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泥材料的試驗檢測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不能為了方便而省去一些步驟,作為一名從事水泥材料試驗檢測工作的檢測員,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習規范標準,增強領悟能力,以提高水泥材料的試驗檢測的準確性。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對建筑材料中水泥檢測要點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建筑材料;水泥;檢測
在建設工程使用的眾多材料中,水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材料,也是實驗室材料檢測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檢測項目,其檢測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施工現場中水泥的正確使用和施工質量。在水泥的物理力學性能檢測中,因影響試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眾多,所以在日常檢測工作中必須加強各個環節的控制和協調,提高水泥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為建筑施工質量提供可靠的技術參考。水泥質量檢驗工作質量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施工現場水泥材料的正確使用和工程結構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檢測工作質量的管理和控制。
1.水泥材料檢測過程中的要點
影響水泥材料檢測結果的主要因素分別來自儀器、試驗環境、操作水平三個方面,下面以水泥材料常見的強度檢測為例,進行進行控制要點分析。
水泥膠砂硬化試體所能夠承受的外力破壞的能力就是水泥的強度,其主要是由熟料的細度和礦物成分決定。水泥強度不僅是判定水泥質量的重要指標,還是在建筑工程中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一個很重要的依據。由于在水泥混凝土中抗壓強度使用的較多,因此一般用水泥的28d抗壓強度來表示水泥強度。通過對水泥強度的檢測,可以判斷水泥的強度等級,從而評斷水泥質量的好壞水泥強度的檢測過程如下:
高質量的儀器設備才可以有高質量的檢測數據。儀器設備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水泥質量的評定是否可靠。在進行水泥強度檢測時,首先要準備膠砂攪拌機振實臺下料漏斗、試模、刮平刀、抗折試驗機及抗折夾具、抗壓試驗機及抗壓夾具等試驗器材。振實臺的安裝要符合標準要求。在砂攪拌機的葉片與鍋壁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間隙過大或過小,都不能保證水泥被充分攪拌。對于分體式抗折機,則要注意檢查抗折夾具支座處的滾動桿是否能自由滾動,滾動桿上是否有附著物等而對抗壓夾具的檢查重點則是上下壓面表面的光潔度檢查,它的表面光潔度直接影響試件的受壓面積,從而影響最終結果。
在試驗的前一天就應該把水泥、試驗用水、標準砂放入成型室。試驗開始時,首先要測量它們的溫度是否相同,然后做下記錄。溫度的控制是保證試驗結果精確的重要條件。環境的溫度對水泥強度的影響是最為明顯的,特別是早期溫度。當溫度越高時,水泥的凝結硬化速度就越快,這樣強度也就偏高,因此對實驗室以及養護箱的溫度一定要嚴格控制。實驗室溫度一般控制在20左右,相對濕度要大于50%,而水泥試樣、拌和水、標準砂及試模的溫度都應與室溫相同。常溫養護箱的溫度則要控制在20上下,相對濕度不低于90%。
在進行抗壓強度的檢測過程中,應對加荷速度進行控制。在測試抗折強度時,要先將試體表面附著的水分和砂粒抹去,加荷面選取試體氣孔較多的一面,而把氣孔較少那一面向下作為受拉面。而測試抗壓強度時,要保證整個過程都是以2400Ns/士200Ns/的速率均勻加荷直至試體破壞。在進行破型試驗時,加荷速度對膠砂強度影響較大,所以應該優先選用微機控制自動壓力機,從而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
2.我國水泥材料質量檢測所面臨的問題
2.1參與水泥材料檢測工作的人員專業知識的缺乏和上級部門管理的松懈導致其無法真正做好監測工作。一個精細的質量檢測結果必須要依賴于對測量儀器的正確使用,這就要求測量人員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然而實際上,我國許多檢測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儀器使用方面的專業知識尚未達標,加之其相關工作經驗較少,直接導致其無法熟練使用儀器進行水泥材料質量的測量與控制。此外,個人素質的局限使其在工作過程中缺乏責任心和職業道德,不夠細心仔細,敷衍了事。再加上有關部門管理規定的不嚴格和實行過程中的松懈,許多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為誤差近年來逐漸呈上升的趨勢,直接影響了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
