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電氣設備智能化是建筑系統的重要系統之一,同時其施工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既涉及到強電設備,又包含有弱點設備方面的內容。在智能化電氣施工中把握工程要點至關重要。
【關鍵詞】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
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建筑電氣設備智能化是建筑系統的重要系統之一,同時其施工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既涉及到強電設備,又包含有弱點設備方面的內容。在智能化電氣施工中把握工程要點,控制施工的質量和采用相應的措施至關重要。
1智能建筑系統概述
1.1 主要內容
智能建筑主要包括辦公自動系統(OAS)、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B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因此智能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為智能建筑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系統之一,是采用具有高信息處理能力的微處理機(即中央處理機)通過通信網絡對整個建筑物的空調、供熱、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消防、廣播音響、閉路電視、通信、防盜、巡更等眾多設備進行實時測量、監視和全面監控。實現最優化的管理,從而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節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設備運行費用,隨時掌握設備狀態及運行時間、能量的消耗及變化等。主要內容有:
(1)各種設備按規定時間進行啟停控制,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2)供電系統、空調系統、供排水系統、冷熱源等的參數詞節控制監視和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
(3)對各種設備運行時間積累和維修期限達到報警,以便及時更換或維修服役期滿的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服務質量;
(4)根據建筑實際需要的冷負荷,自動控制冷水機組投入運行的設備臺數達到最佳的運行方式。
1.2主要設備和構成
智能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是以分布在建筑各處的遠程處理機和中央處理系統設備,通過總線橋進行信息交換的,主要包括系統設備(包括主機、網關、通訊設備、控制屏等)、系統輸入設備(包括各類溫、濕、壓力、流量、電量傳感器、水流開關等現場設備)和輸出設備(包括各類風門、執行器、閥門及其執行機構等)等。按結構方式分成四大類:
(1)中央處理機系統設備:由操作鍵盤、彩色顯示器、打印機、中央電腦、數字化儀器等組成。
(2)遠程處理機:智能建筑可以采用TA67ll和TA6585兩種型號的RPU設備,這兩種型號的RPU功能基本一致,區別在于其輸入輸出接121的配置不同。RPU也可單獨使用或通過各種設備組合經過總線橋接到M7中央系統構成2級控制系統。
(3)總線橋:是一個用于2級控制系統的通信網微處理器。它有8條通信線路,每條通信線路可連接30個區域控制器及10個RPU。
(4)測量元件和控制件:通常采用的測量元件有各種型號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壓差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功率變換器等。
2 智能化建筑中電氣施工的技術要點
2.1基礎施工
在基礎工程施工時應及時配合土建做好強、弱電專業的進戶電纜穿墻管及止水擋板的預埋、預留工作。這一工作要求電氣專業應趕在土建做墻體防水處理之前完成,避免電氣施工破壞防水層造成墻體今后滲漏;對需要預埋的鐵件、吊卡、木磚、吊桿基礎螺栓及配電柜基礎型鋼等預埋件,電氣施工人員應配合土建提前做好準備, 土建施工到位及時埋入, 不得遺漏。電氣施工安裝中,管理人員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能力,才能把好質量關。
2.2主體施工
首先要分清工程中的重點環節。在電氣工程質量監控中,確定配電裝置、電力電纜、配電箱三個重點設備交接協調環節,明確關系,制定措施,根據規范進行超前監控,達到對工程質量的預控;其次,必須在監控好重點環節的基礎上以點帶面, 促動整個系統工程的質量控制。電氣工程要與土建工程緊密配合,根據土建澆注混凝土的進度要求及流水作業的順序,逐層逐段的做好電管鋪設工作,這是整個電氣安裝工程的關鍵工作,做的不好不僅影響土建施工進度與質量,而且也影響整個電氣安裝工程后續工序的質量與進度。
2.3內部裝修
在砌筑隔墻之前應與土建工長和放線員將水平線及隔墻線核實一遍,因為將按此線確定管路預埋位置及各種燈具、開關插座的位置、標高。抹灰之前,電氣施工人員應按內墻上彈出的水平線和墻面線,將所有電氣工程中的預留孔洞按設計和規范要求核實一遍,符合要求后將箱盒穩定好,將全部暗配管路也檢查一遍,然后掃通管路,穿好帶線,堵好管盒。抹灰時配合土建做好配電箱的貼門臉及箱盒的收口,箱盒處抹灰收口應光滑平整。
2.4設備安裝
由于電氣工程專業性強, 在工程投資少、時間緊、作業面寬、工程繁雜、質量要求高的情況下,若不分輕重環節,勢必造成人、財、物的浪費。在監控過程中,應認真學習、因地制宜、總結經驗、分析工程實際、抓住工程中的關鍵環節、處理解決關鍵性質量問題、避免施工中的偷工減料和系統混亂狀態的發生。
2.5配電箱
電氣系統施工隊在設計中受各方干擾的情況較多,會造成設計修改通知單增加,配電箱內的設備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單位在訂貨時只考慮按藍圖訂貨而忽視修改,在安裝時只顧對號入座而不仔細地進行技術審核,就滿足不了有關專業功能的要求。甲方、監理方應對現場的配電箱按設計修改通知單逐一核對,糾正開關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數不夠的錯誤。電氣設備的上下級容量配合是相當嚴格的,若不符合技術要求,勢必造成系統運行不合理、供電可靠性差, 埋下事故的隱患。
3 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的安全防護措施
3.1抗干擾保護措施
眾所周知,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脈沖干擾和電磁干擾,因而,設備性能下降甚至無法工作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是因為強大的脈沖干擾會導致 電子器件或設備的損壞,而電磁干擾雖然不致破壞設備與系統,但會使智能化系統設備產生誤碼、錯碼現象,最終會導致產生誤動作,使信號系統受到污染, 所以抗干擾成為建筑智能化系統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措施。實際應用中常見的防干擾措施主要分為主動治理和被動治理兩類,具體來說,主動治理針對的是干擾源本身,而被動治理是通過使用外加濾波器來保護建筑物不受干擾的措施。
3.2接地保護措施
常見的智能建筑接地保護系統是TN—S系統,它是三相四線加PE線的接地系統。為了排除干擾源,該系統可獨立接地,從而同防雷接地與直流接地和保護接地區分開來。此外,為了安全起見,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第一,絕緣電阻應在2MΩ以上,接地電阻應小于4Ω;第二,接地系統的距離一定要大于20m,且要保證接地極與地線之間是絕緣的。
3.3 防雷保護措施
要設置天線防雷措施,將天線裝置建筑物頂部,必須與防雷接地裝置連接在一起,而且連接點一定不要少于兩處,如果天線的突出部分超過了大樓的防雷范圍,要裝設獨立的避雷針,避雷針要與天線避雷接地裝置進行可靠連接。為綜合防雷,天線宜裝高天線饋線系統避雷器。此外,進出建筑物的各種金屬管、電纜、引入線應在進出處與大樓防雷接地裝置相連;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口處,將電源金屬外皮、鋼套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如電纜轉換成架空線,應在轉換裝置避雷器;對于信息系統和電源系統應該針對具體情況分級別保護。
4 結語
建筑智能化電氣作為現代化管理和現代化高新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當代建筑的必經之路。在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中,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根本原則,抓住施工中的技術要點,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預防安全事故。同時結合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馮為東 從智能化電氣工程施工看當前建筑電氣設計存在的問題 《科技信息》 -2009年24期
[2]阮偉能 高層建筑智能化電氣設計與安裝問題探析《大觀周刊》 -2012年8期