議從下述幾個方面來努力:技術交底工作,承建單位要積極主動和設計人員、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對責任進行細化與分攤,讓每一個人均了解自己的職責,有利于質量管控與后期的責任追究;對于要求持證上崗的技術崗位,必須要進行嚴格地管理,要求技術人員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并進行考核,嚴格持證上崗。
(4)技術準備。技術準備是否充分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為了提高施工技術準備工作的成效,建議從下述幾個方面落實:將園林工程的設計方案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地貌特征進行認真對比,在最大程度上依照設計方案的精神來組織施工;對各種相關資料進行認真研究,明確工程預算。
2.2 施工技術
(1)土方類工程的施工技術。在土方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場地的實際地形,要堅持充分發揮地形特征和地形優勢的原則,依照工程設計方案,保證每一個土方工程的相對位置和尺寸大小均滿足要求。
(2)假山類工程的施工技術。堅持“技(術)藝(術)并重”是該類工程的顯著特點,我們既要依照工程設計方案施工,也允許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再創新,真正實現“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目標,可以采用的假山安置方式主要有特置、對置、散置、群置等,建議依照實際情況選擇。
(3)園林道路廣場類的施工技術。道路施工時要認真進行基層的開挖作業,嚴格依照設計方案當中的具體要求來控制每一層(如灰土層、結合層)的高度,廣場施工時要綜合分析現場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當地的人文特點、氣候特征,通常充分地論證確定最好的廣場施工規劃。
(4)水景類工程的施工技術。為了更好地發揮風景名勝區的觀光、游覽功能和豐富空間層次、烘托氣氛深化意境、降溫吸塵改善環境等進行了沿沉沙池兩岸的駁岸、護坡、噴泉以及溪流的協調布置。
3 結語
綜上所述,專業性強、橫跨學科廣、單一專業縱深高是園林景觀工程的顯著特征,且園林景觀工程的現場實踐能力也是其他專業無法比擬的。本文通過對園林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及其內涵,為提高園林施工質量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