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鋼結構施工質量管理進行了分析探討,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鋼結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探討
鋼結構工程質量難以保證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既有工藝不當和違反工藝操作造成的問題,也有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不強造成的問題。本文在介紹鋼結構施工的控制要點中最常見的幾個問題集中點,需要施工管理、技術與具體施工人員格外重視,才能保證鋼結構工程的整體質量。
1 鋼結構施工前管理要點
在鋼結構施工前期,作為管理者必須先要明確鋼結構施工的基本流程,熟悉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根據鋼結構施工質量要求和驗收標準嚴格檢查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在施工前的準備階段,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1 熟悉相關技術驗收規范、各工序操作要點,通過工序分析掌握重點。
1.2 審閱并熟悉施工設計圖紙,填寫《圖紙自審記錄》,編寫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技術措施,報送上級及有關部門審批。
1.3 督促各級技術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有必要時邀請監理直接參加施工單位的技術交底,務必使操作人員掌握工藝技術要領和質量標準。
1.4 材料、構件、半成品進場后按規定取樣、送檢并反饋質量檢驗狀況。
2 鋼結構質量控制要點
2.1鋼結構工程施工單位應具備相應的鋼結構工程施工資質,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控制及檢驗制度,施工現場應有經技術負責人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等技術文件。
2.2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必須采用經計量檢定、校準合格的計量器具。
2.3鋼結構工程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施工質量控制:
2.3.1 采用的原材料及成品應進行進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應按規范規定進行復驗。
2.3.2 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c.相關專業工種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
2.4 鋼結構工程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按照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進行。鋼結構分部工程中分項工程劃分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規定執行。
3 鋼結構施工的過程控制及管理
3.1 施工放線是整個施工的基礎,此階段對建筑物的定位軸線、基礎軸線和標高、地腳螺栓位置等進行檢查,在定位剛架時,要盡量避免剛架柱腳與螺栓的碰撞,以避免剛架柱底面的變形,從而減少與基礎混凝土的接觸面,以及螺栓的彎曲變形,造成螺栓糾直之后給螺栓帶來的強度損耗。最后要再次進行基礎檢測并辦理交接驗收。
3.2 在基礎混凝土內預埋螺栓,此時要注意仔細核對螺栓的大小、長度、標高及位置,預先在螺栓的絲口部分用黃油及塑料薄膜包住,以避免混凝土澆搗時對螺栓絲口的污染,在澆搗之后,清理預埋螺栓桿及絲口上的殘留混凝土。
3.3 鋼結構的加工制作是整個施工過程的核心環節,直接決定了鋼結構最終的適用性與結構性能。在材料檢驗時,其內容包括對工程所選用的型號、規格的確認以及材料的質量檢查。在確認材料符合要求后即可進行放樣與下料,放樣劃線時,應清楚標明裝配標記、螺孔標注、加強板的位置方向、傾斜標記及中心線、基準線和檢驗線,必要時制作樣板。劃線前,材料的彎曲和變形應予以矯正。下料時要首先把切割表面的鐵銹、污物清除干凈,切割后應及時清除熔渣和飛濺物,嚴格把握切割誤差,杜絕切面裂紋、分層現象。
