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綠化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在綠化用地較為緊張的城市中心區域或城市綠化景觀的重要地段,如城市中心綠地廣場、城市標志性景觀綠地、城市主要景觀走廊等,適當考慮大樹移植可以促進景觀效果的早日形成。我國一些苗圃中存有一些大樹或稱大苗,或者一些舊城區改造中現存大樹需要移植,這些樹木根系擴展范圍很大,移植難度較大。本文首先對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進行了探討,然后對大樹移植的具體措施進行了闡述,最后對大樹移植后的養護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樹移植;園林;綠化
1前言
大樹移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變一個小區甚至一座城市的自然面貌,較快的發揮綠色景觀效果;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一些重點城市建設工程不免要占據一些古老、珍惜、奇特樹種原生存位置,進行大樹移植,是保存這些古老、珍惜、奇特樹種的重要手段。在此,我們主要介紹苗圃中大樹移植技術。
2 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
大樹移植指的是對胸徑大于lOcm的大型園林樹木的移植工作。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是保證大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和營養物質的代謝平衡。大樹移植過程中其根系受到很大損害,保留的根系只有原來的15%左右,這必然改變原來樹木地上和地下的代謝平衡。為保證樹木地上和地下的代謝平衡,可采取一些辦法,例如,對地上部分的枝葉進行修剪,可減少枝葉量,這樣就可減少水分和營養物質的消耗,從而使供給和消耗達到平衡,大樹移植的成活率就能夠提高。
3 大樹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3.1 移植樹種的選擇
應盡量選擇經過多次移植成活的“熟苗”,避免選擇沒有經過移植或散生于農村山區的“生苗”,多選擇淺根性的鄉土樹種。在樹體的選擇上應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大樹。
3.2 移植時間的確定
移植日 間的確定對確保樹木移植后的成活尤為重要。一般來說,落葉樹種在春、秋兩季都可進行移植。在早春、樹木的芽即將萌動但還沒膨脹之前移植效果最好,在秋季、當樹木生長速度降低即將進入休眠的時候也可進行移植。至于常綠的樹木,在春季移植最好,成活率高。
3.3 移植天氣的選擇
移植前注意天氣變化,移植時應避開極端天氣狀況。挖樹時要選擇晴天或土壤干燥時進行。挖出根部要避免被太陽暴曬,最好做到隨挖隨栽。
3.4 定植穴的準備
按設計要求在定植地點挖掘定植穴,其直徑要比土球稍大稍深,一般比土球大30~40cm、深度比土球高20~3Ocm~1可(其大小以既方便操作又有利樹木成活為原則);在定植穴底層處施放底肥后回填20cm左右的泥土,同時在穴底放置通氣管。定植穴的土壤應相似甚至優于原植地的土壤條件。
3.5 輔助材料和用具的準備
如園林機械、吊繩、草繩、麻布包、遮陰網、撐桿、鋼管架等。
4 移植操作技術
4.1 修剪
內膛枝要清剪干凈,按規定高度保留下垂枝,除去枯枝。
4.2 定向
大樹移植,栽植方向很重要。入坑栽植時切勿轉向,否則大樹易枯死。主要原因是樹木在自然條件下由幼苗長成大樹,己經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其存活、生長的方向多年未變,各個方向所受的光、熱、水、地、磁等條件有所差別,樹木的不同部位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狀和習性。移栽時,如果陰陽面反轉,原來的陰面一旦朝陽,樹干的皮層會因突然變強的陽光照射而開裂或發生流傷(即樹液從裂隙中流出)。這樣即使當時能夠移植成活,也會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條件而不能正常生長,或因流傷嚴重而死亡。因此,在移植大樹時,一定要做好標記,保持原來的朝向,以保成活和正常生長。