2.2國內水泥材料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品牌多樣而缺乏真正地界定。盡管國家正努力出臺更加完善的質量檢測指標和管理規定,在市場經濟中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許多商家仍舊一意孤行地進行違規質量建材產品的生產。即使是許多所謂被市場和消費者看好的大品牌的建材公司,也不惜冒著喪失信譽的風險生產魚龍混雜的偽劣商品。總的來說,這些偽劣產品的質量問題體現在物理性能(包括質量,強度,密度)的缺失,有害化學物質含量超標等多個方面。而這些問題無疑為水泥材料質量檢測的有效展開帶來了更大的障礙。
2.3相關工程建筑施工單位對水泥材料的管理不善。通過對一些建筑單位施工現場和其管理部門的調查得知,許多建筑施工單位在進行水泥材料采購時混亂無計劃,并且,這些單位在存放水泥材料時無條理,對于水泥質量難以有效保證。另外,對材料檢測的拖延、漏檢,也使得不符質量要求的水泥材料投入工程建設中,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建設工程質量隱患。
2.4我國現階段檢測標準規定的不統一和檢測手段的落后也是水泥材料質量檢測與控制面臨的難題。在我國各個省份和地區,都有自己的一套對施工材料檢測標準和方法,這樣的不統一使得許多管理規定無法真正地得到實施并發揮其效果,常有為取得利潤最大化的單位鉆管理規定的空子。此外,我國對水泥材料監控技術提高方面的科研和應用都落后于發達國家。這使得我們的檢測儀器不夠精確,效率較低。在檢測手段方面,我們大面積的采用傳統的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力勞動的檢測方法,這些方法不僅在操作的過程中繁瑣,并且往往很容易造成誤差,使得許多數據出現失真、丟失等情況,增加了建筑工程質量的隱患。
3.水泥材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措施
3.1水泥材料進場前的檢測及進場后質量控制
水泥材料進場前,有關部門需對其進行系列檢測,必要時,還需查驗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出廠日期。如果水泥材料進場復驗顯示不合格,并且有關規范允許該類建材取樣雙倍復檢,則施工單位必須在監理單位到場情況下,按照相關規范取雙倍取樣重新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進場使用。但是,對于檢測未通過或者未經檢驗的相關材料和設備,必須禁止使用,并在多方見證下就地封存,同時,告知質量監督人員進行規范化處理。
進場的材料必須與提交資料顯示的各種指標保持一致。同時,對施工記錄、材料進場復驗報告進行仔細核對,并認真查驗材料進場復驗頻次、數量、報告結果等是否符合相關規范和要求。如果發現問題,則及時下達監督文書,以對工程質量進行及時準確跟蹤,并記錄責任單位的不良行為。
3.2加強檢測人員專業能力
檢測機構必須按照有關要求配備足夠的檢測人員,并針對檢測人員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必要的培訓和教育,使其具備一定的專業檢測知識和專業檢測能力,提高檢測質量。檢測人員的從業素質和從業水平直接決定著實驗室的水平,因此,實驗室骨干人才的評定,必須對其任職條件進行嚴格限制,重點考察其教育背景、理論基礎、從業經驗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
實驗室應該明確規定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的任職資格,對高層、中層管理人員,從事技術檢測人員、監督人員的任職資格與條件均應進行明確規定,并給予定期的培訓、考核和認可。加強所有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廉政建設、作風紀律的教育。除此之外,還需建立和健全各類人員的定期考核制度,堅持持證上崗,使人員素質與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3.3加強水泥材料的質量檢測系統建設
水泥材料質量檢測系統實現檢測數據、報告等的實時共享,這為保證工程建筑質量提供了準確依據。尤其是存在安全隱患,檢測不合格的檢測數據通過檢測系統傳遞給有關部門,能夠實現多部門數據的有機共享,有效提升質量監督管理的權威性和科學性。
3.4水泥材料檢測試驗誤差的控制
水泥材料檢測試驗方法選取和開展時,必須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有序進行。在水泥材料的檢測過程中,誤差主要來自以下方面:操作人員造成的誤差、水泥強度試驗中成型模具的影響、成型設備的校準對強度試驗的影響、抗壓夾具對水泥強度檢測結果的影響,在實際操作中應盡量減小上述誤差,并對產生的誤差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處理。
4.結束語
水泥材料的質量的好壞對建筑質量安全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確保水泥材料質量,必須對施工材料的引進、應用、管理進行全程的監控,針對建筑行業中工程質量的控制中出現的弊端,加強水泥材料質檢工作,杜絕由于建筑過程中因為應用了劣質材料而造成的“豆腐渣工程”,為推動我國建筑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