3.4 鋼結構施焊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構件的使用安全,參照焊接工藝評定報告以及結合實際焊接施工經驗制訂\"焊接工藝規程\"并作為指導焊接施工的指導性工藝文件。\"焊接工藝規程\"應分發到班組、并應通過技術交底,讓每位焊工熟悉牢記其主要內容。按照設計要求嚴格選用合格焊條,按順序進行焊接工藝評定試驗并做好記錄工作。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一級,二級焊縫不得有氣孔、夾渣、弧坑裂紋,一級焊縫不得有咬邊、未滿焊等缺陷,一級,二級焊縫按要求進行無損檢測,在規定的焊縫及部位要檢查焊工的鋼印。不合格的焊縫不得擅自處理,應定出修改工藝后再處理,同一部位的焊縫返修次數不宜超過兩次。對首次接觸的新材料,在焊接工藝評定試驗前應先進行焊接性試驗(或稱焊接試驗)。當天氣比較惡劣時,應確定施工時是否需要采取預熱措施以及具體預熱方法,預熱溫度及范圍等。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按照《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檢查螺栓孔及孔距并矯正型鋼。
3.5在除銹與涂裝施工過程中,通過專用除銹拋丸設備可以提高鋼材的疲勞強度和抗腐能力,有利于漆膜的附著,不需增加額外的涂層厚度。在涂刷時要確保構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異物。
3.6 安裝
3.6.1 安裝前編制安裝計劃和構件供應計劃,復核土建基礎施工的柱腳定位軸線,埋設地腳螺栓。一般先進行軌道安裝,待軌道橫梁基礎完成后,用電錘車在橫梁指定位置上打孔,把預留螺栓放入孔中,灌入硫磺水泥砂漿,然后用吊車把軌道放在橫梁上,裝上軌件,擰緊螺栓。
3.6.2 對于結構跨度較大的工程,建議采取先安裝立柱,再吊裝組對鋼梁的方法進行。立柱安裝的要點是墊鐵與基礎面和柱底面接觸應平整、緊密,擰緊螺絲,焊牢后再進行基礎二次澆注砼。對于鋼梁較長的情況,為防止鋼梁變形,一般采取兩臺吊車雙機抬吊的方法進行吊裝。
3.6.3 鋼屋梁先進行拼裝,拼裝采取平拼法,根據圖紙尺寸放出拼裝大樣圖,鋼結構拼裝外形尺寸滿足圖紙要求后方可擰緊螺栓。拼裝好后鋼屋架應用木桿綁扎牢固,翻身立起堆放,防止產生形變。吊裝采用4根吊索綁扎,防止吊裝變形,用經緯儀進行找正,找正后用電焊固定。
3.6.4 第一榀屋面梁吊裝到位后首先用1~2根檁條和梁連接固定,然后吊裝第二榀時用1~2根檁條與第一榀連接,并同時用吊車將其余檁條吊放于兩梁上,其他依此類推。屋面梁全部吊裝完畢校正檢查后固定好,由工人逐根將屋面檁條鋪開,安裝時以檁托處的鋼板來調整檁條面標高,使其達到設計要求。次檁條安裝緊跟主檁條之后,定位跨調整后次檁連接件全部擰緊。次檁條間如配有拉桿系統,拉桿安裝前必須檢查螺母質量,必要時進行修整,拉桿的距離通過松緊螺旋耐心調整,達到設計標準。
3.6.5 在安裝屋面檁條的同時即可安裝墻面檁條。檁條安裝時檁條與角鋼及梁焊接部位一定要焊接牢固,墻面檁條要注意各檁條的標高、位置。預留門窗口尺寸要比實際尺寸大5~7mm,檁條的橫平豎直要用水準儀和磁力線墜測量。
3.6.6 在檁條安裝完后即可開始面板的安裝,安裝屋面板時第1塊板一定要與屋脊垂直,安裝墻面板時第1塊板一定要垂直地面,墻面彩板不允許有漏眼、接頭等缺陷。同時安裝人員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人員集中,確保人身安全。安裝完成后屋面應盡量避免人員踩踏。嚴禁其它工序的人員抬重物在面板上行走,嚴禁在已安裝的面板上進行其它作業。工作人員在屋面鋼板上行走,需穿不帶釘,不帶紋底軟底鞋。
3.6.7 最后進行門窗洞口安裝,門口兩側應設置通長槽鋼龍骨,外包彩板連接扣件,門框與槽鋼龍骨連接,窗框四周預先安裝槽形彩板連接件,待窗口找正后用鉚釘將槽形連接件固定在彩板上。
參考文獻:
[1] 盛文仲.淺談建筑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2).
[2] 熊建國.淺談鋼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和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