4.3 掘樹
對樹根帶土球掘取。以樹干為中心、胸徑的8一l0倍為半徑、切斷樹的側根,當挖至看不到側根時,就可以向中心方向掘進去。土球厚度一般按土球直徑的1/2—2/3進行保留,并用草繩等密密捆牢,這種掘取法的優點在于能提高移植成活率,缺點是不便運輸。對樹根不帶土球掘取。樹木被掘起后,把根系上的泥土全部摳除、露出根須,這種掘取法適宜矮小的樹木和落葉樹種中耐干旱且生長能力強的樹種的移植,優點是便于運輸,缺點在于移植后的成活率較低。
4.4 掘樹后的處理
對土球和根系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尤為重要,可用多菌靈、福美雙混合溶液噴灑,還可在根系傷口涂抹生長素(如吲哚乙酸、生根粉溶液等)。不論采用人力搬運還是用機器搬運,都要保護好土球并盡量避免損傷樹干。如遠距離運輸,還要將樹冠包扎成圓錐形,外加草席等包裹住,樹干還要用草繩密密地纏捆住,纏至第一分枝點,特別是在樹干基部,這個部位是樹木起吊、裝車、栽植的受力部位,可用木板或草繩加以保護,防止裝吊過程中損傷樹皮。
4.5 再次修剪處理
運輸至定植地點時要對頂枝進行修剪,修剪是為了減少整棵樹在移植后對水分的需求,確保提高樹木成活。嫩枝部分全部剪掉,長度約30cm左右、過密的枝條也要剪掉,打掉1/2的老葉,以利于新陳代謝,保留中間部分的枝葉,但也不得過密,損傷的枝也要修剪掉。修截枝條為整體的1/3,使樹形不被損壞,并為萌發新的枝葉創造條件。根系的修剪要做到刀口小而平整,有利于新生根的生長。
4.6 吊樹栽植
先將樹冠的綁扎物去除,起吊大樹進入定植穴,調整大樹朝向和栽植深度(保持原來的深度即可),回填一部分泥土后去除土球包扎物,再分層回填泥土壓實。填土至2/3處立支撐,可用鋼管、木樁等作為支撐材料,以四角或三角支撐樣式穩定樹體。支撐穩固后澆水,水一定要澆透,然后回土填滿土球。對樹干的支撐部位要加以保護、以防被鐵絲等硬物擦傷樹皮。
5 大樹移植后的養護管理
要使大樹在移植后成活并恢復生機,需要細心的養護管理。在移植后的1-3年里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特別是移植第一年的養護管理對大樹移植成功與否特別關鍵。
5.1 遮陽和澆水
定植后如陽光很強,要加蓋遮陽網。適當澆水,栽后要立即澆1次透水,隔2—3天后澆第2次水,隔l周后澆第3次水,以后澆水間隔期可適當延長。對珍貴樹種和特大樹,應經常向樹冠噴水,至成活為止。要保持包扎樹干草繩的濕潤,確保大樹枝葉水分的供給。
5.2 預防病蟲和施肥
對定植好的大樹的生長狀況要進行密切觀察,如發現樹葉干枯等現象時要及時分析原因、做好應對措施。每隔l5天左右可進行根外追肥,可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肥料制成0.5%一1.O%的溶液,在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施,待根系萌發后可勤施薄肥,有利于其樹勢的恢復生長。移植后的大樹,其生長勢降低,對病蟲害的抗性也降低,要經常檢查,根據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樹種的特性,及時防治,對癥用藥。
5.3 防凍處理
移植后的大樹容易受低溫的危害。入秋后要減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鉀肥的用量。根據樹木生長情況逐步撤除遮陽網,以提高光照強度,增加樹體的光合作用,提高樹體和枝條的木質化程度,從而提高大樹木身的抗寒能力。及時對樹干涂白。冬季寒潮來臨之前,可采取覆土、覆蓋,設立風障等進行防寒保護。
6 結語
大樹古樹移植是一項技術性較高的工作,不但要保證資金到位,在采取基本技術措施(帶土球、修剪、包扎樹干、地面澆水)的基礎上,采用最新技術,對移植大樹古樹進行灌生根及注射營養液,涂抹切口涂膜劑,噴施抗蒸滕劑,搭建遮陽網,安裝噴霧設施,從而保證較高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